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首例虎鯨殺嬰事件:同謀竟然是其46歲的母親

首例虎鯨殺嬰事件:同謀竟然是其46歲的母親

北京時間3月3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科學家披露了一起虎鯨謀殺案,而罪犯的同謀竟然是其46歲的母親。在加拿大西部溫哥華島附近海域,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虎鯨追逐。附近虎鯨實驗室(OrcaLab)的研究人員觀察到,一頭雄性虎鯨和它的母親追逐並劫持了一頭虎鯨幼崽,時間將近3個小時,並最終將其溺死。

加拿大西部溫哥華島附近海域出現了一場激烈的虎鯨追逐,研究人員對其進行了長達5個小時的追蹤觀察。

目睹這場殺嬰事件的海洋生物學家稱,這是「第一次有記錄的虎鯨殺嬰行為」,而且是除人類之外「唯一由成年雄性與其母親合作殺嬰的案例」。相關研究的結果發表在3月20日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在類似警方報告的論文中,研究人員描述了這場可怕事件的經過,並分析了事件發生的原因。

「案情」經過

2016年12月的一個早晨,虎鯨實驗室的海洋生物學家通過水下收音器發現了一些奇怪的虎鯨叫聲,似乎預示著什麼。由三名科學家組成的小組展開了調查。

研究人員開船來到叫聲的來源處,發現三頭虎鯨(年齡分別是2歲、3歲和13歲)正在以接近17公里的時速游向附近的家族成員。其中一頭較年幼的虎鯨已經受傷,血液從尾葉上的傷口往下流,還可以看到它身上有許多新鮮的牙齒印。在三頭虎鯨身後,一頭成年雄性虎鯨(約32歲)和它的母親(約46歲)正緊追不捨。

三頭虎鯨很快與家族的其他成員匯合,其中有它們的母親,一頭28歲的雌性虎鯨,還有它的另外幾個孩子,包括一頭剛出生不久的虎鯨幼崽。這一家虎鯨開始一起向西遊去。然而,窮追不捨的虎鯨母子很快就追上了它們。

「我們觀察到猛烈拍打海水等反常舉動,似乎是在進行一場捕食,」研究者寫道。這些虎鯨在海面上鑽來鑽去,混雜著鮮血的海水四處飛濺。幾分鐘之後,可以清楚地看到那頭剛出生的幼崽沒有和母親一起浮出水面。

研究人員很快就發現那頭成年雄性虎鯨遊動時嘴裡就叼著虎鯨幼崽。「可以看到它的嘴裡叼著新生幼鯨的尾葉,而幼鯨的身體整個垂在它的下顎下方,」研究人員寫道。

被奪走幼崽的虎鯨母親拚命地追趕雄性攻擊者,而後者身上也有了剛被咬到、正在流血的傷口。忽然間,雄性虎鯨的母親也加入了這場爭鬥,46歲的它把自己擋在28歲的虎鯨母親身前,阻止它的追趕。

資料圖

最終,成年雄性虎鯨和它的母親在劫持了新生幼鯨3個多小時之後,終於帶著它潛入深水,將其溺死。

為什麼要殺死幼鯨?

研究人員指出,儘管殺嬰行為在自然界中很少被觀察到,但靈長類、食肉目、嚙齒類和海豚等動物都會時不時出現這種行為。在一些較大的社會性動物群體(特別是雄性較少、雌性較多的群體)中,有時會出現年幼動物被母親以外的其他雌性殺死的現象,這可能是雌性為了增加自己生育後代的概率。不過,最為常見,而且記錄最多的是雄性動物的殺嬰行為,尤其是在哺乳動物和智力較高的動物群體中。

目前科學家還沒有完全弄清楚動物殺嬰行為背後的動機,但最廣為接受的一個理論認為,雄性動物殺死雌性後代的目的是為了使其停止哺育行為,從而可以更快地再次交配。換句話說,這些「罪行」都是性驅動的。

「在這些例子中,殺嬰不僅是為了創造交配機會,而且能將雄性競爭對手的後代從基因庫中去除,」研究人員寫道。這一假說或許能解釋成年雄性虎鯨在該事件中的動機,但為什麼它的母親也參與其中?虎鯨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表示,成年雄性虎鯨與母親一起活動併合作捕食的現象並不罕見,特別是在母親超出了生育年齡的情況下。

「過了生育期的雌性虎鯨可以通過分享生態知識和獵物來增加成年兒子的存活率,」研究者寫道。這頭46歲的虎鯨母親之所以這麼做,或許是為了讓兒子能與失去幼崽的雌性虎鯨成功交配,從而將自己的基因也傳遞下去。對於這起虎鯨殺嬰案的其他細節——包括被殺幼鯨的父系血統等——還在調查之中。

Science科學創建者shkoh chao:國家計算機高級工程師,業餘天文學家和科普工作者。新浪微博認證博主,今日頭條認證科普作者,頭條問答簽約作者,騰訊企鵝科普達人,UC頭條認證科普作者,鳳凰新聞科技頻道科普作者。每天多篇前沿科學科技資訊讓你掌握一手科學信息。多篇科學探索文章,擴充你的腦容量,讓你成為大神般的十萬個為什麼的解密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科學探索 的精彩文章:

流言揭秘:減少25%卡路里攝入將延年益壽?有可能適得其反!

TAG:Science科學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