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麻生必須走人究竟觸動了日本民眾哪根筋

麻生必須走人究竟觸動了日本民眾哪根筋

哪個閣僚,會在森友學園醜聞掀起的狂風巨浪中第一個倒下?最近,日本各大媒體的民調都顯示,已經有超過半數的民眾認為日本副首相、財務大臣麻生太郎應該為此引咎辭職。

「財務省篡改森友學園報告的醜聞剛剛曝出時,麻生就應該辭職,而且佐川宣壽等責任人也應該受到應有的處分。麻生抱著僥倖心理,想矇混過關,就這樣把整個安倍政權拖入了更深的泥潭中。即使他在2018年度預算案表決的3月29日前後辭職,民眾也不會原諒他。可以說,執掌『最強官廳』的麻生,現在已經成了安倍政權與自民黨的拖累。」自安倍第二次執政以來,時不時就為日本媒體提供炒作「猛料」的「大嘴麻生」,面臨走人時,也讓日本媒體「消費」了一回。

至於為何麻生必須走人,其實日本民眾關心的並不僅僅是他是否直接參与了篡改事件。如果有證據證明他直接參与了篡改事件,那就不僅僅是辭職的問題,還會有牢獄之災。哪怕是沒有確鑿證據證明麻生參與篡改,日本民眾依然認為他應該辭職。因為只要篡改事件發生,麻生就必須承擔起三大責任。

首先是政治責任。日本的內閣大臣是一個部門的總負責人。換句話說,也就是負總責。只要負責的部門出現重大的醜聞,總負責人都需要承擔起政治責任。1964年3月24日,時任美國駐日大使的埃德溫在東京被一名精神病少年刺傷右腿,第二天國家公安委員長早川崇就引咎辭職。其實,這起事件中,早川崇並不是直接責任人,他的辭職就是承擔政治責任。此次,森友學園報告篡改事件如此嚴重,麻生的政治責任更大。

其次是道德責任。森友學園報告篡改達到300多次,涉及整個報告。財務省將這樣一份虛假之極的報告提交國會,並讓國會為此耗費了1年多時間開展討論,既浪費了公帑,還嚴重損害了政府公信力,對整個日本社會都造成了極壞影響。

最後是任命與監督責任。此次涉事的前財務省理財局長等人,都是麻生的心腹愛將。麻生在任命相關人員時就要對其誠信狀況有所了解,一旦出現醜聞,除了直接責任人,任命者也該承擔起任命責任。因為權力也意味著責任,作為任命者既然行使了選擇權,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此外,在麻生的眼皮子底下,財務省一干人等竟然能弄出這麼一份假報告,麻生顯然也沒有盡到最基本的監督責任。

如今,麻生不負責任的行為,已經讓安倍陷入了第二次執政以來的最大危機中。日本各大媒體的最新民調均顯示,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已經急速下滑到30%左右。而且,隨著前財務省理財局長佐川宣壽到國會接受質詢、財務省接受強制搜查,森友學園前理事長籠池泰典的審判,安倍政權還將面臨新一輪的更大衝擊。

30年前,當時的副首相兼財務大臣宮澤喜一因為「里庫路特事件」辭職,4個月後當時的首相竹下登也黯然下台。現在,安倍政權是否會再次上演30年前那一幕,日本各界正在等待答案揭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蔣豐看日本 的精彩文章:

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治療的思考
實習記者鏡頭下的東京:大雪掩蓋不住的溫情

TAG:蔣豐看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