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點燃你,而不是教導你

他點燃你,而不是教導你

寫展覽之前,有一些話想說。

「大多數人都像一片片樹葉,在空中漂浮、翻滾、顫抖,最終無奈地委頓於地。但是有少數人恰如沿著既定軌道運行的星辰:無償的命運之風吹不到他們。他們的內心有著既定的航程。」——赫爾曼·黑塞《悉達多》

這些年我記錄過關於他的林林總總,像是竭力尋求著一種聯結。想表達的有太多太多,每次提筆卻都驀地詞窮不知從何談起。在面對他時蒼白的文字似乎不足以表達心緒的千分之一,但這大概是目前為止我能走近他的唯一方式了。一年半前,我回到倫敦讀書,圓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心愿。我停駐在他出生的這片故土,遊走於那些與他有關的街巷、劇場、錄音室、樂器店、玩具博物館……在雨中的紀念牆邊整理花束、看著大家留下的深情的隻言片語,帶著不認路的德國歌迷去他出生的房子;在Brixton和Hammersmith看17年與18年的紀念演出,被陌生人擁抱安撫,看到原計劃唱Under Pressure的Gail Ann Dorsey突然失控獨自離開舞台;在蘇富比看他畢生的收藏並有幸和音樂劇拉薩路(Lazarus)的愛爾蘭編劇Enda Walsh說了些話;在Brixton的小酒吧和他的老鄉們唱他的歌直到午夜時分;在King"s Cross Theatre看拉薩路時哭花了臉;在卡納比街的小店聽Mary Finnigan講當年她和他的那段舊情;在切爾西的畫廊里看Brian Duffy鏡頭下的他……一切的一切,好似一個個溫柔的夢境包裹著我。

2017年1月8日,於Brixton

2016年10月31日,於King"s Cross Theatre

2016年平安夜,於Brixton

從他為我打開一扇又一扇門的那一年,整個世界對我來說徹底變了模樣。所有被給與的是那麼溫柔、開闊、豐饒、深邃。起初帶著我墜入兔子洞的並不是吟唱末世情懷的Ziggy,是1999年10月在巴黎蒙馬特愛麗舍穿著藍色針織衫、點著香煙、哼著Hours...里的Seven、講著妻子Iman的52歲的大衛·瓊斯。他唱著「我還有七天可以活,或者七種方式死去。」此後我得到的是宇宙般的存在——無涯際的、夢幻的、已知的、尚未探索的、求而不能的,與不可得的。如古希臘人遙望星辰,渴望能被永遠環抱指引。我梳理他半個世紀的成就,沉浸在一切音樂、文字和影像里,漸漸地我發現,我第一次找到了我自己。我開始去尋找和吸收,不再給自己設限,不再給自己隨波逐流的理由。他彷彿佩加索斯一般的存在。海王之子,繆斯的坐騎。因為留著美杜莎的血,所以有著非同尋常的致命吸引力。一代代的音樂人、藝術家、設計師視他為靈感之泉希波克里尼泉本身。而作為一個平凡的女孩,沒有他我依然會是那個卑微的膽怯的固步自封而不自知的人。我深知他於我究竟有著多大的、怎樣的意義,對他的認同與依賴是我此生莫大的救贖與榮耀,經得起所有的庸常與時間的審度。

2017年1月11日,於Brixton

2013年8月我前往英格蘭北部的小城讀書,到達後的第一個周六便踏上了去倫敦的早班火車。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去倫敦,也是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A)「David Bowie is」大型回顧展閉展前的倒數第二天。我至今都還記得從南肯辛頓(South Kensington)出站後經過通向V&A內部的那條地下隧道,看到兩邊牆上掛滿展覽海報時難以言喻的心情。展覽依據時段限制觀展人數,當天中午等候入場的隊伍從展廳入口延伸至V&A的側門,有近三十米長。展廳里的人群自覺有序,來自世界各地,涵蓋了各個年齡層段。看到很多灰白頭髮的老夫妻在一幅手稿、一件演出服前駐足很久,青年父親抱起小孩子給他講大衛·鮑伊爺爺是怎樣的一個人,我一瞬間熱淚盈眶。2014年展覽開始了世界巡迴之旅,截至2017年底已走過十個國家。2017年9月我在巴塞羅那看了第二次,四年的時間裡發生了太多的事,卻也並不想用「物是人非」這個詞。這一次我在展廳里走了七個小時,直到閉館。

2013年展覽期間V&A一樓?Pinterest

2017年9月25日,於巴塞羅那設計博物館

出了展廳我在商店裡看到一件紀念T恤上印著「David Bowie is a human being」,心底被重重一擊。

「重要的是他點燃你,而不是教導你」——我曾想如果我要寫一篇關於他的文章,一定要用熱內的《走鋼絲的人》里的這句作為標題。他幾乎從不告訴我們應該去做什麼,甚至他自己也說過「我不懂人們為什麼特別在意我說過的話」,而其實他用畢生向我們展示了作為一個人類的最大可能性與創造性。他像一個盛大的夢想,無法用任何一種邏輯去解構。我們看過太多文章去分析他的各種藝術人格,卻鮮有人撥開層層的網,以「 人」的視角看待他的一生。

