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總投資達10億!中國基因集團落戶坂田

總投資達10億!中國基因集團落戶坂田

1

國內首個十萬人甲基化組計劃(表觀星圖計劃)發布

2018年3月23日,中科普瑞基因科技與美國Illumina公司在中科普瑞雲里總部舉行簽約儀式,雙方針對「建立中國人DNA甲基化基準資料庫」達成了戰略合作。同時,中科普瑞發布國內首個十萬人甲基化組計劃—『表觀星圖計劃』(Epigenetics Atlas Project)。(來源:生物谷)

2

全球首個癌症風險預測基因檢測獲批

近日,美國FDA宣布23andMe獲得首個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癌症風險基因檢測授權。23andMe的BRCA1 / BRCA2乳腺癌遺傳健康風險報告提交後,FDA進行廣泛評估,該項消費級基因產品展示了高準確度(與Sanger測序的一致性高於99%)和精密度(大於99%的再現性和可重複性)的數據,確保檢測產品的安全有效。(來源:新浪網)

3

總投資達10億!中國基因集團落戶坂田

3月22日,由麻省大學醫學院校長柯林斯教授與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學會當選主席高光坪教授等領銜的世界級基因生命科學研究及轉化基地——中國基因集團,正式落戶深圳,今後該基地將通過轉化世界級科學家的科研成果,解碼人類基因及細胞,造福人類。(來源:南方日報)

4

ArcherDx獲A輪融資3500萬美元

近日,腫瘤基因診斷新銳ArcherDx公司日前宣布,已經完成了3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致力於推廣實施腫瘤基因二代測序(NGS)檢測,指導精準抗癌。本輪融資由Boulder Ventures和PBM Capital Group領投,新投資者Longwood Fund和Peierls Foundation參與投資。(來源:創鑒匯)

5

我國科學家篩選到6個精神分裂症致病基因「疑犯」

來自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消息,該所神經精神疾病學科組在精神分裂症遺傳學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長期從事神經精神疾病學研究的羅雄劍課題組,通過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與策略,包括整合大規模遺傳學研究結果與表達數量性狀基因座數據、蛋白網路分析及基因共功能網路分析等,首次在基因組範圍內系統性地篩選出精神分裂症可能的致病基因,並篩選到6個最有可能的精神分裂症致病基因,包括CNTN4、GATAD2A等。(來源:科技日報)

6

兩種基因可能導致孕吐嚴重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和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婦產科研究人員MarlenaFejzo表示,與妊娠期妊娠相關的基因(即GDF15和IGFBP7)與胎盤發育有關,也在食慾調節中發揮作用。(來源:一品健康)

7

PNAS:這個基因突變後,你每天只需睡5小時!

最新發表在PNAS上題為「DEC2 modulates orexin expression andregulates sleep」的研究中,Fu教授的實驗室藉助小鼠模型,揭示了DEC2基因的錯義突變是如何讓短睡者靠僅僅幾小時的睡眠就能存活下來,並茁壯成長的。

研究使用的基因工程小鼠具有在人類短睡者中被觀察到的相同DEC2基因突變。分析結果顯示,DEC2能夠幫助控制食慾肽(orexin,一種與維持清醒有關的激素)水平。 短睡者中DEC2的突變似乎是通過部分釋放orexin生產的剎車而起作用。(來源:生物探索)

8

科學家使用基因編輯技術釀造啤酒,口感更帶勁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們使用基因編輯技術來釀造啤酒,味覺測試發現這種不用啤酒花的特製啤酒比用啤酒花釀製的酒更帶勁。研究團隊利用CRISPR技術來製造新型酵母菌株。CRISPR-Cas9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發明的一種相對低價的基因編輯工具。(來源:網易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基因空間 的精彩文章:

基因也有「生物鐘」
新型AI演算法可檢測細胞年齡

TAG:基因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