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濟公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嗎?

濟公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嗎?

說到濟公,我們就會想到游本昌的「濟公」形象,尤其是那個《哪有不平哪有我》更是人盡皆知。這個人到底有沒有呢?

濟公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南宋時代臨濟宗的一名僧人,法名叫做「道濟」(1148年-1209年),浙江省天台縣永寧村人。由於行事癲狂,所以又有「濟顛」的諢名。關於其原名有三種說法:「李修遠」「李修緣」「李心遠」,這三個名字彼此相近,只有一個字音的變化,無疑都是從同一個名字分化而來的,至於哪一個名字才是他的真正本名,至今尚未辨明。

最早記載濟公的事迹的文獻是南宋釋居簡禪師的《湖隱方圓叟舍利銘》(簡稱《舍利銘》):「叟,天台臨海李都尉文和遠孫,受辭於靈隱佛海禪師,狂而疎,介而潔,著語不刊削,要未盡合準繩,往往超詣,有晉宋名緇逸韻。信腳半天下,落魄四十年。天台、雁宕、康廬、潛皖,題墨尤雋永。暑寒無完衣,予之,尋付酒家保。」

這裡的「文和」是「和文」所誤,指的是北宋太宗駙馬都尉李遵勖,謚和文。濟公是他的遠親,其祖上出自隴西世代為仕宦,到了濟公的祖輩隨著宋室南遷到達浙東天台赤城山麓永寧村(位於今天的浙江)。同時李氏一族好幾代皆信仰佛教,以李遵勖為例,他是臨濟宗居士,曾編訂《天聖廣燈錄》一書,他的名字也常見於禪門筆記《湘山野錄》《羅湖野錄》當中。由此可見,濟公與禪門結緣絕對不是偶然,肯定受到了其家學的影響。或許後來濟公受到佛門容忍多少也是受了祖上的庇蔭吧。

根據《湖隱方圓叟舍利銘》記載濟公死於嘉定二年,也就是公元1209年,生年不祥。他最初在國清寺出家,後來到了杭州的靈隱寺,隨後又到了凈慈寺。

濟公的性格洒脫,不受清規戒律的束縛,喝酒吃肉,混跡於市井當中,喜歡和孩童、動物嬉戲。而且身上的財物全部拿去換了酒錢,所以弄得衣衫襤褸。

《舍利銘》記載濟公曾為老病僧人看病抓藥,但達官貴人找濟公看病,濟公卻不予理會。後世濟公的神話傳說當中也經常出現濟公給人看病的情節,看來是有一定依據的。

行事如此癲狂異常,又有點行俠仗義的風範,這樣的人最容易變成街頭巷尾熱議的人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許多似虛似實的傳說。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以濟公為主人公的《錢塘湖隱濟顛禪師語錄》,表面上叫「語錄」,實際上是話本,就是民間藝人用來講故事的底本。到了明清時代市井文學興盛,又出現了《濟顛大師醉菩提全傳》《濟公傳》《濟公活佛傳》等一大堆關於濟公的文學作品,而且此時濟公業已受到神化,脫離了真實的歷史人物的形象,成為了遊戲人間、懲奸除惡的活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擷英 的精彩文章:

敢和大權臣和珅叫板的御史——「燒車御史」謝振定
張作霖最後的骨氣:抵制了日本的「幫助」

TAG:史海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