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頸肩受寒疼痛的艾灸療法

頸肩受寒疼痛的艾灸療法

頸肩痛是經筋病的一種,又稱傷筋病證,主要是在經筋分布之處的筋肉攣急、掣引、痹通、轉筋、強直、弛緩、體節不用等症。中醫對於本病的病因病機有許多闡釋,《諸病源候論》雲:「由體虛,腠理開,風邪在於筋故也。邪客機關,則使筋攣;邪客足太陽之絡,令人肩背拘急也。」可見風邪、內虛為主要致病因素,同時邪氣作用的部位在於經脈。《靈樞·本藏》雲:「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也。」風寒邪氣客於經脈,則致脈絡血凝氣滯無法濡養筋骨、舒利關節。

我們可以艾灸以下穴位:

風池穴

在頸後區,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上端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風性輕揚,易襲陽位。在外感風寒時,選用風池可以溫經散寒,祛風通絡。

陽陵泉

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陽陵泉是筋傷疾病的常用穴,此外對膽囊疾病有較好的作用,有消炎利膽的作用。

阿是穴

是指在病痛局部或與病痛有關的壓痛點(敏感點)作為腧穴。在頸肩部選取壓痛最明顯的地方作為阿是穴,取其「以痛為腧」之意。

*穴點陣圖片來自紫圖圖書出品《圖解黃帝內經》

經驗分享

取阿是穴(頸肩部壓痛明顯處)及雙側風池、肩井、肩中俞、天宗。患者坐位,穴位局部皮膚常規消毒後用皮膚針快速叩刺穴位,然後拔罐5~10分鐘。接著在上述穴位施以艾灸10分鐘至局部皮膚髮熱,注意勿燙傷皮膚。繼而再用拇、食、中指用力按揉、拿捏上述穴位,待各穴區出現酸脹得氣感時,再向深部做環形按揉 5~10分鐘,並囑患者活動頸部,若疼痛未緩解,再按、拿阿是穴、風池、肩井穴,手法由輕至稍重,使頸部氣血通暢,肌肉放鬆,則癥狀可解除。每次按揉 20~30分鐘。上述綜合措施,每日施行1次,5次為1個療程。

利用皮膚針叩刺、拔罐是中醫活血祛瘀方法的具體運用,屬於瀉法,可祛除病邪,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使經脈之血重新暢通。筆者認為按揉捏手法、艾灸結合,可通過熱感刺激,解除強痛,是治療本病的關鍵。它具有溫陽扶正的作用,臨床多數患者經絡傳導敏感,施術後可起到舒解少陽經筋,疏通太陽經氣,使經絡之中運行不暢的氣血得到溫熱刺激而暢通,從而使病變肌膚得以濡養,癥狀改善。

*選自《中國民間療法》2002年2月,田明萍,田泳。

*《中國民間療法》雜誌創刊於1993年,是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與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聯合主辦的國家級醫學期刊,本刊特點是信息密度大,覆蓋面廣;取法於民間,突出簡、便、廉、驗,實用性強;在富含科學性的前提下,注重普及性;始終堅持面向基層、面向農村的辦刊方向,致力於推廣適宜而實用的應用性技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臘八節天氣入地,祭祀喝粥來艾灸
艾灸實屬中醫傳承,只是你卻不懂它!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