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度適配劉海全面屏 OPPO R15上手評測

深度適配劉海全面屏 OPPO R15上手評測

OPPO R15革新之作——OPPO R15

【PChome手機頻道深度評測】OPPO在本周一召開了春季新品媒體溝通會,正式發布了OPPO R15。關注OPPO R15的朋友應該知道,OPPO上一代產品還是OPPO R11s,這次直接跳過了R12、R13以及R14,撇開R13和R14本身數字不太吉利之外,OPPO R15本身就有這革新的意義在裡面。

OPPO R15共有兩種版本,一種是普通版,一種是夢境版,兩者除了在外觀配色上有所不同之外,在處理器、攝像頭以及諸多硬體方面都有所差異,小編這次拿到的評測機是OPPO R15普通版,也是比較大眾、比較便宜的版本。

OPPO R15採用了全新的外觀設計,改用玻璃後殼,而非此前的金屬材質機身。國際知名大師操刀設計,小編手中的星空紫還採用了漸變色。正面異形全面屏設計,背部指紋識別,普通版處理器首發了聯發科Helio P60,夢境版的為高通驍龍660平台。接下來我們就來評測一下OPPO R15星空紫,看看它的表現如何。

色彩大師操刀 漸變色深邃神秘

如果你拿到OPPO R15肯定會驚艷它的機身配色,不論是傳統的白色還是漸變的星空紫,這主要是因為這次OPPO R15的四種配色均是由色彩大師Karim Rashid和OPPO聯合打造,不論是顏色的選取還是色彩的把控都能給用戶很大的衝擊。

小編手中的評測機是OPPO R15星空紫,這款配色採用了漸變色後殼設計,從上至下,可以呈現出由黑到紫色的漸變效果,非常有層次感,給人一種神秘、未知的感覺,讓OPPO R15有一種超越自然的美感。

這次OPPO R15採用了雙玻璃的設計形式,同時前後面板均採用了第五代大猩猩玻璃材質,不論從手溫和的手感上還是耐用性上都表現的不錯。

在手機正面,OPPO R15採用了異形全面屏設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劉海全面屏設計,屏幕尺寸為6.28英寸,解析度為2280x1080像素,屏佔比高達90%,可視面比上一代R11s增加了4.35%;屏幕上部採用了異形屏激光切割工藝和圓角設計,左右使用了點膠工藝,邊框窄至1.78mm,而在下部則使用了先進的COF技術,下巴只有5mm。所以OPPO R15的屏佔比可以做到90%,可視面也更大。

OPPO R15在數據介面上依舊是micro USB介面,並沒有如願的讓我們看到Type-C介面,而在機身底部,OPPO R15保留3.5mm耳機孔,在這方面還是符合大眾需求的。

OPPO R15前後為玻璃材質,而中框則採用了高強度的鋁合金金屬材質,音量控制鍵位於手機左側,電源控制鍵和卡槽在手機右側。

機身背部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漸變機身,玻璃材質,顏色由黑色向紫色過渡,由Karim大師操刀調配。

OPPO R15後置了橫向雙攝像頭,向外凸起,中間為橢圓形的指紋識別區域,OPPO R15並沒有捨棄它,而是將他很好的保留的下來。

Android 8.1.0加持 有溫度的系統功能

在系統方面,OPPO R15搭載了基於Android 8.1.0的ColorOS 5.0系統。如果給這個系統下一個定義的話,就是「有溫度的設計」。

那麼有溫度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呢?首先就是圖標和UI的設計,ColorOS 5.0的圖標和UI在風格上與上一代變動並不大, 依舊以簡潔、輕快為主,色彩則以暖色調、有光感對ColorOS 5.0進行了色彩重繪,一眼看上非常的舒服,暖暖的感覺。

在ColorOS 5.0中OPPO還新增了AI智能助手功能,操作上也非常的簡單,只需要在主界面上向左滑動,即可進入AI生活助手功能。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天氣、運動統計、快遞以及行程等信息。

同時,ColorOS 5.0還提供了智能識屏和智能及翻譯功能,比如說長按文章,分析文本內容;或者通過攝像頭和麥克風獲取一段英文單詞,從而快速的進行翻譯等等。雖然這些都不是什麼新奇的功能,但是確實手機中比較實用的小功能,可以大大的方便用戶使用。

由於OPPO R15採用了異形全面屏設計,為了達到良好的屏佔比,OPPO R15也取消的實體Home鍵設計,這樣就需要用虛擬按鍵和手勢來支持。在OPPO R15中,共提供了兩種導航鍵設置,分別虛擬導航,這點就是我們常見的三角、圓圈和方塊的形式;而另一種就是上滑手勢操作了,在這部分OPPO R15提供了四種使用習慣,均為從底部上滑,滿足不同的用戶需求。在這部分,我們還可以主動隱藏手勢指示條,也就是底部的小橫杆,從而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

對於異性全面屏來說,應用適配是一個難題,針對這一痛點,OPPO特別制定一套統一的APP規範,目前已經完成對預裝APP以及TOP300 APP的適配工作,足以滿足90%用戶的使用需求,而這項適配工作還在持續下去。也就是說我們常用的APP絕大部分都可以適配OPPO R15的異形全面屏。

