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揮起關稅大棒 特朗普其實是被中國這一重大戰略嚇壞?

揮起關稅大棒 特朗普其實是被中國這一重大戰略嚇壞?

日經中文網26日發表文章《美國真正擔憂的是?》,分析了相關爭議遲遲無法平息的一個潛在背景。文章援引白宮高官的觀點稱,「美國真正擔憂的是《中國製造2025》」。

資料圖:特朗普(圖據環球網)

上周,特朗普簽署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對6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開徵高額關稅。他在推特上表示:「對華貿易逆差額巨大,失去控制,這樣的事態需要終結,為此我被選為總統」。

對此,美國國會研究亞洲貿易和金融的專家莫瑞森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特朗普的目標是降低逆差,那是相對容易達成的,中國可以購買更多大豆、牛肉、天然氣和波音飛機。不過,特朗普對中國的知識產權問題也頗有微詞,備忘錄簽署後的第二天,美國貿易代表正式就知識產權問題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對中國的投訴。

正如莫瑞森所言,逆差問題並沒有那麼棘手。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首席財經評論員徐瑾也認為,並非逆差國一定吃虧,順差國一定佔便宜。諸多國際貿易的研究已經指出,美國貿易逆差幾乎是一種必然現象,這是各國不同經濟要素配置之下的合理性問題。難道問題的癥結還在知識產權問題上?

據悉,301調查歸結了中國在知識產權方面4項損害美國利益的行為。對此,中國外交部也已多次回應,「關於美方所指稱的強制性技術轉讓問題,中國沒有任何一部法律強制外國投資者轉讓技術。在具體的企業合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那也是企業之間的市場行為,完全沒有政府的干預」。

糾纏於知識產權的口水仗,就將最終演化成真金白銀的「貿易戰」了嗎?日經中文網26日發表文章《美國真正擔憂的是?》,分析了相關爭議遲遲無法平息的一個潛在背景。文章援引白宮高官的觀點稱,「美國真正擔憂的是《中國製造2025》」。

《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的重大戰略,將集中投資於人工智慧(AI)和大數據分析等尖端技術,到2025年推動國內製造業轉變為高附加值產業,還提出工業機器人和手機零部件等個別品類提升本國製造比率的目標。鑒於在自動駕駛技術等領域,中國將迅速追趕美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官員表示:「已無法允許向中國企業轉讓技術」。在美國將中國「侵犯」知識產權視為眼中釘的背後,存在圍繞新一代技術的霸權之爭

這類似於「中國威脅論」的一個新變種。而新加坡《聯合早報》中文網發布的《特朗普為何斬斷「兩通」聯姻》一文中,作者中國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張敬偉,將這種現象形容為「美國已經陷入極度恐華症」——從地緣政治恐華開始升格為貿易和資本恐華。文章針對特朗普叫停博通收購高通一案,認為在號稱市場自由的美國,特朗普「棒打鴛鴦」當「法海」,將市場主體的「自由戀愛」的「兩通」聯姻斬斷,實際是祭出國家安全這個神主牌奉行「美國優先」。而這正是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典型表現。

對於中美貿易糾紛的根源以及未來的走勢,社科院美國所經濟室助理研究員楊水清認為,美國擔憂「中國製造2025」戰略這一觀點有一定的合理性。一直以來,在中美貿易中,美國佔有比較優勢,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產品以中低端為主,美國則是出口高端產品,雙方互利共贏。伴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在高新科技方面開始迎頭趕上,中美在貿易中形成了一定的競爭關係

楊水清還指出,特朗普此次對中國產品徵稅,除了應對貿易中中美雙方實力對比的變化,還有一定的政治考量。在勝選後,特朗普造邊境牆、減稅等一系列舉動,均是為了兌現競選時的承諾,解決中美貿易逆差問題,同樣是為了回應選民的期待,為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打下基礎

GIF

海外版-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作者:吳正丹

本期編輯:張莎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韓國出口泡麵近3成被中國買走 韓媒:泡麵已成韓國美食
港澳這五年:法治奠定「一國兩制」規範基石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