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漢魏六朝詩選》第二百零七首《閨怨篇》

《漢魏六朝詩選》第二百零七首《閨怨篇》

【篇目】

[作品介紹]

[作者介紹]

[注釋]

[譯文]

[賞析一]

【古風泊客一席談】

閨怨篇

【隋詩·江總】

寂寂青樓大道邊,紛紛白雪綺窗前。

池上鴛鴦不獨自,帳中蘇合還空然。

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

遼西水凍春應少,薊北鴻來路幾千。

願君關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時妍。

拼音版:

jì jì qīng lóu dà dào biān ,fēn fēn bái xuě qǐ chuāng qián 。

寂寂青樓大道邊,紛紛白雪綺窗前。

chí shàng yuān yāng bú dú zì ,zhàng zhōng sū hé hái kōng rán 。

池上鴛鴦不獨自,帳中蘇合還空然。

píng fēng yǒu yì zhàng míng yuè ,dēng huǒ wú qíng zhào dú mián 。

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

liáo xī shuǐ dòng chūn yīng shǎo ,jì běi hóng lái lù jǐ qiān 。

遼西水凍春應少,薊北鴻來路幾千。

yuàn jun1 guān shān jí zǎo dù ,niàn qiè táo lǐ piàn shí yán 。

願君關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時妍。

[作品介紹]

這是一首寫閨中少婦思念遠征丈夫的詩。表現了一種離別獨處的哀怨之情。命意並不新鮮,只是出語自然,對仗工整,已接近七言律體。沈德潛說這詩「竟似唐律」。

[作者介紹]

江總(519~594)著名南朝陳大臣、文學家。字總持,祖籍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出身高門,幼聰敏,有文才。年十八,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參軍,遷尚書殿中郎。所作詩篇深受梁武帝賞識,官至太常卿。張纘、王筠、劉之遴,乃一時高才學士,皆對江總雅相推重,與之為忘年友。侯景之亂後,避難會稽,流寓嶺南,至陳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徵召回建康,任中書侍郎。陳後主時,官至尚書令,故世稱「江令」。任上「總當權宰,不持政務,但日與後主游宴後庭」,「由是國政日頹,綱紀不立」(《陳書·江總傳》)。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滅陳,江總入隋為上開府,後放回江南,去世於江都(今江蘇揚州)。

[注釋]

1、青樓:原指貴婦所居,這裡是泛指閨房。綺窗:即結綺窗,用綺羅編製為連線形狀的窗子。

2、蘇合:蘇合香。然:同燃。

3、遼西:秦置郡名,郡治在今遼寧省錦州市西北,轄境包括今遼寧西部和河北省東北部一帶地區。薊:郡名,郡治在今北京市附近。

4、鴻:雁,指信息。

5、桃李:指容色,青春。

[譯文]

寂寞佇立閨房綺窗前,只見紛紛白雪落道邊。

池中鴛鴦成雙不分離,妾卻獨坐帳中香空燃。

縱然屏風有意遮明月,燈火無情卻照我獨眠。

遼西早春河水未解凍,薊北來鴻路遠不易達。

願君早日度過關山還,與妾共度短暫青春時。

賞析

壹/

此詩前六句寫閨婦冬夜空房獨宿,因而觸物傷心的苦景。「青樓」,指塗飾青漆的樓房。如曹植《美女篇》「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本詩首句即從曹詩化出。富家樓閣,本該是賓朋絡繹,且臨大路,更當有車馬喧鬧;然冠以「寂寂」二字,則其室內室外一片清靜無聲、冷落寂寥之狀可想而知。故首句不僅點出地點,而且入手扣題,為下文描寫閨怨預示了環境氣氛。次句既點明時令是冬季,在那雕畫著花紋的窗子外面,但見白雪紛紛飄舞;又通過「紛紛白雪」,烘托出閨婦那凄涼的心境和紛亂的思緒。第三句承上仍寫室外,少婦無聊地守著窗兒,孤寒之感已然襲上心頭;當她望見池上鴛鴦雙雙偎依,雪寒之間猶有一絲親熱溫暖,更是不免「人而不如鳥乎」之嘆。故第四句一轉,由室外轉寫室內,由鴛鴦雙聯想到自己孤獨。你看她,情不自禁地回顧室內:空蕩蕩的閨房中,唯有那羅帳裡面的蘇合香,在默默地燃燒(「然」同燃),平添了幾分房櫳空寂的氣氛。一個「空」字,生動傳神,既渲染出環境的虛空,也暗示出人物心境的空寂。在這寂寞的重壓之下,她反而感謝那道屏風解人情意,將那撩人愁思的窗外明月遮障,令自己不至於由於月圓人不圓而彌加哀怨。她的心情也扭曲了:明明是害怕黑暗孤寂,不敢熄燈,她卻恨那盞青燈冷酷無情,慘淡的碧火直射著孤眠之人,愈增其形影相弔、煢獨凄惶的苦楚。這二句用擬人的筆法,移情入景,將思婦的凄楚,寫到極為委婉深曲。

「遼西」二句,忽又盪開一筆,將空間推移至幾千里之外,設想邊塞丈夫的情景。這位閨婦由眼前江南的「紛紛白雪」,自然聯想到丈夫所處塞北的嚴寒:由長期的音沉信杳,自然想到路遙難通的緣故。她想:遼西邊境早已是天寒水凍,冰天雪地,那裡的春光恐怕極少停駐吧;薊北塞外,離江南相隔好幾千里,即使丈夫托鴻雁傳書,但由於千山萬水的阻隔,音書也很難送到啊!二句從對面著筆,設想對方的寂寞相思和雁書難寄,不僅表現出彼此的心心相印,而且把閨婦的痴情思念再度推進了一層。

