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董元奔讀詩隨筆006

董元奔讀詩隨筆006

【編者按】董元奔的小隨筆涵蓋人文社科諸領域,篇幅短,容量大,文化色彩濃,語言邏輯性強。作者目前已創作了2000餘篇。作者已在有關網刊開設「宿遷老董讀歷史」、「董元奔談國學」、「董元奔讀書會」、「董元奔觀潮」等專欄,讀者美評如潮。本刊則開設「董元奔讀詩隨筆」,按基本歷史時序選發作者的一批讀詩心得。

黎國的悲歌

原創文/董元奔

(古黎國遺址)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

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

叔兮伯兮,靡所與同。/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

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詩經.邶風.旄丘》

「邶風」中的這首《旄丘》可能是「詩三百」中心理描寫最婉曲的一首了,其婉曲程度放在整個中國古典詩詞中怕也是不多見的。

公元前663年,小諸侯國黎國被狄人所建的潞子國所滅,黎國君臣流亡到了衛國,請求衛懿公出兵幫助黎國復國。但是,衛國遲遲沒有動靜,於是黎國國君(也可能是國君委派的大夫)便寫了這首詩呈給衛懿公。詩每節四句,共四節。第一節以衛國境內旄山上長長的葛藤兒作比,既討好般的嘲笑自己這幫流亡者寄人籬下之卑微,又抱怨等待答覆的時間之漫長。在第二節里,詩人朝好的方面設想,認為衛懿公延宕的原因或許是在等待其他諸侯國的援兵。詩人在第三節和第四節指責衛國的大夫們穿華服,乘高車,說說笑笑著來來往往,根本不把救黎國的事兒放在心上。其實,詩人在前兩節中也責備了衛國大夫們。詩人明知,決定是否救黎和怎樣救黎的是衛懿公,但是,詩人卻再三指責衛國的大夫們,這既是黎國君臣有求於衛懿公的心態使然,又委婉的表達了因長久等待而沒有結果而對衛懿公的不滿情緒。雖然他們非常焦急和不滿,但是或許正因為黎國君臣失望之中還有一些希望存在,他們才不願意把話說絕。

一個人有急事求別人,往往不會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衛國大喇喇的,遲遲不答覆黎侯,其實是有緣故的,這符合衛懿公的身份,是衛懿公在那個時代的處境所決定的。

北方少數民族早在夏商和西周時期就時常侵擾中原,但是他們往往只是掠奪財物而已,他們並不佔領土地和城邑。春秋時期,隨著周王室衰微,周朝諸侯國之間相互攻伐,軍力在攻伐中內耗,給北方的狄戎以向黃河流域快速發展的可乘之機,而且狄人也試圖建立國家,以國家的名義向南擴張,潞子國就是這樣的一個狄人所建的國家。潞子國的核心統治區域是今山西潞城,周邊是燕、齊、邢、衛、黎等國,潞子國像一把尖刀插在這些國家之間。衛、燕、邢等國和黎國一樣深受狄戎侵擾之苦,也就在公元前663年這一年,大國燕國差點沒戰勝來犯的潞子國和其他狄戎聯軍,還是齊桓公出兵幫助燕國擊退了侵略者;此後不久也就是公元前659年,衛國和邢國也被狄戎給滅亡了,仍然是齊桓公援助他們復了國。當然,齊桓公以齊國的強大國力救這些小諸侯國,是為了樹立自己的威望,以便稱霸諸侯,這在那個時代還是其他諸侯所不敢想的,包括秦侯和楚王。狄人滅亡黎國的這一年也就是公元前663年,衛國抵禦狄人的壓力已經非常大了,在難以確定齊國是否會援救衛國的前提下,為了不惹惱狄人以便有充足的時間進一步加強國防,衛懿公不敢分兵去援助黎國。

周朝的諸侯國制度是西周初年周公開創的,被分封的諸侯分三類:首先是周的姬姓王室成員,其次是像姜尚那樣的周朝的開國功臣,然後才是夏商舊貴族。第三類封國其實就是因應統戰的需要而設,地位比前兩類低,封地往往也小得多。黎國就是第三類封國。黎國早在華夏民族形成之初就有了,那還是黃帝時期,那時候黎國的區域包括今山西長治及周邊地區,此後國都幾經遷徙,統治區域也逐漸變小,到春秋時期,其核心區域也就是今山西黎城縣。衛國雖然也不是很大的國,但是衛侯姓姬,是周王室宗親,這在春秋中期之前仍然是很時髦的。除了狄戎這些少數民族,周的諸侯國輕易是不好意思侵略或吞併衛國的。齊國雖然大,但卻是姜尚的封國,所以春秋時期齊國樂於跟衛國世代聯姻。周朝滅亡後,秦始皇到死都沒有廢除衛國的封地,主要原因也是衛的血統。反觀黎國就不同了。黎國先被周文王滅掉,大半人口被殺,然後允許重建小黎國,後來被晉國吞併又「吐出來」重新建國,黎國基本上也就算是晉國的附屬國了。狄人滅了黎國,黎國君臣擔心繼續受制於晉國而不去向晉國求救,所以才流亡到衛國去。更重要的是,衛國既是黎國的鄰國,又都受狄人之害,算是同病相憐。只是黎國君臣沒有想到,在那個連周王都開始貶值的時代,本來就不是大國的衛國一方面要防範不按常理出牌的狄戎,一方面要防範左右兩大心懷鬼胎的鄰國——晉國和齊國,特別是不敢得罪一向傲慢的同是周王室血統的晉國,加之黎國在周朝宗法分封制體系中的地位比狄戎的潞子國也強不了多少,連晉國和齊國都沒有去救黎國,衛國能去救黎國嗎?

總之,黎國君臣急病亂投醫,找錯了主子。根據《史記》、《資治通鑒》等記載,公元前663年,衛國並沒有去救援黎國。黎國君臣輾轉流亡各國幾十年,直到公元前594年,晉國才出兵滅掉潞子國,黎侯的後代在晉侯的關懷下得以復國,——黎國終究沒有躲過做晉國附屬國的魔咒。

(責任編輯:董堯 豐漁)

【作者簡介】董元奔,1971年生,江蘇宿遷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專業知名輔導工作者,兩次被省教育廳作為機關雜誌封面人物進行報道。曾參與《江蘇教育年鑒》部分內容撰寫,但學業主攻古典文學及泛傳統文化,已發表文學論文、文化隨筆、詩歌等數十萬字。有個人詩集,論文《教育欠發達地區人才培養策略》獲《人民日報》徵文比賽一等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典潮選刊 的精彩文章:

TAG:古典潮選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