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位皇帝的一道政策,影響中國兩千年,現在已深深烙印在人們心裡

這位皇帝的一道政策,影響中國兩千年,現在已深深烙印在人們心裡

中國人受儒家的影響兩千多年,儒家裡的仁義禮智信、尊師重道、孝敬父母等,已經深深扎在每個人心中。但一開始它的發展並沒有那麼順利。

儒家在春秋時期是百家爭鳴中的一家,與當時的墨家、道家稱為三大顯學,孔子的儒家並不是他自己首創的,是當時周公制定的周禮,已經面臨了禮崩樂壞,大家已經不遵從那套東西了,孔子重新撿起來整理了一遍,孔子終其一生的努力他的觀點也未能被君王所採納,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而不能致用的孔子抱著遺憾離開了。

以當時的環境而言,儒家的確不適合,秦孝公上位後,廣納天下賢才終於把商鞅招到門下,開始商鞅以周文王那套治國理念說給他聽,秦孝公聽得昏昏欲睡,第二次商鞅拿了春秋五霸那套東西出來,秦孝公還是聽不進去,最後商鞅說了法家的理念出來,秦孝公與他徹夜長談不知疲倦,自此法家成為了秦國的治國思想,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原。

漢朝建立後,當時百廢待興,需要休養生息,就放棄那套嚴刑峻法,改用黃老之治的道家學說,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的讓它發展,包括後來蕭何死後,曹參當丞相,卻沒有具體干涉改變什麼事務,每天就是喝酒赴各種宴會,但卻能被稱為賢相,史稱蕭規曹隨。

漢武帝歷來被稱為雄才大略的皇帝,剛當上皇帝時就立志要做一位有作為的君主,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然這裡的儒已經不是孔子那時候的儒了,而是經過改進,更符合君主利益的儒了。

後來經過推恩令,進一步瓦解諸侯國的勢力,這時的漢朝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君主專治社會,儒家學說得到進一步推廣和鞏固,這做到了,一個國家統一一個思想的目的,中國歷史上多次分分合合,最後又歸於一統,統一思想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春秋戰國之所以有百家爭鳴,是因為當時並沒有統一的帝國誕生,各諸侯國都有各類的思想生成

儒家的確定,確保了每個當官的人腦子裡,都是忠君愛國的那套東西,雖說這個官員的專業性差一點,但思想上是正確的,專業性的事可以交給底下的吏去做,

對於獨尊儒術,歷來都有人抨擊它禁錮人們的思想,使得中國落後與西方,但這項政策利遠遠大於弊。如果當年漢武帝是以道家為一國之思想時,會變成什麼樣呢!

道家是母性思想,講的是不爭、隨心自然的發展,是小國寡民,雞犬不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倒退,氏族部落試的發展,它比儒家更退後,而儒家符合君主利益,更利於鞏固人們的思想,也成為影響後世兩千年的重要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銅文社 的精彩文章:

作為唐朝第一個女皇帝,她比武則天早稱帝幾十年,但兩人的結局卻完全不同
作為劉邦的車夫,他對漢朝忠心耿耿,幾百年後子孫成為三國名將,反過來把漢朝滅了

TAG:青銅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