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跳槽時,如何與現東家和平分手?

跳槽時,如何與現東家和平分手?

在職場人心躁動的「金三銀四」,城市寫字樓間流動的空氣似乎都有了一絲劍拔弩張的味道。跳槽作為每個人職業選擇中的重要轉折點,本身並無可厚非,但人畢竟是有情感的血肉之軀,當「離職」這句話說出口之後,你和現領導、同事間的關係會難以逆轉地發生微妙變化。

如何正確地談離職,才能與上家公司和平分手,而非互相傷害?如何在跳槽時向面試官提及上一家公司?如何在跳槽後與前東家相處?這些看似老生常談的問題,即便是有多年工作經驗的人,也仍然可能為其所困。今天,100offer 想送你一些更優雅的離職姿勢水平。

一、跳槽前,如何優雅地展開離職談話?

我們這裡討論的離職談話技巧,有兩個適用前提:一是你作為員工主動離職,被勸退離職是另外一回事;二是你是真的下定了離職的決心,而非希望借辭職之名「要挾」你的老闆,獲得漲薪之實。

1、「艱難的談話」:離職面談都會聊些什麼?

一旦你提出離職,直接和你進行離職面談的人,至少會包含你的直屬領導和負責離職業務的 HR,中等以上職級的員工也可能和直屬領導的領導溝通,視不同的公司人事流程而定。

對於你的領導和 HR 而言,離職談話目的在於:

1)期望從員工身上得到最真實的離職原因,幫助反思自己的團隊管理和業務能力;

2)80 - 90% 的情況下,由於背負了離職率的考核指標,他們會嘗試是否有挽留你的餘地,甚至提出 counter offer。

而你的目標就更顯而易見:

1)傳達出你的離職決定是有理有據,而非一時衝動;

2)說服你的離職審批方儘快推動流程,不影響你未來公司的背景調查和入職。

因此,在離職談判展開前,你至少要為以下問題準備好自己的答案。

然而員工和領導、HR 就離職的訴求,天然地存在不可調和的差異。因此,為了「和平分手」,你幾乎不可能按照內心的最真實想法來回答這些問題。下面我們就以最容易埋雷的「離職理由」問題為例,梳理離職談判的技巧。

2、如何向現老闆提離職理由?

離職理由要抓住三個重點:讓你的上司難以回絕;盡量給他留下你正面的個人口碑;儘可能基於你的客觀真實情況,切忌隨意編造。

首先,舉一些你的領導在中短期內難以改變現狀,或難以回絕的理由。尤其是提出基於你的崗位、團隊架構或公司業務,一定無法突破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不建議用「對薪資不滿」作理由。因為領導往往會問你的期望薪資,基層員工卻很難拿捏得准,什麼樣的漲薪幅度才是突破公司薪酬制度的水平。一旦你提的漲薪要求是能爭取到的,上司真的有可能為了控制離職率 KPI 而滿足你,導致你騎虎難下;即便你給出一個比你領導還要高的薪資,成功讓對方知難而退,也會給你個人形象帶來不利影響。

其次,無論之前有多少不愉快,離職時不要發牢騷。就算老闆看上去禮賢下士、循循善誘,也請忍住對公司的批評和不滿,多提個人客觀原因,有助於保留背景調查時你的名聲。

你可以不談離職的真正主要原因,但請不要編造虛構。因為在互聯網這個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圈子裡,你未來很可能要在職場上一次又一次地圓謊。

1)現有的公司規模無法滿足的條件。

比如「我希望去業務更穩定一些的大公司積累經驗。」

2)個人職業規劃,行業或者崗位類型的轉換。

比如「公司是做傳統軟體的,我想去智能硬體行業」,並且給出你對行業趨勢的思考,表達出自己對換行業有意願和儲備;又比如「我現在做的是前端,但我想轉型移動端的產品運營」等。

不過,如果你的理由是換崗轉型,要先調研清楚現公司是否有你想去的崗位空缺,是否可能內部轉崗;如果你已經想好了無論如何不願意留在現公司,那麼「換崗」的理由也要慎用,否則也會面臨 HR 用內部轉崗機會挽留你的尷尬。

3) 個人家庭/生活習慣/價值取向。

比如「我想換個城市發展,照顧家裡人。」

4) 最後請堅持說好話。

比如「感謝公司的培養,但我確實想去一個新的環境鍛煉。」

3、離職談判宜忌

100offer 從以往的候選人離職培訓經驗中,概括出了以下幾張職場老司機必備的「離職談判宜忌簽」,歡迎手動保存。

二、跳槽時,如何在面試中回答「為什麼從上家公司離職?」

你好不容易跨過了離職談判這道關,偏偏在跳槽面試中,離職理由的問題仍然「陰魂不散」。

如何避免二次糾結?我們同樣要先理解面試官問這個問題的動機。

HR 希望通過候選人的離職原因獲得三方面的信息:

1)對比兩家公司,判斷你的離職原因是否在新公司也有,避免再次流失人才;

2)判斷你的求職訴求和勝任力,考察你與新崗位的匹配度;

