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未來,氣象可以有多「智慧」?

未來,氣象可以有多「智慧」?

天津科普說

帶你開啟精彩科普旅程!




智慧氣象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這一國際日的設立,是為了紀念世界氣象組織的成立和《國際氣象組織公約》的生效。2018年世界氣象日主題是

「Weather—ready,climate—smart」,中文譯為:「智慧氣象」。










「智慧」氣象讓預報服務日新月異,實現了質的飛躍,讓人們應對天氣氣候災害更加及時有力。





智慧氣象的搭檔




1


氣象大數據







氣象數據一貫以龐雜眾多、數據量大而著稱,這些複雜的氣象數據總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數據是實況數據,另一類是模式數據。


實況數據就是「一般過去時」數據

,來自不同的觀測設備。採集實況數據的氣象站點遍布全球,觀測範圍從幾千米的高空到地面,觀測手段從高科技的衛星、雷達到最原始的人工觀測,這些數據的採集都是為了更真實地反映出地球大氣圈的運動變化。


模式數據是由各類計算機的程序運算生成,

屬於預測未來的「將來一般時」數據

。模式數據由高性能計算機通過物理方程計算得出。現代的天氣預報業務就是通過輸入當前已知的天氣現象,計算出未來的天氣現象。




2


互聯網+氣象








「互聯網+氣象」是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氣象領域相結合的新的發展生態。



對於互聯網、移動終端和智能手機用戶而言,精細化的氣象監測預警與公眾位置、風險偏好和行為目的相結合,

可使公眾獲得量身定製的氣象服務


對於各專業行業領域而言,「互聯網+氣象」提供的行業服務是傳統專業氣象服務的發展和延伸,主要面向能源、水利、民航等領域的行業需求,運用新技術改進傳統專業氣象服務的模型和演算法,優化升級服務。




3


人工智慧與天氣預測








自從「阿爾法狗」擊敗世界第一棋手後,人工智慧大潮席捲而來。天氣預測領域,人工智慧自然也不能缺席。目前大公司利用先進的技術在不斷提升天氣預測能力,比如IBM公司以自己開發的沃森平台為基礎,進軍氣象領域,其推出的Deep Thunder預報模式能準確預報0.2英里~1.2英里的局部天氣。


但氣象是個比圍棋更為複雜的系統,受影響的因素太多,比如降雨,水汽等。因此在天氣預測領域,人工智慧未必能夠Pk過預報員。不過人工智慧可以幫助科學家識別未知的大氣過程,並且判斷出氣候模式的優劣,從而改進預報結果。相信在高質量氣象大數據的餵養下,

人工智慧將成為人類預測天氣氣候最得力的助手







氣象學研究大氣中的自然規律,預測天氣走向,一方面便利人們的「衣食住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相信在每一位氣象工作者努力下,氣象事業必將向著「智慧氣象」的目標前進,為每一個人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生活。


厲害了,我的氣象!








來源:中國氣象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科普說 的精彩文章:

十大短命習慣和長壽習慣!注意啦!
為什麼暖氣上方的白牆會被熏黑?

TAG:天津科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