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領先半個世紀吊打Chanel no.5,它竟只用3款香氛蠟燭征服全法國!

領先半個世紀吊打Chanel no.5,它竟只用3款香氛蠟燭征服全法國!

很多喜歡旅行的人,都會在行李箱中放入一瓶愛用的香水,更有甚者會帶上香薰蠟燭,不為約會,只因熟悉的味道更容易讓人放鬆。哪怕在異國他鄉,鼻息間縈繞的幽香、黑暗中跳動的熹微燭光,也為旅行平添了家的溫馨與精緻。

香氛就有這種在隱約間,製造「儀式感」的魔力。它的英語單詞起源於拉丁語「Perfumum」,意思是「透過煙霧」。為何如此命名呢?在石器時代,人們學會了取火,並認為焚燒產生的煙霧是神靈與大地的聯繫。

幾千年的工藝革新,香氛與「煙霧」不唇齒相依,卻仍然生於自然萬物、與靈魂相伴。就好比你可以對不喜歡的任何事物保持緘默,而無法對香氣撒謊。但這並不影響你需要更多的香氣來裝點生命,比如Diptyque。

一本正經「不務正業」

三位藝術家的靈光乍現

比起其他香氛品牌的「根正苗紅」,diptyque的誕生顯得十分戲劇化。1961年,三位文藝青年在巴黎創建了diptyque。他們一個室內陳列設計師、一個是畫家、還有一個是劇場管理和布景設計師。看起來三個和香氛毫不相干的人,因懷著對藝術相同的熱忱而成為好友。三個人都有著獨到的藝術品位,又憑著藝術家對事物敏銳的感性,將不同藝術形式相結合,創造出了diptyque這個註定不同凡響的品牌。

起名 diptyque. 名字來源於古希臘文 diptykhos δ?πτυχο?,意思是木質版畫/雕塑上面的一對門板。起這個名字完全因為第一家商店門口有兩扇大窗戶,這樣天馬行空的腦洞和瀟洒的態度,也許就在冥冥中暗合了它的成功。

diptyque在巴黎聖日耳曼大街的第一家店

他們最開始出售自己設計的織物,此後延伸到各種傢具精品,例如世界各地搜羅來的工藝品、乾花香包等,用diptyque袋子進行包裝,視覺上保持一致。這可能是歐洲最早的買手店。

現在名氣響噹噹的買手店們:10 Corso Como(1990年), Colette(1997年), Opening Ceremony(2002年),Dover Street Market(2004年)... 追溯其源頭居然是 diptyque !當時巴黎的時尚雜誌們爭相報道,引起軒然大波。

美食評論家 Gault et Millau 對他們讚許有加

上世紀60年代法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一旦不愁吃喝,就開始買些不實用的東西。那些動輒幾十種甚至上百種原料疊加,繁複的巴洛克風格的香水製造出雍容華貴的氣象,深受追捧,成為當時的主流。

但是三位藝術家完全出於他們個人喜好設計產品,不受時代的桎梏,調製了三款單一香調的蠟燭:肉桂、山楂、茶。令人驚喜的是,這種Less is more的超前概念大受歡迎,與法棍一齊成為了巴黎人的標配。

於是diptyque開始設計更多香氛蠟燭,每款香氛作品都是品牌、調香師及插畫師共同創作的結晶。在不同的藝術觸覺和專業背景的碰撞下,每一件創作都完美交融,呈現獨特多面的風格。

1968年,diptyque推出了第一款香水:永恆之水(L"Eau),由此進入了香氛領域。如果沒有偶然誕生的3支爆款蠟燭,大概世間又會多了一個MUJI,而少了一個獨特的香氛店。

不只是香氛

diptyque的藝術圖騰

diptyque 的主要產品為香水和香氛蠟燭,而在他們的每一個產品上,都會看到一個橢圓形的商標,它源自於18世紀時的胸章形狀,也是由創始人之一 Desmond Knox-Leet 於1963年時所設計的布料上的禁衛軍圖案:橢圓形所代表的是古羅馬禁衛軍使用的盾牌形狀。

