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做人」,而不是為了「生活」

南懷瑾: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做人」,而不是為了「生活」

編者按:現值南老誕辰百年紀念,特編選南老經典文章分享給大家。

人為什麼要讀書

一個人為什麼要讀書?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說,便是「讀書明理」四個字。

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做人」,而不是為了「生活」。因為「生活」的意義,是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如何設法來維持自己的生命。很可惜,現代人學習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為了「謀生」。

我們要孩子們去學習、讀書、受教育,就是為了孩子們將來的前途,有好的職業、有高的待遇,或是能夠賺很多的錢,過上很好的「生活」。孩子成長要靠自己,不要過分要求,讓他自由發展。

教育不在於他將來成功不成功,先希望他長大做個好人。最重要的就是規規矩矩做事,老老實實做人,有好的人品和教育修養。

教育應該先教做人

我常說我們這一百年來教育沒有方向,沒有目的,究竟想要我們國家的孩子學成什麼樣子?教育方法也有問題,所以我們要重新思考。

《大學》講的內容,就是觸動中國教育的一個方法。什麼是教育的目的?教做人。做人從什麼開始?從心性修養開始。

過去我們讀書的時候,老師坐著,學生站著。現在跟西方學習的,學生坐著,老師站著。我看將來,學生睡著,老師跪著。

心性修養是做人的根本。不論你是什麼職業,什麼地位,都是以此為基本修養的,這是中國的教育根本。

《大學》里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意思:上至天子,下到百姓,無論地位高下,在修養自身的道德品行方面是一致的。

古代十六字心法傳承

上古在軒轅黃帝以後,唐堯、虞舜、大禹這三代,除了傳國以外,也傳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人心惟危:現在國家給你去管了,你要注意人心啊。

道心惟微:你做帝王的,要修養自己的心性和學問,思想情緒太難,太微妙,看不見摸不著的,可是你要找出心性中的道德方面。

惟精惟一:這是修養功夫了,你的心念不要亂,萬事要很精細、精到,心性要專一。有一點不小心,就容易向惡的方向走。我們習慣被社會環境和外在的物質所誘惑,或者被情緒、思想迷惑,容易把清凈自在的心性擋住了。一個人學壞非常容易,要回過來恢復惟精惟一的境界、修養,很難。

允執厥中:慢慢修養到中道境界。「中」不是中間,是恰當。譬如善與惡,是與非,好與壞,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對的。把握中道,不是說偏向善就完全對,要治天下,有時候也只好用「不善」的方法達到「至善」的目的,這就靠智慧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如孝法師親授,教你做一道特別的臘八粥

TAG:如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