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陝西人的碗底和其他地方的有啥不同?

陝西人的碗底和其他地方的有啥不同?

說話要從頭說起。話說老陝的事,往上一說就幾千年。比如今天要說的碗底的那些事。

地鐵一號線向東,不用坐到頭就是半坡站。全國人民都知道這裡的半坡原始人遺址。那時候的半坡人種大白菜燒紅陶盆,有一種畫著人面、魚或網圖案的陶盆更是震驚了世界。現在劃重點,半坡陶器的底往往不是平底,或是平面很小。比如聲名顯赫的人面網紋盆和人面魚紋盆就是圓底,還有一種同樣有名的陶器叫半坡尖底瓶。

一般來說,器物底越大越平越穩定。所以現代人很難理解半坡人這種制器習慣。

有一種說法是那時的人生活中有很多泥土地,這樣的底可以輕鬆放在泥土上。比如尖底瓶是用來打水的,打完水直接可以插在地上。這種說法不太圓滿,但也算拋磚引玉,期待新的腦洞和進一步研究了。

接下來登場的是一種先民蒸煮神器——鬲。

鬲的底部往往是三個袋足,中空。這樣的設計有很多好處。中空的足可以大大增加受熱面積,三足是最簡單的穩定結構,科學高效。所以鬲的歷史從原始社會一直延用到春秋時期,現在還存在於樊記臘汁肉夾饃的商標上。這樣漫長的歲月里,鬲也在漸漸發生著變化。從最初的袋足分襠,慢慢走向合襠。

這種變化一方面是由於大分襠的袋足加工相對困難,另一方面是受了日漸流行的鼎的影響。到了戰國以後,慢慢就只有鼎沒有鬲了。

三足兩耳是最常見的鼎,給人以穩定,端莊,大氣的感覺。鼎足大致是由商代的柱狀足向周代及以後的獸腳足方向發展,因為商代的中心不在陝西,所以純柱狀足的鼎陝西並不多。

陝西鼎足多少都帶有一些曲線,也算是一種特色。早期的鼎,鼎足中空和器身連接在一起,作用和鬲一樣,加大了受熱面積。後來的鼎足不再和器身聯通,以便於加工和清洗。

到了漢代,灶開始大規模應用,自帶高足直接可以架起來生火的鼎慢慢退出歷史舞台,漢以後很少有高足器皿。由此可見,器底的演化跟社會生產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器底雖小也是歷史,真實直觀。

唐代是一個氣象恢弘的時代,唐人生活富貴華麗,瓶瓶罐罐的裝飾手法多樣,三彩、貼塑、都很常見,倘若是從湖南等地販運過來的,或許上面還會寫幾句詩。但是,唐人對器底還是很吝嗇的。唐代流行純平的平底,一般稱之為大餅底。

一千多年來,這些陶瓷器的底部因為沒有釉會氧化和長斑,確實挺像烙熟的大餅。仔細觀察這兩個底,還可以發現一些工藝上的秘密。

比如,器底隱隱約約有一圈一圈拋物線一樣的圓弧線,核心在邊緣不在中間。這是工匠用細繩切割泥胎留下來的,這種切割方式是唐代所流行的。

唐人製作大餅底不是因為已經可以用上電陶爐,而是唐代鮮有高傢具,器物往往不會擺到人眼平視的地方,不需要用足底來美化器型。

不過,慢慢的人們發現大餅足有一個缺陷,純平的底並不好抓,為了方便端著,會把中間扣下一部分。扣的少的邊緣寬一些,形似玉璧,扣的多的像玉環,扣的更多的就很像金屬器的圈足了。

一般玉璧底流行較早,後來多數都是圈足,不過這並不一定,這張圖的玉璧底就只比我這個八零後小尾巴大那麼一丟丟。

工匠的目的很單純,扣底是為了使器物便於端取。不過扣底的方法里也藏了一些秘密。上圖這樣像蝸牛殼一樣一輪一輪旋刮下去,並且刀痕比較重的,是早期平底的特徵。下圖這樣加工細膩的,時代則晚一些。當然,這也並不絕對。後來的工匠也有毛手毛腳秉承實用主義的,而早前的工匠也會有得強迫症的可能。不過總體還是上符合器物的時代特徵。