3)判斷你的忠誠度和穩定性,是不是習慣性跳槽。

同時,你作為候選人,回答問題的目的也變成了「讓新公司感覺我與他們很匹配,順利通過面試」。因此,在面試中提及離職原因,需要慎重準備。

那麼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比起程序員們熟悉的技術面(對應其它類型崗位的直屬領導專業面),HR 面試的提問方式更迂迴,重點關注你的離職原因、求職動機和薪資期望三者的綜合。所以,沒有萬金油和完美答案,只有相對最匹配的答案。面試者一定要判斷清楚HR 的提問目的,和你自己的求職訴求,尋求二者交集,並且提前做準備,避免在回答時前後邏輯矛盾。

你需要在面試前做好調研,了解公司的團隊氛圍、技術實力,找到公司的「賣點」,從中尋找你現有公司欠缺的因素,作為你的離職原因重點闡述。既能讓 HR 充分理解你的離職原因,也會給你的匹配度加分。

從崗位、公司和職業困境等客觀角度做評價,讓 HR 感受到你的離職決心是真誠堅決的。

但要注意做好鋪墊。你要為自己當初進入這家公司的選擇負責,切忌在表達上自相矛盾,否則 HR 可能會想:你上次跳槽是因為對公司看走了眼,萬一你對我們公司還是判斷不準,怎麼辦?

比如,針對「技術瓶頸」,可以展開來這麼說:我在這家公司收穫了哪些成長,到目前為止,我處在團隊技術的中上階段。但可能是因為我本身學習進步得比較快,或者是公司業務發展不盡如人意,我想再往上提升,團隊給不到這麼高的位置,公司里其它部門也沒有可去的地方。所以,我想來貴司,尋找我可以發揮的空間。

(當然,前提是你已經預判清楚了,新公司能夠給到你原公司給不了的職級或崗位。)

離職理由缺乏力度,或者過於主觀。容易給人「習慣性跳槽」的印象。

比如:我不看好公司的發展;我在公司呆的時間差不多了,想換個環境看看。

三、跳槽後,如何與前東家相處?

你拿到了 offer,入職了新公司,和前東家的故事也暫告一段落。但很多人可能會忽視這一點:你在前領導和同事間的口碑、人脈,在離職後同樣也需要經營。

如何在跳槽之後與前東家和平共處?

一方面 ,儘可能與熟悉的同事保持聯絡。前同事和領導是重要的職場人脈,他們比一般朋友更理解你的職場處境,不僅能互相交流解惑,還可能給你推薦合適的工作機會,甚至成為你的客戶、合作夥伴和新同事。

另一方面,不要向現公司同事反覆提起「當年」,更不要抱怨舊公司的問題。

100offer 見到過一些妥善處理了離職問題的候選人案例,他們和前東家和平相處,在之後的職場發展中也因此獲益。

比如一位在北京的技術經理黃庭,去年下半年他從某家樂視系公司辭職,經歷了一次不太愉快的跳槽,又在試用期離職。通過樂視另一部門的經理推薦,進入了現在的這家公司,就連總監也是他的前總監。

作為一個不太擅長和陌生人溝通的程序員,黃庭有些不好意思地承認:「我的技術實力和工作態度,面試中一時半會很難展現出來,跳槽的面試通過率不高。」前同事更了解他,也可以為他的入職做背書。

然而比起黃庭,也有不少候選人在離職後的故事堪稱反面教材。

其中有一位 Android 工程師小林女士,由於在離職時負面情緒較重,走得較急,工作交接上留下了爛攤子,加上一些日常工作的矛盾,她在前同事之間的口碑不太好。

小林在 100offer 平台看機會時,某家教育領域獨角獸公司向她發出了邀請,HR 和直屬領導面試也都順利過關。然而,這家公司內有一位她的前同事,HR 向這位同事隨口問起小林時,遭到了前同事的負面評價,甚至表示不願意和她再次共事。最後,這份原本即將發出的 offer 也因此被 HR 撤銷。

100offer說

「好聚好散」是一門藝術,這也意味著,永遠沒有完美的「分手」。

在人際關係和業務發展快速變動的互聯網行業,的確沒有可以照本宣科的標準離職模板。但 100offer 認為,如果你能把握好「離職前、跳槽面試中和跳槽後」三個不同場景下自己和僱主的核心目的,並結合具體情境,準備好最匹配對方訴求的答案,一定可以大大地降低跳槽對你的個人損耗,向「離職藝術家」的稱號又邁近了一步。

(感謝 100offer 人才顧問 Summer 為本文提供的專業建議。為保護候選人隱私,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100offer 是誰 ?

100offer 嚴格篩選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公司,打造了一個優秀人才和公司的平台,致力於幫最好的人才發現更好的工作機會。使用 100offer ,互聯網人可在一周內收到來自中國、美國、新加坡等數千家優質企業的工作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00offer 的精彩文章:

我們接觸了 20+位年薪百萬的技術人,得出了以下結論…
面試時如何展現自己的軟技能?

TAG:100off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