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只有主動地接近,才能真正的了解

只有主動地接近,才能真正的了解

看過這樣一段故事:20年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和世界第二富翁巴菲特是兩個不相干的人,彼此只聞其名,不識其人,兩人之間甚至還有很深的偏見:蓋茨認為巴菲特固執、小氣,靠投資理財,不懂時代先進技術;巴菲特則認為蓋茨不過是運氣好,靠時髦的東西賺了錢而已。但是,後來他們成了商場上不多見的莫逆之交。巴菲特多次公開說,此生最了解他的人就是蓋茨;而蓋茨尊稱巴菲特為人生的導師。

隨著交往的深入,蓋茨逐漸認識到巴菲特是個不可多得的「真人」:他並非一毛不拔的「鐵公雞」而是對金錢有著超凡脫俗的深刻見解,他說「財富應該用一種良好的方式反饋給社會,而不是留給子女,」他不但支持妻子從事慈善事業,而且身體力行,計劃在自己離世後,將全部遺產留給妻子,由她把這些財產捐獻給慈善事業;他助人為樂,對待朋友非常真誠;他的人格魅力經常打動每一個與之交往的人,就是在他的影響下,一心忙於工作、對婚姻持懷疑態度的蓋茨終於學會了熱愛家庭……同樣,在巴菲特眼裡,蓋茨也是個年輕有為的「真人」。 假如先入為主,抱著冷漠和過分警惕,甚至「老死不相往來」的態度,這樣兩位傑出的人物,也會真正值得交往的人心存偏見,與之失之交臂,留下人生遺憾,改寫事業軌跡。

為了迎合他人的直覺判斷,我們要盡量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但是當我們判斷他人的時候,又要盡量規避這個判斷人的「印象誤差」。如果僅僅憑藉第一眼,或是道聽途說就給一個人下結論,顯然是不客觀的。 一個人的習性、習慣並不是通過表面能夠全面了解的。積極與人交往、真心與人交往,是洞悉真相、結交朋友的最可靠最必要的途徑。所以,在真正接觸到他人之前,對他人的看法不要過於武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香 的精彩文章:

如何用眼神辨人心

TAG:海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