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武帝為什麼要親自辦一個平民郭解的案子

漢武帝為什麼要親自辦一個平民郭解的案子

原標題:漢武帝為什麼要親自辦一個平民郭解的案子


郭解平民一個漢武帝為什麼要親自辦他的案子


郭解不是達官權臣,也不是世襲貴族,甚至都算不上是個有錢人家,雖說司馬遷在《史記·遊俠列傳》記載了他的名字和主要經歷,但在以官位作為標準的封建社會,說到底,郭解仍然是一個平頭百姓。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無官無品之人,為什麼會令漢武帝親自下令逮捕,並在朝廷上議論其案,且最終將其滅族了呢?他又是觸動了漢武帝的哪根神經,讓這個至高無上的皇帝要和一個平民較勁呢?


(漢武帝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郭解是軹(音zhi今河南濟源市軹城鎮)縣人,為人個子雖然矮小卻精明強悍,打小就殘忍狠毒,只要心中憤慨不快就動手殺人,被他親手殺死的人有很多。同時,他還招攬亡命徒,搶劫財物,私鑄錢幣,掘墳盜墓,可謂是干盡了壞事。可是,說起來也巧,每次犯科殺人以後,他總是能遇到大赦,就是在遇到危急大難之時,也總是會得到機會脫身。不知道是上天給他機會改過自新,還是讓他惡貫滿盈時和他算總賬?反正郭解逃脫了懲罰,躲過了危難,而且還小有名氣。


等到年齡大了,郭解改變了一些行為做法,開始以恩報怨,經常施捨,對別人有怨恨不說,對他人有恩不誇,表面上行俠仗義。但是,他的內心仍然是殘忍狠毒,為一點兒小事得罪了他仍然會行兇報復。這種扭曲的性格行為卻得到了當地很多年輕人的仰慕和效仿,有些人在悄悄地為他做事而不讓他知道。

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漢武帝要將各郡國的富豪人家遷徙到茂陵附近居住,基本條件是家資滿三百萬。郭解不符合這個條件,但卻上了遷徙名單,官吏們雖然害怕,卻不敢不讓他遷徙。大將軍衛青替他求情說:「郭解家中貧困,不符合遷徙的標準。」但漢武帝卻說:「一個平民百姓,能夠讓大將軍替他求情,證明他家並不窮。」最後還是把郭解一家遷徙了。最初提議遷徙郭解的是軹縣楊季主的兒子,時任軹縣縣掾(音yuan,輔助縣令管理某項事務的官吏),郭解的侄子就把這個楊縣掾的頭砍了。從此楊、郭兩家結了怨。到了茂陵以後,郭家又把楊季主殺了。楊季主的家人上書告狀,告狀的人又被殺死在宮門口。漢武帝知道了這個消息,下令捉拿郭解,郭解跑了。


郭解把母親安置在夏陽,自己逃到臨晉。臨晉有個叫籍少公的人,原本不認識郭解,郭解冒昧地前去求助,讓他幫助其過關。籍少公還真的把郭解送出了關卡,郭解安全地轉移到了太原。這個郭解雖然是個逃犯,其境況卻並不是惶惶不可終日,他每到一個地方,經常會把自己的情況告訴給提供食宿的人家。官吏緝拿郭解,追蹤到籍少公這兒,籍少公卻選擇了自殺。線索一時間斷了。


過了很久,郭解被捉拿歸案。但是,在追究郭解殺人罪行的時候,卻遇到了一個難題,郭解殺人都是在大赦之前。還有,很多殺人案件,雖然是因為郭解而起,卻並不是郭解親手所殺,有的甚至郭解並不知情!比如有一次,軹縣有個儒生和前來查辦郭解案件的使者閑坐,當聽到郭解門客稱讚郭解時說:「郭解專門愛做姦邪犯法的事情,怎能說他是賢人呢?」郭解的門客聽到這話,就把這個儒生殺了,還割下了他的舌頭。官吏們追問郭解,讓他交出兇手,而郭解確實不知道是誰殺了人。直到最後,這仍然是一樁懸案。審案的官吏只得向漢武帝報告,說郭解無罪。御史大夫公孫弘議論說:「郭解是一個平民,但是他專意行俠玩弄權術,因為小事而殺人,郭解自己雖然不知道,這個罪比他自己殺人還要嚴重。應該判處郭解大逆不道的罪。」漢武帝同意了,殺了郭解還將其滅族。


