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我做人清清白白的,所以隱私什麼的無所謂啦」

「我做人清清白白的,所以隱私什麼的無所謂啦」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微博:@lishuhang,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3月26日,李彥宏在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表示,「我想中國人可以更加開放,對隱私問題沒有那麼敏感,如果他們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很多情況下他們是願意的。」

為了避免斷章取義的指控,我必須指出,李彥宏在同一場合也說了,用數據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果數據會讓使用者受益,用戶也願意,就去做,這是基本原則。

只是這並不妨礙「中國人更願意用隱私換便利」這句話成為今日在科技圈中刷屏的金句,也在人們近兩年對百度各種所作所為的批判上新增了一筆。

但李彥宏說得明明沒錯呀。

「成為網紅,我們不收推廣費」

Deepfakes也許是人工智慧最詭異的一種應用。通過演算法,Deepfakes成功的做到了將某個人的頭部替換到色情視頻中女主角的身體上,並由此移花接木,做出明星的所謂「不雅視頻」。

Deepfakes最開始是在美國版貼吧 Reddit 上面流行,而此後就開始佔領全球最大也最知名的色情網站 PornHub ,以及動圖網站 Giphy。2月開始,Reddit 和 PornHub 都陸續停止在用戶提交和討論此類換頭的不雅視頻作品,希望阻止Deepfakes的流傳。

但是Deepfakes在中國卻受到不一樣的待遇,國內有公開的資料,知乎有詳細的過程討論;並且有人漢化了教學片,現在在B站都還找得到。

網友親昵地稱之為「照騙發車」和「閉門造車」。網路流行語當中把傳播不雅信息稱為「老司機開車」。而Deepfakes是在自己不提供任何原始材料,只利用已有視頻的基礎上移花接木,充滿智慧的國內網友由此給成語「閉門造車」提供了新的含義。

截至目前國內網路環境倒沒有多少成品出現,只是在進行純粹的技術討論。這也許是因為如果是真正的不雅視頻,早就被掃黃打非的鐵拳掃蕩了;但如果只是換個腦袋用於做其他事情,好像又不至於到需要法律追究的程度,PS誰沒見過?

Deepfakes 給 Reddit、Giphy等地帶來了不小的流量和關注。而本來就是色情網站的PornHub本應更加無所畏懼。到底是基於怎樣的理由,他們紛紛要撤下關於該技術的討論呢?

PornHub給出的理由主要是,該技術可能會被人惡意利用,來作為打擊報復的手段。PornHub把Deepfakes視頻和所謂「復仇車」(Revenge Porn)相提並論,後者是指分手之後,情侶中的一方(多半是男方)出於報復心理而上傳另一方(多半是女方)的裸照或視頻。這很顯然會給當事人造成創傷,而且在歐美法律下,也可能引致訴訟風險。

可能我們國家隊員名譽和隱私設備東西真的是一點都不看重甚至就連連紅在最近接受採訪的時候也說中國可能會更少的受到關於隱私侵犯之類的限制所以開發相關的應用會更簡單要知道在這些網站當中

但是在「伺服器開設於歐美」卻主要服務中國用戶的幾家「主流」的「發車」網站上,可沒有這麼多講究。

例如某網站的首頁,警示語寫著「請不要上傳未成年及血腥暴力內容」,但上面一句是:

「上傳有風險,注意保護隱私,你的影片可能會被其他人下載或轉發,成為網紅我們不負責任(當然也不收推廣費)!」

兒童色情和暴力內容,因為當地法律的規管,可能該網站不得不低頭。但對於其他事情,說輕描淡寫的提示都算抬舉,簡直是幸災樂禍。隱私?你自己保護不好,別怪我喲。

只有「謀財害命」,才能讓我們關注「隱私泄露」

Reddit等平台撤下Deepfakes的討論也不是主動為之,但歐美國家針對隱私侵犯問題,確實有著比中國更好的一個監督環境。

在此前Vice等媒體報道中指出,有人真的被Deepfakes的惡意利用陷害,包括明星們——根據統計,最受歡迎的被Deepfakes換臉的明星是艾瑪·沃特森——只能訴諸最早發布信息的平台,比如Reddit,而Reddit最開始對此是無動於衷的。所以,受害者又轉去投訴媒體。在媒體與引爆的輿論的共同壓力之下,Reddit等平台才做出了撤下信息的舉動。