「為什麼人們仍對我有興趣?我從來不去想這個問題。我更願意去想,我自己是不是還對自己感興趣,是不是還能感受事物,和事物發生共鳴,是不是還有能力去理解自己在這個社會所佔據的小小位置。我是不是還能用音樂表達自己的疑問。我只是想表達自己對事物的感受,以及那些含糊曖昧的想法,關乎我身處的位置與所做的事情。」

「我不停地改變自己,這讓我充滿信心。保持前進比回顧來路有趣得多。」 (1983) ?Denis O"Regan

基於他無止境的創造力、生命的寬度以及贈予我們的所有浪漫遐想,我們願意相信他就是拯救我們的太空生靈,來自那個有著藍色日落的神秘星球。人們把他神化,是因為無法相信也難以解釋一個人為何可以實現如此的藝術成就。而實際上,沒有人比他活得更像一個「人」。他半個世紀無與倫比的藝術生涯——從音樂成就到文字繪畫創作到時尚,再到戲劇性的舞台表演和獨創的難以定義的無先例的混雜藝術形態等等,無一不充斥著巨大的生命力,映射著希望和夢想、對人生各種可能性的觀照,以及我們怎樣看待自己、看待這個世界。他一直活在出世與入世之間,有血肉,重情義,保持著良善之心和身處變化之中不泯的情懷。更重要的是,他對尚不了解的異己的文化從不持偏見,對所有美好的事物始終保留著一份嬰孩般的好奇心,所以他一生都在學習成長,沒有苟且。

與此同時,他也曾有過少年的迷惘、失戀的酸澀、失去至親的痛楚,曾放縱地享受名利和生活的種種,體驗初為人父的欣喜,經歷複雜的情感糾葛,飽受精神和心理問題的折磨,面臨財政危機,在心愛的女人面前像孩子一樣傻笑,享受老來得女的天倫之樂……他和我們一樣,人生里也有諸多狹處、苦難和不可抗的東西,但他在直面這一切的同時選擇了不停地超越自己。直至生命的最後時光,他依然忍著病痛、帶著巨大的向死而生的勇氣繼續創作,如同拉薩路的導演Ivo van Hove形容的那樣,像一隻雄獅一樣在戰鬥。他認真對待和完成了自己的生命,「他沒有浪費掉上帝賜予他的一分一毫,」他的妻子Iman在他離去後曾說道。

「他是不朽的。他展現了人類驚人的創造力,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永遠不要固步自封。他始終那麼積極地面對一切,我從來沒聽過他抱怨什麼。我可以和大家描述下我看過的David面對病魔時的樣子:帶著巨大的勇氣、尊嚴、優雅以及他慣常的幽默感。」 ——加里·奧德曼(Gary Oldman),2016年2月全英音樂獎

「除了毒癮纏身的短暫歲月浪費了一小段生命之外,我完成了這一生中所有想做的、可能做的事情。」這是何等的幸運,也是何等的不凡。V&A的展覽摒棄了傳統人物回顧展的時序排列方式,但我看下來還是覺得彷彿經過了他的整個人生。

拉薩路的最後一幕,主角Newton說:「我將在出生的地方醒來,在那裡我將重寫我的過去。我要去一片新的宇宙,從這個地球跨入更好的地方,我新的家。Marley,你覺得我們會回歸到星辰身處嗎?」這是他向我們道別、希望我們相信他已經自由的方式,也是繼續指引我們的方式。你們還記得Blackstar的黑膠上,他留給我們的那一片星辰嗎。

展覽現場的巨幕及交錯放置的演出服裝,整個展覽由59 Productions與Real Studio共同設計製作 (圖片 ?Flavorwire)

這個星球經歷了46億個年頭,而熱愛他的我們這麼幸運,在急速流淌的歲月里抓住了與他共處一片蒼穹之下的幾十年光景。Jarvis Cocker用一把大傘來形容他,因為他庇護著所有認為自己與眾不同的、不那麼合群的人。傘下的你們知道嗎,展覽的最後一部分,是30分鐘的巨幕影像放映,由他曾經的現場包括1973年在倫敦Hammersmith Odeon的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在Top of the Pops上唱的The Jean Genie、1987年的Glass Spider巡演、2003年的A Reality Tour巡演等以及大家熟知的1985 Live Aid現場片段串聯而成。在這間展廳的一面牆上的一角,寫著貫穿於整個展覽的「David Bowie is」,後面緊接著的是屏幕中26歲的鮑伊正在唱著的Rock 『n』 Roll Suicide的歌詞:

David Bowie issinging you are wonderful, you are not alone, give me your hands.

Rock "N" Roll Suicide

 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

David Bowie 

00:00/02:57

於20/03/2018

V&A 「David Bowie is」 大型回顧展世界巡迴第11站(最後一站):

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 | 02/03 - 15/07, 2018

一直很喜歡他在柏林期間畫的這幅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卡納比小兵 的精彩文章:

TAG:卡納比小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