盾牌里的字母靈感來源是西里爾字母(Cyrillic characters, 目前用這個字母的有俄語、烏克蘭語這類斯拉夫語族的語言)。這個飛來飛去的文字,成為 diptyque 標誌性設計。而每一款產品的橢圓形盾牌都印有不同的圖案和他的名字。

Desmond 手繪稿

從一幅繪畫手稿開始,Desmond Knox-Leet為每一款新推出的產品繪製插畫,漸漸地成為香氛的創作中成為不可缺少的組成特色。此後,其他插畫師也追隨他的腳步,用他們的畫作裝點各款香氛的玻璃瓶樽,傳承著品牌的創作精神。所有繪畫作品都遵循著相同的原則:以墨汁進行藝術創作,透過調香師特有的繪畫板,將屬於每一款香氛的故事娓娓道來。

至今這裡仍是一家忠實反映創始人自己品味和性格的店鋪。diptyque始終帶有「家居精品店」的基因。無論香氛產品,或是香氛蠟燭配飾,再到手提袋靠墊記事本,每個產品放在家裡都是好看的小裝飾。

也始終帶有「文藝青年」的基因,經常與不同領域跨界設計,例如聖日爾曼大道34號系列,淡香精的香水瓶工藝來自法國老字號玻璃工坊Waltersperger。

如果你曾經踏足diptyque的門店,隨手翻閱過品牌的刊物,說不定從此就會成為品牌的擁躉。因為在此之前,你恐怕很難想像,一個香氛品牌的刊物上,大部分內容竟然在認真地探討藝術、哲學、人文,有許多需要深度閱讀的理論性文章。

從讚頌星辰的詩歌,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到抽象藝術畫,關於品牌本身的介紹卻少之又少。也許在diptyque的視角里,他們做的遠遠不止是香氛。

理想主義的「沙龍香」

質感大於一切

追溯沙龍香的興起,其淵源最終也指向文化的差異,沙龍,法語是「salon」,客廳的意思。上世紀的歐洲,人們熱衷於social,而晚上作為真正的社交場合,首選的香水,更加需要強調個性和風範。

福樓拜的星期天

如果說商業香目的是為了迎合大眾,製造爆款,那麼沙龍香則更像是藝術家和調香師對於美的大膽嘗試,他們不會喊出「女神都穿5號香水睡覺」的口號來讓你為它買單,只是在靜靜等待獨特香味的共鳴人。

沙龍香使用天然香材,一般來講留香時長會比商業香短,最大的特點就是由調香師隨心所欲地發揮,不會設定「針對某個消費群體」、「需要是某個香調」、「符合某個趨勢」之類的限制,調製出獨一無二的香味。

在現代的香水工業中已經很少能用到龍涎香,麝香等珍稀原料,大多是通過化學合成來模擬這些氣味。而diptyque卻始終堅持高級原料的運用、傳統手工方法製造。

這些天然原料必須來自於它們的原產地——例如Tam Dao譚道淡香水中的邁索爾檀香、Eau Mohéli依蘭香調淡香水中莫赫利島的依蘭、Vetyverio維堤里歐中的海地岩蘭草以及 Eau Duelle杜耶爾中的馬達加斯加香草等。

當然,在天然原料力所不能及時,diptyque也會採用頂尖的高科技用來還原獨一無二的嗅覺體驗。比如品牌經典的34號系列,即是利用頂端空間技術,捕捉了位於聖日爾曼大道34號的品牌旗艦店內部的獨特香氣。而這聽起來「匪夷所思」的堅持,便是diptyque對於藝術創作的匠心。

