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道長街盡葯香——從范蠡到同仁堂

一道長街盡葯香——從范蠡到同仁堂

原標題:一道長街盡葯香——從范蠡到同仁堂



關注我們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中醫傳承輔助平台》


⊙作者:張瑞賢

⊙編輯:一墨


同仁堂一名,為國人廣為人知,然而它也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同仁堂少東家樂崇熙通過《清平樂》講述了同仁堂的百年傳奇。這一部耐人尋味的家族傳記,記載著百年老藥鋪的風雨滄桑,也見證了中藥葯業的興衰歷程。



同仁堂老藥鋪


要說現在的中藥業,還得給大家從古代中藥業說起。


春秋范蠡,賣葯蘭陵


早在春秋末期的范蠡,就與中藥葯業有著甚深的淵源。范蠡輔佐越王的故事家喻戶曉,而其功成身退後的事迹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劉向《列仙傳》載,范蠡曾師事姜太公呂尚,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後,范蠡乘舟入海,隱遁齊國,人稱「鴟夷子」;一百多年後,范蠡出現在一個被稱為「陶」的地方,經商致富,世人尊為「陶朱公」。再後來,范蠡來到了蘭陵,流傳下被中藥界津津樂道的「賣葯蘭陵」之傳說。



范蠡


《范子計然》一書,便是託名范蠡的一部古書,最早見於《舊唐書·經籍志》,後於南宋散佚,僅於幾大類書中存有隻言片語。後世學者如魯迅等,曾對該書進行過輯佚。據黃奭輯本,書中以范蠡與計然對話的形式,論述了87種藥材。然不同於普通本草,本書全無功效主治,而以氣象地理知識為先導,藥材記載突顯了商品特徵,主要記述品名、產地和優質標準,其中有四種藥材列出了等級價格。由此推斷,本書是一部供當時的採購銷售人員使用的藥材商品學手冊。《范子計然》的出現,可謂西漢時藥材商品知識的一次總結。

漢光武帝劉秀也曾「製藥賣葯」


事實上,在漢代,不僅藥材,連成藥也已成為商品。 漢光武帝劉秀作布衣時即曾作過製藥賣葯的行當。《東觀漢記》記載:「上在長安時,嘗與祜共買蜜合葯。上追念之,賜祜白蜜一石,問:『何如在長安時共買蜜乎?』」朱祜,字仲先,為帝鄉南陽宛人,曾與劉秀在長安合夥買蜜製藥丸售賣。劉秀稱帝後,憶及往事,不勝感慨,便贈朱祜一石蜂蜜,以懷往昔之情。


懸壺濟世


《後漢書·費長房傳》中記載的壺翁,稱得上是歷史上最有名的賣葯人了:「費長房者,汝南人也。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葯,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唯長房於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長房旦日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



葯葫蘆


時費長房作市場管理人員,見有一老人每於市場中懸壺賣葯,尤為奇特的是,集市散去之後,老人就跳進壺中。費長房發現了這個秘密,便登門拜訪,老人於次日攜費長房共入壺中。 這就是「懸壺濟世」的典故,而葫蘆也成為葯家和醫家開業經營的標誌。


最早的官辦製藥賣葯機構


至北宋,朝廷開辦了最早的官辦製藥和賣葯機構——太醫局熟葯所。之後,又分為五所「熟葯所」和兩所「修合葯所」,前者售賣丸散膏丹等中成藥和湯、飲,後者「掌修合良藥」,專事中成藥生產。宋徽宗時,前者更名為「醫藥惠民局」,後者改稱為「醫藥和劑局」。藥局不僅設於京都,並逐漸推廣到全國各地。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和吳自牧《夢梁錄》都記載了北宋開封和南宋杭州藥鋪經營的繁榮景象。


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明清葯號的興起


到了明代,官藥局體制逐步走向衰亡,民營葯業開始蓬勃發展。清代,葯業更是進入了空前發達的時期,全國各地湧現出眾多中藥堂號,前店後廠、醫生坐堂的模式,使醫—患—葯三者零距離接觸,以最快的速度傳達市場信息,許多著名的藥鋪、藥廠於此時應運而生。