按理說,這刑罰有點兒過重,可是,漢武帝為什麼要和一個平民較勁並施以重手呢?這就是公孫弘所說,牽扯到郭解的這些案子,「比他自己殺人還要嚴重。」具體有三個原因。


直接的原因:防止郭解實力坐大。 郭解在社會上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勢力,如果不及時根除,很可能就會成為封建社會的一個毒瘤,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要劉氏政權的命。郭解的外甥依仗郭解的勢力,同別人喝酒時強迫別人乾杯,人家喝不了,就強行灌。那人發怒,拔刀刺死他,跑了。郭解的姐姐怪罪弟弟,把兒子的屍體扔在道上,以此來羞辱郭解。郭解知道了兇手的行蹤,等到兇手無奈來到郭解面前時,郭解卻放過了他,說:「你殺了他是應該的,是我的孩子無理!」郭解拿外甥的命換來了更多人的依附。我們同時看到,在這件殺人案當中,地方官員沒有出現,郭解一句話,這個殺人者就沒事了!郭解的勢力不僅僅局限於軹縣,洛陽以及周邊郡國有了糾紛,當地人調解不了,就來找郭解調解。郭解出面,當事人並不是內心滿意,但畏懼於郭解的名聲,卻又不得不違心的接受。郭解呢,並不讓人馬上執行,而是等他走了以後再讓當地人調解,把功勞記在當地人身上。這讓他得到了更多的好名聲,很多人爭著為他出力,附近縣城的一些有名望的人都來拜訪,一時間門前車水馬龍,晝夜不息。有些人看郭解如仰視天日,竟然請求郭解把門客讓他來供養,真是,郭解的門客也是大爺!很多人爭相巴結他,在他要遷徙時,人們為他送行就出錢一千餘萬。

作為一個皇帝,他不害怕一個俠士兇徒,他害怕的是這種收買人心之人。一個惡霸歹徒是地方官管的事情,這種用現在的話來說叫做「群眾領袖」的人卻是皇帝的心病。有道是天無二日,誰又敢說這個小地方的「日頭」就不會照到京城長安里來?漢武帝的曾祖劉邦開始起事的時候,無論是名望還是實力都遠遠趕不上這個郭解。不要說郭解所處的時代已經不是劉邦那個時代了,即便是造反也不可能成事!這些只是後人的想法,作為當時的皇帝漢武帝可不敢也不會這樣想。他要殺掉郭解,消除隱患。


潛在的原因:防止上下勾結,解除對政權的威脅。 漢朝到了武帝時期,劉氏政權已經進入穩定階段,對於郭解這樣的人,已經不是政權所需,留著他,只能被別有用心之人所利用。郭解殺人搶劫、藏匿亡命徒、盜挖墳墓、私鑄錢幣,每一項都是對政權和社會的危害。這些事情如果僅僅是個人行為也不值得皇帝高度重視,但他偏偏不是這樣。郭解上通高官,下有擁躉,如果他有野心異志,或者被人利用,就是對政權致命的威脅。賦役是封建社會維繫政權運轉的基本保障,縣級是封建社會最低一級政權機構,郭解說句話就能免除一個人的勞役,可見縣級政權已經不在話下。一個縣掾說砍頭就砍頭,宮門口都敢殺人,逃跑途中公開把自己的情況告訴別人,幫助他出逃的人選擇自殺以斷絕線索,郭解的能量和震懾力該有多大?漢武帝敏銳地看清了這一點,所以在大將軍給他講情時不但不給面子,反而下定了必殺的決心。衛青當時正掌握著軍權,姐姐衛子夫被立為皇后正得恩寵,漢武帝要殺郭解,絕不是隨意而為,而是有著更深層次的考慮。如果衛青或者和衛青一樣有地位的人要利用郭解的勢力,讓郭解發揮其影響,朝廷的麻煩一定不亞於一個諸侯國的叛亂,漢武帝不得不防患於未然。


長遠原因:維護法紀,防止形成行俠風氣,不讓殺人者心存僥倖,幻想逃脫懲罰。 古代處決殺人犯,都是在秋後,認為秋後是肅殺的季節,選在這時候處決犯人,符合天道(自然規律)。郭解殺人,總是在大赦之前,也就是說,他殺了人,被抓了起來,在秋後砍他腦袋之前,他遇到了大赦,沒有死。這種事情可能不止一次,雖然有點兒機緣巧合,但對於其他人的影響卻極壞。青少年單純率性,仰慕他,效仿他,不能不說與他總是能僥倖脫險有相當大的關係。


郭解每次外出回來,人們都躲避他,只有一個人傲慢地坐在地上看著他。門客中有人要殺死這個人,郭解不但沒有殺這個人,還通過關係免除了這個人應服的勞役。當這個人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坦身露體到郭解面前謝罪。當地的年輕人知道了這件事情,更加仰慕郭解的行為。仰慕的後果就是模仿,楊季主家裡告狀的人、軹縣儒生都不是郭解親自殺的,這些人一方面是要替郭解做事,另一方面就是在模仿郭解。郭解的外甥為了一杯酒就被人殺死,很能說明這種行為已有漸成風氣之嫌。不但模仿,還爭相依附於他,以至於一個土地主,竟然也會有門客!如果任由這種風氣發展,法紀在人民心中必會蕩然無存,社會秩序必然會遭到嚴重破壞。所以,漢武帝要維護法紀,不讓這種以殺人為行俠的行為形成風氣,他必須殺了郭解。這可以從給郭解定的罪名中看出端倪,大逆不道!這是一種十惡不赦之罪,不必等到秋天,可以斬立決,還不在大赦之列。滅族更是表明要斬草除根,除惡務盡。郭解以後,再無這樣的俠客出現,不能不說漢武帝的狠手徹底打消了人們心存僥倖、以身試法的念頭。

有意思的是,這個郭解是漢初那個最有名的相士許負的外甥,不知道這個許負為什麼看別人總是很准,給自己人看卻不靠譜,讓女兒嫁了個因為行俠被殺的丈夫,生下來一個兒子竟讓她夫家滅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空星照 的精彩文章:

劉邦為何承認陳勝王者地位只因他改變了中國歷史
漢文帝說要在整個宗族中選立太子他真會這樣做嗎

TAG:長空星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