不迎合潮流趨勢,也就沒有年代感。至今我們都能從diptyque店裡買到1968年的永恆之水(L』Eau)、1983年的影中之水(L』Ombre Dans L』Eau)、1988年的奧利恩(Olene/清晨百合)、1999年的小蒼蘭(Ofresia),沒有80年代的喧囂,沒有90年代的水生海洋調大軍,沒有當下處處可見的廣藿甜食調,這些香氛彷彿遊離於時間之外,無關新舊。

diptyque的總監將它定義為一個「反規範(anti-conformist)」的品牌。它的「anti-」不在於反叛,而在於別出心裁的創意,例如巧妙地融入不用材質、不同領域的設計元素。就像小鳥形狀的石膏擴香器

沙漏形狀的擴香精

紙藝擴香棒

對於diptyque的擁躉而言,這個品牌除了香氛以外,往往帶有更多的意義,例如生活方式、創意與想像力。

diptyque經典產品

形式在變,風格永存

diptyque 的產品線很多:個人香氛、家用香氛、護膚品、34號系列等等......個人香氛不外乎香水、香精、香膏之類的,家用香氛就有意思了。有蠟燭、電子噴霧(類似muji加濕器)、還有酷炫的沙漏,中文名叫做擴香器。總之,diptyque有一千零一種方法讓你香起來。

|| 香氛蠟燭

從蠟油開始,diptyque 每一個香氛蠟燭都使用了高質量的混合石蠟,精度和安全性都經過嚴格把關,再根據不同的香料來調配蠟油的專屬比例。最後確保每款香氛蠟燭中的蠟油都平均擴散於瓶內。使用正確的燃燒方式,通常能點燃50-60小時。

燭芯是畫龍點睛的細節,diptyque 選用了純植物纖維、不含鉛的棉線。為確保每款蠟燭燃燒時間相當,燭芯直徑都不同,製作時師傅手工將燭芯粘至燭杯底部。有些香氛精油較難導熱,此時會放置兩條捆綁好的燭芯。

放好燭芯後,將滾燙的蠟油填滿瓶身。在蠟油干透前,師傅以手工將一顆一顆蠟燭中的燭芯豎直。接著將燭芯修剪至0.3-0.4厘米後檢驗成品。最後,師傅們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將橢圓標籤貼紙黏上瓶身,裝入包裝盒中,準備將這個藝術品送出。

它燃燒了自己,香了整個屋子,燒完了還可以裝首飾、放花、做擺設...簡直太好用了啊!當然,很多小眾蠟燭都有類似功效。這是感官和精神層面上的雙重滿足,非常了不得。

|| 香水

和蠟燭一樣,diptyque 的每一隻香水瓶都是人工製作的手吹玻璃,造型雖然一致,但是每一瓶打開都能激發你的嗅覺體驗。diptyque 一直在堅持創造有別於一般香水工業的香氛氣息,所有香水皆為中性,不論男女都適用。

L"OMBRE DANS L"EAU 影中之水

有人形容這款香水是diptyque家最醉人的。很久以前,diptyque在店裡出售的乾花香包,是按照英國古老的方式來製作的:使用乾燥花瓣(法國薔薇花是當時的主流)、辛香料、水果切片、茶葉甚至穀物混合而成。

有一次,diptyque創始人的好朋友在採集玫瑰花瓣和黑醋栗時,發現兩種植物的香味沾在手上非常好聞。於是,法國調香師Serge Kalouguine把這種味道製作成了香水,也就是我們現在聞到的L』Ombre Dans L』Eau(影中之水)。

這款聞起來就好像走在玫瑰花園,充滿了綠意,清新、怡人,後調尤其好聞。這支香水沒有十分的女性化,所以用膩了花果香味的,可以試試這一支。如果想再女性化一點,搭配eau rose就更加美妙了!

