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漣源「草莓西施」的甜蜜事業

漣源「草莓西施」的甜蜜事業

在六畝塘鎮秀溪村,村口的50個草莓大棚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顯眼,前來採摘、購買新鮮草莓的遊客絡繹不絕,在草莓園的出口,年輕的老闆娘邱秀平顧不上擦去臉上的汗水,滿臉笑容地幫已經選好草莓的遊客過秤、打包。「這個小姑娘不錯,不僅笑容甜,種的草莓更甜啊。」一位特意從市區趕過來採摘草莓的大媽提著一大籃草莓,樂呵呵地對邱秀平豎起了大拇指。

邱秀平是個90後,但年紀輕輕的她已經在六畝塘鎮、龍塘鎮、湄江鎮三個鄉鎮擁有了自己的草莓園,總佔地面積達到了200多畝。和大部分年輕人一樣,邱秀平走出校門後也是直奔大城市,在北京、上海、珠海甚至是香港都留下過她創業的身影,從美容院、健身房到銷售,邱秀平嘗試過不少行業,並且都做得有聲有色,幾年的打拚讓邱秀平有了一定的積蓄。2016年回家鄉湄江鎮過年時,她發現村裡的田土荒廢了不少,留守婦女的大部分時間都「奉獻」給了牌桌,這讓她心裡很不是滋味,加之從小照顧自己的奶奶年紀已大,身邊需要人照顧,經過一番思慮後,邱秀平放棄了大城市已經穩定的生活,毅然回到家鄉創業。

「我現在覺得每天24個小時根本不夠用,從清晨5點開始我就要帶領員工們一起採摘第一批草莓,給合作的商家送去,然後白天基本就是三個草莓園來回跑,晚上還要整理好一天的草莓訂單。不過,吃一顆自己種的草莓,所有的辛苦都比不上嘴裡的這份甜了。」為了這份甜蜜事業,邱秀平拒絕了所有屬於年輕人的娛樂活動,每天都忙碌在草莓園,「我本來是個最怕黑的人,但是2017年冰凍的時候,大棚里的保暖設備不完善,為了不讓草莓苗被凍死,強撐著內心的不安與身體的寒冷,一個人整夜整夜的在草莓棚里點著蠟燭守著。」說起創業初期的艱辛,邱秀平眼泛淚花,長期高強度的勞作也讓她雙手變得粗糙不堪,與年輕的面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在自己致富的同時,邱秀平還不忘帶領村裡的人一起致富,從草莓園創辦初期的育苗、種植到如今日常護理、採摘,邱秀平都是請的村裡的留守婦女、貧困戶,碰上有意向種植草莓的村民,她也傾囊相授,將自己種草莓的心得毫無保留的和大夥分享,不少村民親切地稱她為「草莓西施」。

「現在農村的變化一年比一年大,尤其是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後,給我們這樣回鄉創業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特別好的平台,我創業初期的土地流轉到現在的草莓銷售,村幹部和相關部門都給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好的政策環境讓邱秀平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今年我打算進一步擴大草莓園的面積,並且進行草莓的深加工,如草莓汁、草莓酒等,如果有村民願意參與的話,我還可以著手『農戶+合作社+企業』的模式,這可以讓我的草莓甜蜜更多的家庭。」( 張敏)

總編:廖鶴松 | 編輯:張敏 廖傑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聲攝犬馬 的精彩文章:

TAG:聲攝犬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