而在橫屏操作的時候,OPPO R15還設計了全屏多任務操作,利用了異形屏的兩個「小耳朵」,讓其分別成為畫中畫應用的快速開啟入口以及常用操作快捷鍵,用戶在橫屏娛樂時,可以在不受影響的同時快速實現微信回復等操作。充分利用了屏幕兩邊的屏幕空間。

要想使用的流暢,除了系統硬體配置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OPPO R15星空紫中搭載了聯發科Helio P60處理器。Helio P60剛剛發布沒多久,採用了先進的12nm工藝製程,八核心,4個A73大核和4個A53小核,最高主頻為2.0GHz,GPU為Mali-G72 MP3,頻率為800MHz。這款處理器在性能上較P23提升70%,功耗上降低25%,和夢境版的驍龍660不分伯仲。

OPPO R15在安兔兔中跑分為138440分,在同類產品中也十分優秀。充分說明聯發科Helio P60的性能還是很強大的。

續航上,OPPO R15可以連續運行將近10個小時,同時配備了20W快充功能,不用擔心續航功能。

在遊戲方面,繼《王者榮耀》之後,OPPO這次對手游吃雞遊戲《全軍出擊》、《刺激戰場》進行深度優化,極大程度的減少了掉幀情況,流暢性大幅提升,從而提升遊戲體驗。

索尼定製感測器 智能AI場景識別

拍照和自拍功能一直都是OPPO手機的強項,這次OPPO R15也不例外。

在後置攝像頭上,OPPO繼IMX398後,OPPO再次與Sony聯合研發IMX519感測器,相比IMX398,索尼IMX519在延續1600萬高清像素以及f/1.7大光圈的同時,單個像素麵積由1.12提升至1.22,提升8.9%,感光面積更大,暗光拍攝更明亮;同時照片採樣率由30幀提升至60幀,動態拍照更快,不易糊片。在普通版中,後置雙攝的另一顆攝像頭為500萬像素。

在OPPO R15中還將智能場景識別進行升級到了2.0,增加至16種標籤以及120種場景檢測,讓AI智能識別拍攝場景和物體,並以標籤形式實時顯示在屏幕上,比如室內+人像、戶外+風景、餐廳+美食等等,對支持的場景智能匹配最佳的優化方案,你只需要按下快門,每一拍都是最美的。

從小編拍到的樣張中看,OPPO R15的後置攝像頭可以說十分出色。在白天光線充足的環境中,OPPO R15對於環境光的還原十分的準確,尤其色彩和白平衡方面,基本上沒有什麼偏差;而在夜拍方面, OPPO R15的表現也頗為喜人,基本上在保證亮度的同時沒有出現什麼噪點,畫質十分的清晰,沒有什麼塗抹感,這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在前置攝像頭上,OPPO R15採用了2000萬像素的超大攝像頭,同時首創像素級別的3-HDR實時分級曝光技術,它在RGBG一個像素中,各個子像素間採用不同曝光,實現硬體實時HDR,加上更優的軟體成像優化,讓R15逆光強光自拍也更清晰。

在這次的OPPO R15中,OPPO將AI深度融入到拍照當中,R15將面部特徵點由254個提升至296個,得以更加精確的識別五官特徵。同時還新增針對瞳孔的識別和美顏功能。同時,R15還實現了800萬中美顏方案,不同的人群都能智能匹配適合自己的美顏方案。

雖然自拍效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小編覺得效果還是不錯,相信喜歡自拍的妹子都會愛上OPPO R15的自拍和美顏功能。

3000價位競品眾多 OPPO R15優勢明顯

OPPO R15不論從外觀設計上、硬體配置或者系統功能上看都是一款相當優秀的機型,2999元的價位用戶也不是很貴。當然,在這個價位中它的競品也不少。

遠的不說,就說最近剛剛發布的vivo X21就是它的直接競爭對手,小編簡單了列舉了2500-3500價位中的三款機型的主要配置,大抵可以說是旗鼓相當。

OPPO R15在屏幕、後置雙攝方案、前置美顏方案以及機身配色上都較為突出,P60與660也是不分伯仲,綜合性價比來看,OPPO R15還是十分值得入手的。當然,另外的vivo X21和榮耀V10在各個方面也都表現優秀。不過,如果你是自拍黨,而且追求時尚的話,漸變色的OPPO R15可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目前這款機型還沒有正式發售,OPPO會在3月31日晚上具備OPPO盛典同時正式發布這款機型,同時在4月1日正式開賣。現已可以0元預購,第一時間拿到這款機型。

官方預約地址:https://hd.oppo.com/2018/R15/index.html?utm_source=shixiaopinzhuan&utm_medium=sxpzpc&utm_campaign=dahaibao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Chome電腦之家 的精彩文章:

除了櫻桃軸還知道哪些牛哄哄的軸體?
滿足挖礦吃雞玩家AMD加大GPU核心產能

TAG:PChome電腦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