diptyque的玫瑰不是摘捧在手中的花朵,而是躺在玫瑰花園的青草地被露水沾惹到裙角上的清新。混合了黑醋栗的綠葉香調,顯得格外靈動,越用越喜歡,很特別。

Tam Dao譚道

很多跌入diptyque「深淵」的敲門磚都是這瓶Tam Dao。這是唯一可以忽略掉性別,年齡愛上的香氛。安靜的,禪意的,甚至是性感的。在東方人心中,檀香是神聖、寬厚、與世無爭並且有包容感的,就像這支Tam Dao(檀道)。

diptyque創始人之一Yves Coueslant在越南度過一段童年時光,廟宇里的檀香、熱帶森林裡的檀木是他對這段亞洲旅程的回憶。香水以檀香作為主體,用柏樹點綴乾淨利落的草本涼意;用雪松與龍涎木帶來略微的乾燥;用麝香與粉香,輕輕鋪開溫柔的觸感。

香煙繚繞的木香,不似兒時外婆手中浮香盈動的檀香扇,它缺少了曖昧的脂粉氣。儘是意境深遠的肅穆感。梵音裊裊,綠意濕重。薔薇木的清香中透露出雪松的高雅氣息。在辛香柑橘的翠綠、香菜及姜的襯托下,深沉的木香及琥珀香調竄出,串聯出檀木香調的極致。

Doson 杜桑/晚香玉

diptyque的香水中最受歡迎的還是這瓶DOSON,中文翻譯叫「杜桑」,或者是「晚香玉」。聽名字就很容易聯想到,是那種魅到骨子的女人香。大簇的白色花枝採在手中,馥郁而溫潤。嫵媚卻不妖嬈的香。

你讀過杜拉斯的《情人》便會懂得越南溫熱的空氣中,夏季里的晚香玉,花瓣厚實,帶著不動聲色的慾望,砰然綻放。而後的鳶尾粉脂,若隱若現,撩撥著情思。

Philosykos 希臘無花果

說起來,diptyque似乎很喜歡兩個路線,一個是青綠調,還有一個是辛香調。早期的辛香調香水比較多,各種任性,辛甜暖辣,沒多少人敢駕馭;近年新出的辛香調香水,明顯收斂了許多。青綠調則相反,正好把香水修飾得具有更高的可穿性。

Philosykos在希臘文中意思是「無花果樹的朋友」,香水的靈感來自希臘的無花果樹林。調香師正是把一整片無花果樹林凝聚成了這瓶香水。你能聞到泥土散發潮濕鬆軟的塵土感,樹榦在太陽下暴晒散發的乾燥木香,青澀綠意的無花果葉子,以及果實特有的綿軟奶味。

中性的青綠枝葉,未見想像中的甜膩,倒是柔和別緻。如同走在希臘無花果樹下,隨手扯下的大把無花果葉。陽光穿透灑在身上,揮散出恬淡的椰奶香,愉悅飽滿。

|| 洗護用品

除了香水和香蠟之外,diptyque的洗護也是值得入手的單品。這個品牌的洗護一直都是很多頂級酒店的專供品牌,不止香型,使用感也好到爆棚。

它家主打的產品就是護膚乳和磨砂膏,全部是純天然萃取,不含化學香料。所以敏感肌的朋友們也可以放心使用,不用擔心工業原料會傷害到你的皮膚。

精緻的小仙女在一個人在家時,點燃香蠟再配上diptyque的洗護,浪漫的玫瑰香就能完全把你包圍。人生最美好的場景也就是這樣了吧。

如果你曾經有一刻為diptyque傾倒,那就千萬別錯過下半年即將推出的身體乳、沐浴產品和發香噴霧,相信它們會為你打開更美妙的香氛世界!

粉絲福利

如果你也被它折服,請留言你愛diptyque的理由,最特別的五位幸運忠粉將獲得來自diptyque的精美香氛禮品!

- E N D -

璞緹客酒店編輯招人中

如果你在為心頭好酒店四處奔赴,

如果你在「睡一晚」的地方任性花錢,

如果你關注一間房、一頓餐、一個細節,

如果你忠於自我,不盲從奢華,

那麼,你就是我們認證的酒店控!

無論兼職/全職

志同道合者已等候多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璞緹客精品酒店 的精彩文章:

精簡行李箱,如果旅行只能帶一雙鞋?
餐桌美食的靈魂催化劑

TAG:璞緹客精品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