這樣的故事和最近擾動資本市場的Facebook最大的一次信任危機,基本上是遵循了同樣的發展軌跡。正是因為包括英國第4頻道在內的全球媒體,鍥而不捨的對「劍橋分析公司」的不斷追問,扎克伯格和桑德伯格等高管才在沉默了19天之後,終於發現裝死並不能解決問題。

在中國,如果想要為保護自己的隱私出頭,而這一訴求又不牽涉到人身和財產傷害,那麼這樣的要求基本上不會得到大眾的關注和聲援。

我們如果想因為什麼事情可能下一個就輪到自己而群體聲援——哪怕只是在微博上點個贊——那麼前提條件只有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謀財害命」。要麼關係到了你的錢袋子,要麼把握住了你的命根子。

百度、頭條、滴滴以及其他平台收集你的大數據是早已有之。但是如果不是滴滴採取大數據殺熟的方式,真正的影響到了你每次進行消費所花的實際價錢;如果不是百度的醫療搜索指引到莆田系醫院,斷送了魏則西的生命,並且讓你聯想到自己的親人父母也有可能會受此損害,那麼這兩件事還能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嗎?

那麼既不謀財也不害命,單純的數據盜用和損害,我們對此的關注是怎樣的?

基本上就是,在看到火車站採用了能夠隨時識別人臉並比對的智能眼鏡,以及在深圳街頭的十字路口,出現人臉識別來判斷闖紅燈人員身份的大屏幕,我們都會對這樣的技術進步讚嘆不已。

更為諷刺的是,這邊廂在紅黃藍親子園出了事情之後,有很多家長急不可待地希望自己孩子的攝像頭被全世界看到,好讓人替他們在業餘時間看孩子,有沒有受到老師欺負;那邊廂90後女生又在控訴周鴻禕,說水滴直播讓很多公眾場合的監控攝像頭上網。

如果你最隱秘,最私密的不雅視頻上網了,不管是「復仇車」還是Deepfakes偽造,結果會怎樣呢?這可是最大、最深的隱私了啊。

不管當事人是否提出要刪除視頻的要求,事態都會不可挽回。預先得到消息的人們瘋狂傳播,搜索引擎忠誠地提示著「某某門女主角曝光某某門到底是怎麼回事」,比維基百科要靠譜。信息似乎永遠不會徹底消失。

早幾年前的三里屯優衣庫視頻,直到現在還因為名字朗朗上口而有人記得。更著名的是2008年那個成為中國網民集體記憶的,由藝人陳冠希送修的電腦開始的「艷照門」。

「艷照門」在某種程度上永久的改變了捲入其中的男女明星的命運。3月18日,陳冠希在上海參加某運動品牌活動,不料受訪到一半,就在鏡頭前被一名怒氣沖沖的男子推走,直播隨即中斷。官方理由是「為了保證現場安全」。

有人相信,如果不是因為艷照門主角的光環太顯眼,一個普通不過的商業活動,怎麼說也不應該受到如此特殊的「照顧」。

似乎名譽也好,隱私也好,在中國真的是特別容易被喪失掉的東西。人們渾然不知或者主動參與到窺探他人私有領域的刺激快感中,而且也不關心如果事情發生到他們自己身上又會怎樣。

俗話說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斜」,「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畢竟所有在旁邊觀看和窺視的群眾,做事都是乾乾淨淨清清白白,也許自己通訊錄一覽無餘,別人看了也沒什麼好看的呢。只要不損失錢,沒有人身威脅,隱私……算什麼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科技部公布164個獨角獸,資本和巨頭都在哪裡
如何發動群眾掙群眾的錢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