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淋水後乾的越快的就證明壺越好么?

淋水後乾的越快的就證明壺越好么?

經常碰到壺友問我的一個問題:一把壺淋水之後乾的快慢能不能判斷泥料的好壞?其實一把壺淋水幹得快乾不快與泥料的好壞並沒有直接的聯繫,也不能以淋水上去水乾的快慢來區分是否是一把真正意義上的紫砂壺,下面就舉幾個實例來說明一下:

水乾的快慢與以下幾個方面有直接的關係:

一、壺的表面細工(明針)做得到位,水就幹得快些,反之就慢些。

二、與泥料目數有關。壺本身泥料的目數(目數越高砂料越細膩)高,那麼壺的胎土比較緻密,水當然會幹得快點,反之則慢。

泥料目數

三、與壺的形狀有關。比如西施壺、龍蛋壺、思亭壺,這類壺幾基本上不會存在積水在壺上的機會,全身光溜溜,哪有水幹得不快之理!而象仿古、平蓋蓮子、虛扁這類壺過度很平緩,壺蓋有積水的機會,壺身流水也緩些,相對的也就幹得慢。

四、淋壺水溫的高低影響水乾的快慢,水的溫度、壺表面積都影響水份的蒸發。

五、其他的影響因素,如:室溫、風向、風速、壺的大小,淋水量的多少等等常態時的非主要因素,在此不一一累述,想一起探討的壺友可以在微信給我們留言。

綜上所述,一把壺淋水上去是否幹得快,不能用以衡量或判定壺本身泥料好壞的標準。

喜歡玩紫砂壺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小編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迷學習不可自拔 的精彩文章:

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
走進紫砂藝人,可心傳人,集眾美之所長,獨一份匠心所運

TAG:沉迷學習不可自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