結尾二句,寫閨婦殷切地期望以及深沉的憂慮:她希望丈夫早日度過關山,回到自己身旁,以慰己心;她提醒丈夫應當時刻想到,妻子雖正處在青春妙齡之際,妻子雖正處於青春妙齡之際,然而韶華易逝,紅顏易衰,正如桃李花開,只能保持短暫的鮮艷妍美一樣,隨著春歸,它又將凋謝零落。因此,千萬要珍惜青春,不要錯過時光。二句又由邊關收到眼前閨房,與前文關合呼應。運用了暗喻和誇張的手法,愈見得思婦憂愁之重與盼歸之切。

此詩所寫景物皆是閨婦眼中所見與心中所感,因而無不飽含閨婦強烈的感情色彩,成為其內心的物外表現,堪謂情景交融,形神兼備。通篇對仗工整而又自然。

佚名

《閨怨篇》 [隋詩·江總]

寂寞青樓大道邊,紛紛白雪綺窗前。

寂寞佇立閨房綺窗前,只見紛紛白雪落道邊。

青樓:原指貴婦所居,這裡是泛指閨房。綺窗:即結綺窗,用綺羅編製為連線形狀的窗子。

池上鴛鴦不獨自,帳中蘇合還空然。

池中鴛鴦成雙不分離,妾卻獨坐帳中香空燃。

蘇合:蘇合香。然:同燃。

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

縱然屏風有意遮明月,燈火無情卻照我獨眠。

遼西水凍春應少,薊北鴻來路幾千。

遼西早春河水未解凍,薊北來鴻路遠不易達。

遼西:秦置郡名,郡治在今遼寧省錦州市西北,轄境包括今遼寧西部和河北省東北部一帶地區。薊:郡名,郡治在今北京市附近。鴻:雁,指信息。

願君關山及早度,照妾桃李片時妍。

願君早日度過關山還,與妾共度短暫青春時。

桃李:指容色,青春。

*本詩白話譯文由泊客試譯,敬請泊友指正。

《閨怨篇》是一首思婦閨怨詩。詩人以思婦口吻道出對夫君之思念。

寂寞青樓大道邊,紛紛白雪綺窗前。」寂寞佇立閨房綺窗前,只見紛紛白雪落道邊。

少婦獨自站在閨房青樓上的綺窗前,順著行人大道向外望,只見紛紛白雪落,不見行人到來。

這個行人不僅指道路的遊人,更指自己思念的人。

這個青樓,可不是「青樓妓院」那個青樓。青樓本意原指貴婦人的閨房。

池上鴛鴦不獨自,帳中蘇合還空然。」池中鴛鴦成雙不分離,妾卻獨坐帳中香空燃。

看見成雙結對的鴛鴦,聯想到獨坐帳中香空燃的自己,不由更加思念在外之夫君。

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縱然屏風有意遮明月,燈火無情卻照我獨眠。

月下最懷人。雖然屏風已經遮擋住明月,但是燈火無情卻照「我」獨眠。

夜不成寐,只因思念自己夫君。

遼西水凍春應少,薊北鴻來路幾千。」遼西早春河水未解凍,薊北來鴻路遠不易達。

夫君他身在遼西、薊北一帶,氣候寒冷,雖然已經早春,但水未解凍,道路遙遠,夫君之音信很不容易到達家裡。

不知道夫君現在到底怎麼樣?

願君關山及早度,照妾桃李片時妍。」願君早日度過關山還,與妾共度短暫青春時。

桃李:指容色,青春。

希望夫君早一點度過關山--邊塞--回到家裡,能和我共度這短暫的青春。

自己的青春易逝,但求夫君早日回家,彼此恩恩愛愛度過一生中最美好且也短暫的好時光。

這裡,提「片時妍」,就是但願夫君能夠珍惜。

《閨怨篇》,是一首寫閨中少婦思念遠征丈夫的詩。通過描寫思婦的孤獨、寂寞和等待,表現了對於夫君的極度思念之情和孤獨哀怨之情。

點擊輯期圖標,暢遊古詩文世界。

《古風泊客》第二輯《詩經》

《古風泊客》第三輯《楚辭》

《古風泊客》第四輯《樂府詩集》

《古風泊客》第五輯《古詩十九首》

《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是我國古代詩歌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這一段時間既有采自民間的樂府詩,也有文人創作的五言、七言詩;既有南方清麗婉約的詩歌,也有北方的鏗鏘之聲。本書選錄詩約300首,分為九部分:漢詩、魏詩、晉詩、宋詩、齊詩、梁詩、陳詩、北朝詩、隋詩;分4卷,漢詩一卷,魏晉詩一卷,宋齊詩一卷,梁、陳、北朝、隋詩合為一卷。全面的反映了當時各個朝代各詩人的不同風格和內容。余冠英突出了各時期的風格和代表作家,詳加註釋,是讀者了解漢魏六朝詩歌的入門必備之冊,既可以作為專業人士的備用資料,也可以作為文學愛好者收藏典籍。

作者:項籍等

編訂:余冠英

成書時間:1958年

《古風泊客》第六輯《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詩選207

心 ? 養性?品生活

這世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

一是吃進胃裡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讀進大腦的書。

古風泊客 ┃ 也許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賞析微刊

作者簡介: 徐建老師,此處省略無數字…… (作者屬低調之士,囑咐省略簡介)

本文已經過作者授權,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出處:古風泊客(czgfpk)

編輯:近蘭寒舍(yxl88866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蘭寒舍 的精彩文章:

《漢魏六朝詩選》第一百七十六首《與胡興安夜別》
用自己的方式詮釋生活

TAG:近蘭寒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