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美麗「凍」人——膝關節不能承受之重

美麗「凍」人——膝關節不能承受之重

現今在街頭,不乏見到這樣的流行元素。美麗戰嚴寒

溫度不是事兒

病例說明

看到這些美麗的膝蓋秀,讓小編想起前些天在門診遇到的一個患者:

一位年紀輕輕二十左右的女性,因為膝關節疼痛來就診,沒有明顯的外傷原因,近一個月來覺得膝蓋活動時有輕微的疼痛,做了相關檢查沒有發現明顯異常。

患者:大夫,我這是什麼問題啊?

馬醫生:目前看來沒有太大問題,平時膝蓋注意保暖、注意膝蓋別太負重。

患者:大夫,我這不是老寒腿了吧?到底什麼原因我這麼年輕就膝蓋疼了?日常生活中我需要注意什麼?

現在請北京按摩醫院腰痹病科馬福長醫生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我們對膝關節疾病常見的幾個誤區:

誤區

誤區一:膝關節疾病是老年人才會得病

日常生活中,多數膝關節疼痛並不是由外傷所引起。

主要原因:膝關節長時間受涼和巨大的溫差是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原因之一。尤其在季節變化,冷暖交替之際,大多數年輕人為了追求美感而忽視保暖,低溫或巨大的溫差會導致肌肉和血管收縮,引起膝關節疼痛。

應急方法: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儘可能地保暖;其次就是降低運動量,讓關節得到休息。

誤區

誤區二:.經常爬山可以防止膝關節的退化

首先來了解下膝關節的解剖學結構關鍵詞

關鍵詞:脂肪墊

脂肪墊充填於膝關節前部的間隙,有加強關節穩定和減少摩擦的作用。

脂肪墊勞損的發病原因可能是由於外傷或者是長期摩擦引起脂肪墊充血、肥厚並發生炎症,與髕韌帶發生粘連,從而使膝關節活動受限。

常見人群:經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運動較頻繁的30歲以上人群。

癥狀:患者會覺得膝關節疼痛,完全伸直時疼痛加重,但關節活動並不受到限制。勞累後癥狀明顯。

關鍵詞:半月板

半月板是2個月牙形的纖維軟骨,位於脛骨平台內側和外側的關節面。其橫斷面呈三角形。作用是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

半月板損傷是運動員的一種常見損傷,在下肢負重,足部固定,膝關節微屈時,如果突然過度內旋伸膝或外旋伸膝 (例如排球運動中,隊員在防守時突然轉身魚躍救球的動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

常見人群:運動員或是喜好運動的人群。

癥狀:半月板損傷會有明顯的膝部撕裂感,隨即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走路跛行。關節表現出腫脹和滑落感,並且在關節活動時有彈響。

關鍵詞:滑膜

膝關節滑膜是組成膝關節的主要結構之一。滑膜細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關節軟骨面的滑潤,增加關節活動範圍。

由於外傷或過度勞損等因素損傷滑膜,會產生大量積液,使關節內壓力增高,如不及時消除,則很容易引起關節粘連,影響正常活動。

常見人群:運動員或是喜好運動的人群。

癥狀:患者會感覺膝關節疼痛、腫脹、壓痛,滑膜有摩擦發澀的聲響。疼痛最明顯的特點是當膝關節主動極度伸直時,特別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運動時,髕骨下部疼痛會加劇,被動極度屈曲時疼痛也明顯加重。

誤區

誤區三:膝蓋的問題膝蓋找

人體的關節都具有聯動效應,因此膝關節的問題就不單單是膝關節的問題了。其上有腰椎、其下有踝關節

膝關節微屈時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如果此時突然受到外力導致外翻或內翻,則有可能引起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臨床上內側副韌帶損傷占絕大多數。以這種損傷為例,患者會有明確的外傷史,膝關節內側疼痛、壓痛,小腿被動外展時疼痛加劇,膝內側有腫脹,幾天後會出現瘀斑。膝關節活動會受到限制。

關鍵詞:腰椎疾病

腰椎病變如果影響到股神經和坐骨神經就會引起下肢的癥狀。這些癥狀包括疼痛、肌肉萎縮、酸脹感、發涼、麻木、怕冷、沉重和疲勞感。股神經來自上腰椎,支配到膝關節的內側和下肢的前面,股神經所經之處的組織發生病變均可引起膝關節疼痛。

從臨床經驗來看,由於上部腰椎病變累及股神經而引起的膝關節疼痛等癥狀屢見不鮮,大部分膝關節疼痛患者均可在腰骶部、臀部外側 (闊筋膜張肌、臀大肌、臀小肌)髖部的和腹股溝 (內收肌群)處查到明顯的壓痛點,部分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也存在膝關節疼痛、酸脹等癥狀,當腰椎間盤突出治癒後,膝關節疼痛癥狀也會不治而愈。

關鍵詞:踝關節疾病

膝關節和踝關節是承重的主要關節,因此超重負荷、踝關節扭傷都會使膝關節負荷加大,增加關節損耗。這是導致膝骨關節病的主要原因。膝關節會腫脹而疼痛,有時活動關節會有摩擦音,甚至膝部可能出現內翻畸形並伴有內側疼痛。

治療根據關節蛻變情況選擇是否行關節置換的治療,目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關節置換治療是國際上較成熟的治療方式。

如果您有以上疼痛特點,

要儘快請醫生明確診斷,

以免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北京按摩醫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養生文化:奇經八脈是大葯,一治就治一大片
南懷瑾老師:千萬注意!脊髓千萬不要隨便抽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