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紀曉嵐那麼仇視蒲松齡,隔著時空兩個不同時代的人有何過節?

為何紀曉嵐那麼仇視蒲松齡,隔著時空兩個不同時代的人有何過節?

清朝大學士紀曉嵐,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中寫道:亡兒汝佶以乾隆甲子生,幼頗聰慧,讀書未多,即能作八比。乙酉舉於鄉,始稍稍治詩古文……

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當時紀曉嵐伏案這這段話時心情是激蕩的悲憤的。亡兒汝佶是紀曉嵐的長子,看來紀汝佶是非常聰明的,書沒讀多少就能寫八股文了。如果再稍加培養肯定能成大器,為國家的棟樑之材。紀曉嵐本身就是個才子,才子再生出個才子的兒子,紀曉嵐肯定疼愛有加了。紀曉嵐四個兒子,長子紀汝佶最得紀曉嵐喜愛。但怎奈世事無常,紀汝佶聰穎雖聰穎但卻英年早逝。痛失愛子的紀曉嵐,其傷心程度可想而知!

那麼這個紀汝佶為何會英年早逝呢,到底是怎麼不幸去世的呢?這還要從紀曉嵐犯錯誤被貶謫到新疆說起。紀曉嵐被貶謫新疆到底又是怎麼回事呢?話說這個紀曉嵐的長女和兩淮鹽運使盧見曾的孫子盧蔭文結成連理,如此紀曉嵐跟盧見曾便有了些親戚關係。乾隆三十三年,兩淮鹽引案發,盧見曾因為收受了鹽商的巨額賄賂,而被逮捕了起來。這個紀曉嵐呢,因為事先走漏了風聲,讓盧見曾轉移了部分家產。所以皇帝龍顏大怒,乾隆氣急敗壞,到手的鴨子又讓它飛了,於是就把紀曉嵐流放烏魯木齊。

紀汝佶一直是在父親的庇護下成長的,這父親被趕到千里外的新疆去了,父親走後紀汝佶便一直悶悶不樂。每天去詩社之類的地方,和一群狐朋狗友飲酒作詩,以求解脫心中鬱悶。不久紀汝佶就喜歡上了公安和竟陵兩個流派的詩風。

公安和竟陵這兩個詩歌流派都比較追求自我追求率真,它們的根本思想和八股取士壓根兒沒有一點兒關係。要是紀曉嵐沒有去新疆,紀汝佶是不可能有機會接觸這兩個流派的,更不用說愛上了。迷上這兩個詩派後,紀汝佶就整日詩酒為樂也不思進取了。

後來紀曉嵐的得意門生朱子穎進京前來拜訪,紀曉嵐的夫人馬氏便把紀汝佶的情況告訴了他。他一聽便提出帶紀汝佶去山東散散心,離開京師那個傷心地或許能好一些。後來經過家人和朱子穎的一番勸說,紀汝佶也同意了就跟著朱子穎去了山東泰安朱子穎的居所。但到了山東以後,紀汝佶雖然不再耽情於公安、竟陵詩派了,但不知道何時從友人那裡弄了本《聊齋志異》的手抄本,一下就又被《聊齋志異》中深刻的思想高超的藝術手法和離奇的故事情節給吸引住了。沒錯,紀汝佶又掉進了《聊齋志異》的狐鬼傳說中不能自拔。

紀汝佶看到《聊齋志異》時還沒有公開刊行,紀汝佶是愛不釋手孜孜不倦,到了夜不寐食無味的程度。後來他還自己模仿著《聊齋志異》寫一些狐鬼之類的小故事。一時間,紀汝佶就成了蒲松齡的鐵杆兒粉,甚至到了為其肝腦塗地也不辭的地步。用其父親紀曉嵐的話講就是「沈淪不返,以訖於亡」。再後來便一命嗚呼死在了泰安,年僅25歲。

後來紀曉嵐得知愛子不幸殞命後,肯定悲傷的不得了。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中,說到:會余從軍西域,乃自從詩社才士游,遂誤從公安竟陵兩派入,後依朱子穎於泰安,見聊齋志異抄本,時是書尚未刻,又誤墮其窠臼,竟沈淪不返,以訖於亡故。紀曉嵐認定紀汝佶的死因就是因為看了《聊齋志異》所致,紀曉嵐認為蒲松齡的這本書是毒物,就跟大煙賭博一類的東西一樣,讓人著迷甚至讓人為之喪命。就這樣,蒲松齡死後九年才出生的紀曉嵐,蒲松齡甚至都比紀曉嵐的爺爺年齡還大呢,為此紀曉嵐恨上了蒲松齡。並且恨了一輩子,到死都耿耿於懷。

另外,蒲松齡之所以那麼貶斥蒲松齡還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蒲松齡一個出身寒微的草根文人,寫了本《聊齋志異》竟然能那麼火。而自己出身名門,科舉又有功名,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雖然藝術水平也不低,但和《聊齋志異》比起來還是差點事兒,紀曉嵐不服,或者說他有點嫉妒蒲松齡。再加上自己的兒子,不耽情於自己寫的大作,卻被一個鄉野見私塾先生胡編亂造的鬼狐故事給迷死了,真是豈有此理!失去兒子的悲痛,再加上自己和蒲松齡之間懸殊的社會地位,自己的作品卻趕不上蒲松齡的流行的那種嫉妒,最後紀曉嵐硬是把蒲松齡這位草根老前輩給恨了一輩子,甚至也會恨到地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貓爺晚八點 的精彩文章:

他寫了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專著,但貪圖享樂最後死於廁所

TAG:貓爺晚八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