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因愛美而承受的痛:當心跟骨骨刺!

因愛美而承受的痛:當心跟骨骨刺!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身體之重,承於足底。」足部作為人體每天活動量最多、承重最大的部分,總會不經意地遭受各種各樣的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從而引起疼痛。最近門診來了一位孔女士就因為足跟疼痛難忍,嚴重影響行走等功能活動找到了我。

經詢問的得知,孔女士是一名都市白領,平時比較愛美,上下班都喜歡穿高跟鞋,以保持優雅得體的外形。雖然足底常常感覺不適,但為了美麗的外形和工作需求,就長期忍受了下來。

一周前,她感覺右側足跟部疼痛難忍,自行局部貼止痛膏和在外院行封閉治療都未見明顯效果,現在別說是高跟鞋,就算是平地鞋她也只能踮起腳尖在家人的攙扶下行走,還形容說每行走一步就如同刺扎進肉里的感覺。

查體發現,右足跟局部稍有腫脹,壓痛明顯。拍足部X片顯示:右跟骨結節下緣及後緣棘狀骨質增生。根據她的癥狀、體征及相關檢查,我確診是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的發病原因

跟骨骨刺是由於足底筋膜在跟骨的附著處過度牽拉骨膜所致,過度牽拉導致足底筋膜炎,從而引起足底筋膜內緣的疼痛。常見原因如下:

(1)跟骨骨骺炎:本症只發生於跟骨骨骺出現到閉合這段時間內,跟骨第二骨化中心從6~7歲出現,13~14歲逐漸閉合,所以本病多發生在少年發育生長期。

(2)跟腱止點滑囊炎:主要因穿鞋摩擦所致,尤其是女性經常穿高跟鞋,鞋的後面與跟骨結節之間反覆摩擦,導致跟骨結節處滑囊發生慢性無菌性炎症,使滑囊增大,囊壁增厚,發生本病。

(3)跟骨下脂肪墊炎:一般患者有外傷史,多因走路時不小心,足跟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弄傷,引起跟骨負重點下方脂肪組織損傷,局部充血、水腫、增生。

(4)跖筋膜炎:本病因長期的職業關係站立在硬地面工作,或因扁平足,使距腱膜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在其起點處因反覆牽拉發生充血、滲出,日久則骨質增生,形成骨刺。

(5)腎虛性跟痛症:年老體弱或久病卧床,腎氣虛衰,則骨萎筋弛,現代醫學認為久病卧床,足跟部因不經常負重而發生退行性變,皮膚變薄,跟下脂肪墊部分萎縮,骨骼發生脫鈣變化而致。

小針刀解除疼痛療效佳

跟骨骨刺的疼痛,多是因為腳後跟長骨刺引起滑囊無菌性炎症造成的。長了骨刺並不一定要開刀才能治好腳痛,只要防止骨刺周圍的滑囊發炎就能減輕腳痛。臨床常用的方法是口服非類固醇抗炎葯、針刀、中藥、針灸、按摩、理療等。根據十多年的臨床經驗,我採用小針刀治療一次後,孔女士的疼痛明顯減輕。具體方法如下:

患者俯卧,踝關節前墊一枕頭,足跟朝上,將足放穩,常規消毒,在壓痛點最明顯處進針刀,刀口線和縱軸平行,針體和足跟底的後平面呈60度角,按小針刀進針四步規程:定點、定向、加壓分離、刺入,深度達骨刺尖部,作橫行切開剝離,三四下即可出針。

切開剝離的位置一定要在骨刺尖部,並將尖銳的頂部削平,但不必將骨刺過多削掉,一般1次即痊癒,如未治癒,有餘痛,5天後再作1次,最多不超過3次。

專家有話說

「肉中刺」的感覺是極為痛苦的,為了避免跟骨骨刺的產生,廣東省名中醫、脊柱康復專家、廣東省第二中醫醫院范德輝教授建議大家平時可以做好以下幾點預防保健:

(1)選擇合適的鞋子:對年輕人來說應盡量少穿或不穿鞋跟過高的鞋子,因為高跟鞋增加了足的負擔,使足底的跖腱膜趨於緊張,張力升高容易誘發或促使骨刺的產生;對於中老年人應選擇軟底寬鬆的鞋子減少足底與鞋子的磨擦。

(2)減少以足為主的劇烈運動:以足為主的劇烈運動,如跳跑等是誘發足跟疼痛的因素。因此不經常運動者或從事較劇烈的活動者運動要循序漸進,運動前後要進行拉伸活動。

(3)常做足的跖屈運動:跖屈是將足趾向足底方向活動,使足背皮膚緊張和足底部筋膜放鬆。足跖屈時可使跖腱膜放鬆,張力減小,可以緩解「骨刺」對周圍組織的刺激和損傷,有利於無菌性炎症地消退從而預防和減輕疼痛。

(4)飲食注意補鈣:研究發現足跟骨刺的發生與體內缺鈣有一定關係,補鈣有利於癥狀緩解。含鈣豐富的食物歸納起來有以下這麼幾類:牛奶及牛奶製品;豆及豆製品;蝦皮,蝦米,海魚,魚骨粉,蛋黃等。魚頭豆腐湯,海帶,黑木耳,黑芝麻等。

(5)節制飲食,控制體重:臨床發現肥胖患者自身的體重加重了足底的負擔,足底的磨損與傷害也就更大。均衡飲食、保持體重是防止足底骨質增生的重要環節。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及時聯繫本人以便及時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范德輝脊柱養生 的精彩文章:

天氣潮濕怎麼辦?喝下去!動起來!

TAG:范德輝脊柱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