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會民生熱點之——加大抗癌投入,加快早篩步伐

兩會民生熱點之——加大抗癌投入,加快早篩步伐

聚焦兩會

每年的兩會,都會釋放出「重磅信號」。今年的兩會同樣沒讓我們失望:

除了提出了「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少掏腰包里的錢」,與我們關係重大的另一個普惠民生的政策就是,報告再次將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上議程,並明確了「要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一半用於大病保險」。

著眼大病,重視防治,從報告中我們至少能看到,那些曾經讓千萬家庭傾家蕩產、陷入窘迫光景的大病,比如死亡率不斷攀升的各種癌症等的篩查、診治費用,有望更多地由我們的政府來分擔。這可以說為解決目前的看病貴問題帶來極大支持。

政協委員說

具體願景就如同全國政協委員王貴齊所說:

建議醫保和新農合不光起到醫療保障作用,同時還起到一個健康指揮棒作用。

中央政府給予癌症防治,基礎攻關加大投入的同時,建議拿出一部分資金補需,直接放到醫保和新農合的資金里。這樣我們對一些影響國家人民健康前十位的惡性腫瘤,有明確的篩查,早診早治的手段。同時有證據證明能夠通過篩查早診治療,明顯降低發病和死亡。

針對這些疾病,我們給老百姓購買醫療服務,如果老百姓是高危人群,他主動到醫療機構進行篩查和早診,我們通過醫保和新農合為老百姓去做保障,這樣會明顯地提高我們國家腫瘤防治的水平,會在2030年明顯提高我們國家人均的健康水平。

從他的講話中我們可以看到「癌症」、「篩查」、「醫療服務」等關鍵詞。

關於癌症

的確,讓人聞風喪膽的癌症,嚴重威脅著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也是各國政府嚴陣以待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7中國癌症報告》中指出,我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症,平均每分鐘就有7人確診。

來一組直觀數據:2013年全國新發病例數368.2萬例。並且,無論城市還是農村,惡性腫瘤都是我國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給全國人民帶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由此可見,目前在我國癌症的發展勢頭仍然不容低估。

具體來看,在發病前十位的惡性腫瘤中,肺癌高居男性、女性死亡率榜首,胃癌、結直腸癌等癌症也「榜上有名」。近年來,有所抬頭的結直腸癌(發生在人體下消化道結腸或直腸部位),其發病率更是從從上世紀70年代初的第7位一躍成為第2位,引起廣大科研、醫務工作者的重視,已知,我國每1.4分鐘就有一例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每2.7分鐘就有一例結直腸癌死亡病例,且在城市人口中更為常見。

對此,一方面,國家可以加大科研、臨床投入、不斷探索癌症治療的新方法,以直接減輕患者痛苦(通常這也意味著高昂的醫療費用、巨大的經濟和精神負擔,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患癌就相當於是遭遇「滅頂之災」)。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在癌症早期及時篩查、做好預防工作,通常意味著打好了抗癌戰的第一戰,因此「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是快速緩解中國癌症負擔的重要措施。

關於篩查

拿結直腸癌來說,早期篩查就顯得很有必要。

大腸癌大部分是由息肉進展而來,尤其是腺瘤樣息肉。大量的調查研究顯示從直徑<1cm的腺瘤樣息肉進展到早期浸潤癌的時間大約為10年。

如果在腺瘤樣息肉早期階段進行內鏡下的切除,可以達到完全治癒的結果,預防進一步癌變的發生。

如果在癌症早期階段進行內鏡下治療或必要的手術治療,手術後5年的存活率可達90%以上。

然而,晚期5年的存活率不足10%。

因此,積極篩查,及早發現癌前病變或早期結直腸癌,可有效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最直觀的效果體現可以拿美國為例,近二三十年來,美國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開始下降,尤其是男性人群,這主要得益於前列腺癌、肺癌以及結直腸癌的顯著下降。其中美國結直腸癌發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穩步下降,主要原因就在於篩查的普及。相比之下,我國接受早期篩查的人群比例不足20%,還有巨大的提高空間。

雖然早篩等預防措施無法在近期內見效,但對於減少長期的癌症病發、降低死亡率起著重要的作用。相信兩會之後,隨著醫保覆蓋範圍的不斷擴大,以及癌症早篩的不斷普及,一定能為廣大癌症患者,以及有癌症患病風險的人群帶來福音。

撰稿:王霞

編輯:王麗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抗癌 的精彩文章:

日本菜到底有沒有抗癌效果?
「抗癌教授」的康復秘訣

TAG:抗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