清明上河圖 藥店局部


如山西的乾育昶、廣升聚、大寧堂、德義堂,浙江的朱養心、葉同仁、馮存仁藥店、震元堂、天福堂、壽全齋、葉種德堂、慕韓齋藥店,重慶的桐君閣、伍舒芳膏藥店,山東的千芝堂、天德堂、寶仁堂、鄧氏樹德堂,河北的馬應龍眼藥、八寶眼藥、白敬宇眼藥、萬寶堂、濟和堂,江蘇的雷允上誦芬堂、一正齋膏藥、沐泰山國藥店、協記同松參號、廣濟堂永記、大吉春藥店、王鴻翥藥鋪、柳致和堂,陝西的藻露堂、永興合、誠順和藥店,河南的葆豫堂、開封同仁堂,雲南的老撥雲堂、福林堂,福建的同善堂、回春堂、天益壽藥局,湖南的聶震茂葯號、協盛西藥店、北協盛、吉春堂,廣東的敬修堂、馬百良藥店、源吉林號,吉林的永德堂、世一堂,北京的長春堂,四川的陳同仁堂、皮仁仁堂、祥順堂、蕭集翰堂、庚鼎藥房,天津的隆順榕葯庄,安徽的張恆春藥店、余良卿膏藥、張立達堂、老人和泰國藥店,黑龍江的錦和盛藥店,遼寧的天益堂、義和堂,湖北的葉開泰、恆春茂藥店、金同仁藥店、殷介福藥店,新疆的凝德堂,上海的童涵春、蔡同德,貴州的同濟堂,江西的王萬和藥店等等。


而北京的同仁堂即是其中最耀眼、最經得起歷史考驗的一家。


同仁堂 樂家二十五爺


樂崇熙是樂家二十五爺,自出生那天起就烙上了同仁堂的印記。從小耳濡目染同仁堂的丸散膏丹,成年後又置身於中藥研究事業,這在同仁堂樂姓傳人中也算得上是絕無僅有。他的成長經歷,便是解放前後同仁堂的變遷歲月曆程。


樂崇熙學術精湛,其實又是一個非常和藹可親、又極有情趣的人。他身材頎長,雖已年過半百,而當年翩翩佳公子的風采仍在。他很健談,又十分客氣,經常「閣下」長「閣下」短地稱呼人。他興趣廣泛,尤喜皮黃,經常自拉自唱;提起業務來也滔滔不絕,眉飛色舞。


同仁堂 樂家二十五爺 樂崇熙


他做事很認真,每當我拿一些藥物請他辨認時,他都要詳細解答,還要告訴你為什麼。他生活很講究,卻不怕吃苦,經常進入深山密林採集標本,有一次他帶年輕人到內蒙採藥,在和老鄉談了一會兒話時才發現年輕人因為受不了蒙古包里的牛糞味兒躲到外面了。


過去有種說法,富裕三代以上才能修成一個貴族,從樂老師身上我的確看到了一個真貴族。生活不講究肯定不是貴族,會講究又能將就才是真的貴族。



退休後,樂崇熙花費了10年時間,完成了介紹同仁堂的《清平樂》一書。本書語言風格樸素嚴謹,不誇張,不溢美,不隱惡,書中所有事實都是作者親見、親歷、親聞的一手材料。本書對大家了解近代中藥業發展有很大借鑒。



同仁堂藥店



同仁堂藥廠

如今的同仁堂,不僅舉世聞名,而且成為中藥葯業的一個標誌,既是如今中藥業界的龍頭,也成為眾多患者的信賴和倚靠。


希望同仁堂這一百年老藥鋪,在新的歷史時期繼續譜寫中藥葯業事業的輝煌。


[本文來源:《中醫藥文化》。由中醫傳承輔助平台(TCMISS2014)編校發表,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的歷史與文化 的精彩文章:

奇葩療法,你知道多少?
袁世凱與中醫:金針治癒頭風病

TAG:醫學的歷史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