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陸昊履新自然資源部:履歷亮眼,挑戰仍存

陸昊履新自然資源部:履歷亮眼,挑戰仍存

新部門,新部長,自然資源部「兩新」引來外界關注。

3月1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七次全體會議任命陸昊為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部長。這位曾經最年輕的省長,如今在50歲之際又履新職,成為本屆國務院組成部門中最年輕的部長。

截至記者發稿,自然資源部尚未正式對外掛牌,但外界對這個新部委的期待已然不少。

履歷亮眼

1967年6月出生於陝西西安的陸昊,祖籍上海。由於成績優異,1985年,陸昊被保送進了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攻讀國民經濟管理學專業。

1985年底,陸昊在給西安友人的信中表示,北大學術氛圍很濃,厲以寧教授要求學生除了學好經濟管理課程,還要對社會學、倫理學、人口學、政治學都有所了解,所以,學校里的很多講座他都去聽過。陸昊說:「我想廣泛聽聽各種學術觀點和思想觀點,然後通過自己的反覆思考,最後形成自己的思路。」

22歲的陸昊,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清河制呢廠」工作。1995年11月,28歲的陸昊接任「北京清河制呢廠」廠長,是當時北京市這個有5000多名職工的國有企業最年輕的「一把手」。

1998年5月,31歲的陸昊以北京制呢廠廠長的身份和其他幾位國企負責人受到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接見,並彙報了國企改革和生產經營的情況。

在北京制呢廠工作時,他撰寫了在經濟界引起反響的《「當期效益」與國有企業活與死》,其中有關解決國有企業債務負擔的政策建議,最後被國家經貿委和央行採納。

2003年1月,35歲的陸昊在北京市第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北京市副市長、併兼任市委工業工委書記、市經委主任等職,負責北京市工業、安全生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和信息化方面的工作。

當年的媒體報道稱,雖然人們漸漸習慣於40歲出頭的官員走上省部級崗位,但年僅35歲的陸昊的當選還是給人們的舊有認識造成了強烈衝擊。

2008年5月,時年41歲的陸昊接替彼時出任河北省代省長的胡春華擔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並晉陞為當時最年輕的正部級官員。陸昊也是當時26年來從共青團系統外空降至團中央第一書記位置的第一人。

2013年3月,陸昊卸任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空降」至黑龍江任省委副書記。至今年3月履新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已擔任了五年黑龍江省長。

據媒體報道,2013年,陸昊出任黑龍江省省長,當時的黑龍江已經被中國GDP平均增速甩在後面,增速最低時僅為5.6%。5年後,該數據回升到6.4%,逐步縮小了與全國GDP的差距。

陸昊在出任黑龍江省省長後,其行事主政風格,也給黑龍江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據相關數據顯示,主抓經濟出身的陸昊,到任後,陸續對國企、金融進行深化改革。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有記者稱陸昊是「個性省長」,陸昊很直接的回復:「個性不重要,實事求是才是前提。」隨後,他便脫稿20多分鐘,用了100多組數據,細緻分析了黑龍江經濟結構中存在的機遇與挑戰。就是這樣對基本業務的了解,讓其在日後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研究黑龍江本地的GDP現實,實現了很多重大創新與進展。

在2018年兩會上,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陸昊在回答媒體提問時就表示,黑龍江發展面臨的問題表面看是經濟結構問題,背後是體制機制問題,實質上存在市場經濟意識不強、市場化程度不高等深層次問題。他認為,在培育新增長領域方面,要在既有國內總需求增長空間、又有黑龍江鮮明供給優勢的領域持續發力,釋放黑龍江多年積累的農業、林業、生態資源優勢。

挑戰不小

此番陸昊履職自然資源部,外界一方面對其寄予厚望,另一方面也認為他將面臨不少挑戰。

有知情人士表示,陸昊在北京當副市長時,分管過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他那時年輕,親自帶隊執法,讓執法人員跟他走,而不是他跟執法人員走,查封企業果斷堅決,敢作敢為,為廣大安監幹部欽佩。」北京市安監局至今流傳著當時他常對違法者說的話:「我總能找到管你的人。」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在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官網上,至今仍能查詢到許多「北京市副市長陸昊」參加安全工作會議、率隊檢查安全生產工作等消息。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陸昊曾提前3個月為其履新自然資源部「熱身」。