還有一種扣法是刮刀大一點,一圈就刮好,不會像蝸牛殼一樣轉好多圈。這樣的刀法很多時候會留下一些旋轉狀的刮痕,被稱為跳刀痕,集中出現在明清兩代。

從大餅底,到玉璧底,玉環底,到圈足,總的規律大體上是越刮越多,越刮越深,端起來也就越來越方便,越來越穩當了。發展到最後,就是村裡現在依然在用,煙袋老漢們手裡的大老碗了。

讓我們來仔細看一下這隻大老碗的底。

這隻碗釉不落底,這樣燒造時候不會粘釉。方便一次很多個摞起來疊燒,製造廉價。底足扣的很深,足壁較厚實,放在桌上穩穩噹噹。

然而我們都知道,老陝吃面是不怎麼放在桌上端端正正吃的。割麥搶活時,吃飯就要到田間地頭解決。即便不割麥,端著碗找個鄰居邊諞邊吃也是好的。於是,最經典的製造細節出現了,它的足上唇口厚實、圓滑還外翻,抓在手裡也穩穩噹噹。

沒有一個這樣經典底足的碗,老陝們憑啥蹲屋檐下面咥面諞閑傳?下次這樣諞時記得感謝碗,記得感謝碗底。買碗也記得看看是否是支持陝式生活款。

碗底除了要實用,也需要美觀,雖然這個位置大多數時候根本看不到。刮平之外最簡單的裝飾就是上釉。圖上的碗底大概是個意外,神來之筆。就那麼一抹,陰陽相交負陰抱陽竟然就燒出來一張太極圖。不敢專有,放出來大家欣賞。只要是上釉的碗底,無論是全釉還是圖上這樣的半釉,底刮的都會很平整,刮痕相對較細。古代工匠對這個細節的特殊關注老陝是能夠感受到的。

碗底的另一特色,是款識往往寫在這裡。現存最早的帶有款識的瓷器,大盈庫「盈」字款就出土於陝西。「盈」字款瓷器是帶款瓷器的早期形式,早期款識一般並不寫在底部,直到到明清才寫在碗底。這時民窯的所謂款識很有點商標的味道,也兼具著裝飾功能。圖上是一種很有趣的款識,一般稱為花押款。像個字又不是字,沒人認識,工匠就倔強的這樣寫。花押傳說源於元代蒙古族,小貴族不認識漢字,他們的名字也複雜,刻制印押時為了簡便就隨意刻點什麼圖案,瓷器生產就借鑒了過來。因為古代大量工匠不識字,消費低端瓷器的平民百姓也不怎麼識字。所以花押的形式,大家都喜聞樂見,也不會計較上面寫的什麼內容。

雖然花押說起來簡單,但體現出來的卻是社會的巨大進步,一方面是品牌意識的重視,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底部精加工的細路瓷器大量進入平常百姓家。

進入二十世紀以後,商品流通性大大加強,世界開始越變越小,區域分工越來越明晰。本省很多千年窯火不熄的小鎮也陸續停火封窯不再生產,取而代之的是外省瓷器的大量輸入,比如早些年的湖南醴陵和江西景德鎮,這些年的山東淄博。與此同時,本省的搪瓷製造業異軍突起。1951年,解放軍十九兵團十二個戰士奉命籌辦一個為抗美援朝提供軍需品的搪瓷廠,西安人民搪瓷廠就此起航。駱駝牌是西安人民搪瓷廠的名牌,製造的器皿一度行銷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駱駝走遍天下的美譽。

最後這幅圖就是當下西安一個超市貨架上買來的碗的碗底,細膩光潔,沒有一點加工痕迹,拿在手上也沒什麼分量。又窄又淺的圈足,中間打著一個商標,是一家總部設在福建的上市公司。然而,這個底看起來似乎和陝西本土沒有任何傳承,社會的發展和變化終究是抹平了老陝的碗底特色。談不上好還是壞,一切都是發展的必然,就和這碗底一樣,從來沒有停滯不變過。

作者:故紙叢中

歷史愛好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貞觀 的精彩文章:

什麼佛系道系,懂行的人早就悄悄拜了財神
我在長安區古畢塬唐代大墓目睹了一場現實版「盜墓筆記」

TAG:貞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