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分餓七分飽,晚飯少吃,健康活到老!

三分餓七分飽,晚飯少吃,健康活到老!

晚飯該吃嗎?

古時候物質沒有現在豐富,他們攝入的能量比現在人少。但他們比我們現代人更健康,除了空氣、食物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們更遵守生命的規律:少食、天人相應。

佛教說:過午不食。所謂「午」,就是中午11點~13點,過了下午13點就不能再吃飯了。餓了怎麼辦?可以喝點果汁、吃水果。中醫和佛教都提倡不吃晚飯,不是為了節約糧食,而是為了養生。

老一輩傳下來的話:早上吃好,中飯吃飽,晚飯吃少!這是我國幾千年文化傳承下來的精髓。是對飲食,健康養生和生命本身的深刻領悟。

亞健康愛吃晚飯是主因

現代人太重視晚飯了,忽視了早飯,輕視了午飯。早飯匆匆忙忙,趕上班隨便買點東西或乾脆不吃;中飯要麼忙,要嗎要午睡或下午有工作,午飯馬馬虎虎;而晚上因為有很多時間,有時間朋友聚會或在家做飯,於是晚飯夜宵大吃大喝,這是百病之源!

許多人認為,晚間餓了就要吃東西。其實不然,晚間餓了少吃東西,才是正確的養身之道。營養不是越多越好,恰到好處最妙。孫思邈說「夜飯飽,損一日之壽」,意思是說晚上吃撐一頓,就是在減損一日的壽命,故晚餐宜少食為養生之道。

「四高」多是吃出來的

要是您本人或者親人朋友患有高血脂、高膽固醇、高血糖、高尿酸等疾病,每每到醫院檢查,都會聽主治醫生繼續絮叨吧!「平時要吃清淡點啊」,「怎麼和你說了還不忌點口」。得這些病多是因為未完全消化或轉化的物質。

為什麼現代人身體消化轉化不了?一是吃的多了,二是脾胃功能弱了。脾胃功能的下降,則是由於長期飲食不節。《黃帝內經》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又說,大飽傷脾。就是這個道理。

以前國內有位糖尿病人,每次吃飯都控制不住自己的嘴,面對豐盛的美食吃個不停。結果,血糖高到爆表。在醫生建議下,那位糖尿病患者把晚餐減成半飽,結果最大的受益就是以前老容易心慌,把飯量減半後,心就不慌了。

胃腸怕堵不怕餓,餓一餓更健康

美國約有一半的人是胖子,然而美國人的飯量並不大。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美國人愛吃晚飯和夜宵。

為什麼吃晚飯和夜宵會肥胖呢?因為人在夜裡睡覺不消耗熱量,因此吃進去大量的熱量就會轉化為脂肪。當然這些脂肪也分布在身體各個部位,諸如:皮下、血液、心肌、肝臟等,這造成了心血管等一系列疾病。

英國有個教授做了一個調查,發現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濟危機的時候,很多人失業,普通吃不飽。但奇怪的是,那幾年,人的平均壽命增加了。他們發現,當人體吃了過多蛋白質後,身體會處於加速衰老模式(go go mode),自由基比平常人更容易變短。而研究吃五禁二(五天攝入正常能量,兩天每天只攝入平常四分之一的熱量)的人群後發現,他們的各項生理指標,比正常對照組的人要好50%。

晚上怎麼飲食

注重輕薄、少厚濁。食物可以用厚、薄、清、濁幾種特質來劃分。

清、薄——大多數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簡單不油膩的烹調方法等;

厚、濁——大部分肉食、煎炸烤熏、味道重、複雜的烹調方法等。

管住自己的嘴,從今天開始,晚飯少吃一點,讓身體負擔更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吃出長壽來 的精彩文章:

開胃,您可以試試神奇的這味

TAG:吃出長壽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