2017年11月28日和12月4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官網、國土資源部官網分別刊發了一則《黑龍江省省長陸昊到黑龍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調研》的消息。

該消息稱,2017年11月25日,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帶隊到黑龍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開展中觀層面新增長領域調研,深入了解了基礎測繪、衛星導航定位和航空航天遙感應用服務、南極科考、地理國情普查、智慧城市建設、HLJCORS建設與應用、測繪應急保障及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精準農業等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和發揮的重要作用。

陸昊表示,隨著國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步伐加快,測繪地理信息必將大有可為,在全省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改等方面,仍需要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幫忙「發現」和「監測」。

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是國土資源部管理的主管全國測繪事業的行政機構,負責基礎測繪、國界線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地籍測繪和其他全國性或重大測繪項目的組織和管理。在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職責被整合到自然資源部,不再保留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是自然資源監管、經濟社會發展、決策以及應急救災等重要的基礎性、公益性工作。

自然資源部組建後,其職責中的「資源調查」「確權登記」「規劃」「監督管理」等都離不開測繪地理信息。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自然資源部將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產所有權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著力解決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間規劃重疊等問題。一句話,自然資源部將陸海空一體,對「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

中央編辦二司課題組介紹,由於我國自然資源實行中央與地方分級管理,在實際工作中,絕大部分自然資源由地方進行管理,個別自然資源的實際控制人片面追求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忽視其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造成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生態環境的破壞。

此外,由於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兼具資產管理、行業管理、監督管理等多重職能,在自然資源開發與保護工作中,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當管理目標出現衝突時,容易出現監管失靈及重開發輕保護的問題。

過去,我國沒有統一的自然資源管理部門,按資源類型分別由國土、海洋、水利、農業、林業等部門管理。隨之產生的是職責交叉問題。

以監測為例,農業、水利、林業、環保等部門從各自角度對同一自然資源分別進行監測,監測點位重合,重複建設、資源浪費、數出多門。此外,實際工作中,多個部門分別擬訂城鄉規劃、區域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土地規劃等,而這些規劃之間銜接不夠,使得一些規劃難以真正落地。

國土資源部調控和監測司巡視員董祚繼認為,此次改革是我國空間規劃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對於即將組建的自然資源部來說,這一改革不只賦予了統一空間規劃管理的職能,更意味著空前的重任。此次機構職責整合,為「多規合一」打下了組織基礎。

國務委員王勇介紹,自然資源部主要職責之一,就是「建立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

陸昊執掌自然資源部後,在實現所有者和監管者分開、整合相關職責的基礎上,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係將是其面臨的艱巨挑戰。

這四個方面的關係包括: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既要加強監管,又要在自然資源資產配置方面要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處理好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與自然資源監管者的關係,建立溝通協商和監督制約機制,實現信息共享;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分清全民所有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權、全民所有地方政府行使所有權的資源清單和空間範圍;處理好自然資源監管與環境治理的關係,合理界定自然資源監管與環境治理的權責邊界,做到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離開黑龍江省之前,今年1月26日,陸昊在參加黑龍江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時曾表示,要把傳統優勢資源、新優勢資源與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相結合,推動產業轉型、創新創業。

在今年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陸昊還要求「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礦產資源等項目全部採用公開招標」「科學界定自然保護區和濕地邊界,依法有序推進退耕還林還草還濕」「開展國土、環保、城建等『多規合一』試點」「全面準確掌握黑土資源現狀和變化趨勢,通過工程、農藝、農機、生物等手段實施黑土戰略性保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連外太空力量都用上了,加拿大被豁免特朗普關稅
你還在喝可口可樂?現在可以穿在身上了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