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非專業影評之《脫皮爸爸》觀影體驗

非專業影評之《脫皮爸爸》觀影體驗

上映的第一天就去看了,拜TVB所賜主演吳鎮宇、古天樂兩人是兩廣地區80後90後青年人的童年和少年時期的影視偶像之二。畢竟那個年代的香港,那個時代的TVB那麼耀眼,影視娛樂也無愧於東方之珠的名號。

但是!我不是沖著主演去的,我才不是那麼膚淺的人,石頭我是沖著文藝范和描寫港式小人物的簡介去的,《脫皮爸爸》的電影簡介長這樣的

在三月眾多商業大片中,《脫皮爸爸》的製作、演員的咖位都不算亮眼,文藝片嘛(姑且算他是文藝片,畢竟是話劇改編的),是該有這個范,要靠品質取勝。

簡介怎麼看都應該是溫馨感人的電影對吧,是的,無知如我就是抱著被感動得痛快哭一場的心情準備好一包紙巾走進電影院,然後,紙巾完好無損的跟著我離開了電影院,離場時我的表情如海報,真真切切的。

故事是好故事,可惜了,沒講好。流暢性很差,跳躍跨度太大,情感升華的衝突點也沒能成功展開,觀眾沒有共情的機會。蛻皮的各個階段敘事過於流水,實在沒能讓觀眾投入,過程中有一二三四五六度看懵逼了,田力行為什麼突然就哭了?為什麼突然就生氣了?怎麼突然就憎恨得要掐死他爸爸?事業成功身材索爆的田蕊妮怎麼就對田力行窮追不捨還上門勾引和原配爭風吃醋??小三和原配和爸爸這三人怎麼就一起喝酒唱歌跳舞了???

諸如此類的完全不合邏輯的情節使觀眾如我全程黑人問號臉

最高潮煽情的情節是媽媽照顧六個爸爸一起吃面然後六個爸爸和唯一的媽媽坐上飛機跟田力行告別,這是最有新意、點題的一幕(雖然特效只值五毛),吃面時六個爸爸各自笑著抱怨前時期的自己,再通過媽媽的嘴來點出爸爸就算在那麼多個艱難的時期都沒有放棄努力堅持藉以鼓勵田力行振作。

每一個時期的爸爸因為當下的抉擇都會影響到下一個時期的爸爸,好也罷壞也罷,要面對勇敢的走下去直到人生盡頭。

103分鐘的電影概括起來就是:導演田力行在票房撲街、和青梅玩出火導致身敗名裂欠下巨債,老婆也要跑路,心灰意冷企圖自殺被他死去的老媽救下,他八十的老爸也通過不斷蛻皮到人生中各個重大轉折點,身體力行告訴兒子不能逃避要努力面對走過一道道難關。

結局田力行與爸爸們道別後振作起來,重新出發,成功挽回老婆。(到這,不得不吐槽這個田力行了,真喪啊,喪到觀眾想打他,喪到就想勸他老婆不要跟他複合,逆境的時候只知道哭啊,翻身的機會還是小弟給他找的……),不得不說,他父母真偉大,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比較有意思的是電影一直暗示爸爸時日無多了,因為蟬出土蛻皮後只能活7天,蛻皮重生六次實際就是迴光返照。

至於演技,主觀感受兩位男主情感都過於浮誇外露了,不知道是不是受原版話劇影響,表演太用力,有抽離感沒有跟角色故事融為一體。還有春夏演的媽媽一口不標準的粵語,十分齣戲。

講述香港小市民生活的電影印象最深是許鞍華的天水圍系列、《桃姐》,還有羅啟銳那部大名鼎鼎的《歲月神偷》。

許鞍華的幾部攝影製作都比不上今天這部《脫皮爸爸》,桃姐還有一個劉德華撐場,天水圍沒幾個數得上號的演員,可是看成片效果,好太多太多。

《天水圍的日與夜》看過很多遍了還是很喜歡,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小市民生活真實得像是自己鄰居一樣,他們的掙扎、努力是鮮活,有生命力。《脫皮爸爸》中爸爸和兒子的矛盾、衝突、和解都是一兩個畫面對話、幾個或笑或哭或憤怒的記述,劇情斷層到沒有給觀眾投入的機會,前因後果只能觀眾想像拓展。

再說懷舊港式情懷,巔峰之作《歲月神偷》的情懷是滲透式,潤物細無聲,讓觀眾自然而然的就回到到那個年代裡。《脫皮爸爸》的港式情懷是通過爸爸不斷地脫皮後穿各個年代衣服配合那個年代進行表演來凸顯的,帶了刻意。

近幾年粵語電影日漸沒落,當年多風光現在就有多落寞。有能力有本事的港台導演編劇都跟著資本流向大陸,現今粵語電影市場充斥各種原班人馬翻拍,打著致敬的旗號、過時的老梗,消耗著觀眾最後的一點熱情。

時代變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原地踏步是會被時代拋棄的,墨守成規的明珠也會蒙塵。時光是不能逆轉的,等我們這一代人的情懷消耗殆盡之時,粵語電影可還有餘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定石頭 的精彩文章:

TAG:二定石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