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讓瑜伽館收費與消費對接

如何讓瑜伽館收費與消費對接

(全文3392字,可能耗費您12分鐘的光陰)

······瑜伽館經營管理手冊系列······

第三冊:《瑜伽館定價手冊》

Part 9:收費與消費對接

大家好!

NAMASTE!

啰嗦了8篇文章,其實只為了說明一個社會層級百倍消費理論而已。

很多人也估計老早注意到這個消費現象,只是沒往深處想,然後呢,本身又不是經營者,所以即使有消費意識,又沒有收費意識,也就跟「對接」擦肩而過了。

真的,我覺得有時候就是一個念頭的事情,特別喜歡蔣揚欽哲關於他拍電影的說法:「我只不過是牢牢抓住一個念頭而已。」

我也只是牢牢抓住一個念頭而已:收費與消費對接。

既然消費是有習慣的,為什麼不設計一種收費習慣去跟消費習慣對接呢?

現在很多講營銷的,整天弄99元拓客之類的,基本上是把人往死裡帶的路子,累的半死,還可能被副作用反撲。多數遭殃的瑜伽館找我幫忙,我是幫不上的,館都做爛掉了,還怎麼幫?死定了!

因此,這裡也奉勸大家,100塊錢以內的拓客還是別碰的好,它只有在一個地方有效,就是互聯網,一個群500人,一個月開一個就是5萬塊錢,一年60萬,除了流量,沒什麼成本。如果開直播,一年100萬以上的盈利都有可能!

開瑜伽館是實體店,搞38、68、88、98、99那都是找死,第一,來不了多少人,第二,轉化率低,第三,回頭房租、裝修折舊、員工工資這三個都是壓死人的。忠言逆耳,我只能勸到這了。

面對赤貧的收費是100元以內,面對中產的收費是100元-1萬元,跨度有點大,但是,這是事實,絕大多數瑜伽館的定價還是在這個區間裡面的。

只不過,有些人撐不住,或者被錯誤的信息誤導,然後就跑去做低價了。另一種人是收費一路往上走,錢是賺了,但是不敢收費過萬,這也是極大的問題,有的人到4000就卡殼了,對那個4字怕得要死,有的人過5000就怕了,有的到8888就覺得是極限了,數字好滿好滿,生怕到了9000就沒人買了,然後就猜測10800的時候,顧客都跑光了。

沒有的事,收費過萬照樣大把人在,不要忘了中國別的沒有,就是人多,而且現在的經濟不是改革開放前了,哪怕富人只有萬分之一,15億人口的國家,也有15萬個富人,如果就二八原則來說,15萬的20%是3萬。

如果大家覺得這樣的數字還是太大,再來玩一個數字遊戲。

假設全國的赤貧占所有人口的80%,那麼,剩下的15億的20%是3億。這裡面中產又佔了80%,剩下3億的20%是6千萬。這裡面富人又佔了80%,剩下6千萬的20%是1200萬的巨富。6000-1200=4800萬,夠了!

可能你還是覺得大,這是全國的數字。

那麼再細化,你們城市有多少人口,就那個區、那個縣就行了,很多人總是擔心自己是什麼五線城市,那都是給自己設限。不要說100萬人口,即使10萬人口,5萬男人5萬女人,18-67歲這50歲跨度的區間是瑜伽館的目標人群:2.5萬人,裡面20%的人知道瑜伽,也有5000人,20%的人到瑜伽館來諮詢過,是1000人,20%的人會真正辦卡,還有200人,一個人收一萬以上,一年也有200萬。

現在哪個地方沒有10萬人?隨便百度百科搜一下,你們城市、縣、區有多少人,清清楚楚。

你可能會問:這些人在哪裡,我怎麼沒看到?

很好的問題。

第一:你沒宣傳。很多人很奇怪的,開個館,然後任務就完成了,以為這樣顧客就會絡繹不絕上門,簡直異想天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6個微信的人,現在不也天天寫文章,也才幾百個忠實客戶,世上哪有掉餡餅的事情。

第二:被你的低價客戶嚇跑了。整天99拓客,還動不動送衣服、送墊子,送那個、送這個,然後來一幫不知道怎麼形容的人,稍微有點追求有點檔次的,基本上很有禮貌的來,接著默默的離開,剩下這些低價引流進來的客戶陪館主玩。

第三:不捨得低價又不敢開高價。其實,只要不是盲目投資,基本上一個客戶就夠養你一個月甚至一年的,其他都是賺的。但是,不少館主就是耐不住寂寞,三五天沒人上門就慌了。

因此,答案很簡單:到你的目標客戶面前去,展示價格,告訴她們你就是她們要找的人就行了。

1、到你的目標客戶面前去

就拿我為什麼到北京來發展舉例吧,未來五年,甚至50年,我的目標客戶人群大部分在北京,而北京不可能跑來找我,只有我跑來找北京。

因此,很多人營銷上的錯誤是什麼?就是等客戶上門,門都沒有!

你以為你是誰啊?客戶憑什麼自己上門?比如我寫平台,關注者很多,真正走進我的不多。即使出書,大賣個10萬冊吧,我也不覺得有多少人會因為書而找上我,頂多覺得:這人講的挺不錯的,又學到了。

正確的方法就是,目標客戶在哪裡,就去哪裡找目標客戶。五年前,我的目標客戶是瑜伽館主,那好,一個蘿蔔一個坑,你不來找我,我去找你好了吧?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一年152個城市,直接刷爆一個微信,然後連續三年講網路課,寫平台,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沒什麼複雜的。

同樣的,您的目標客戶在哪裡,就去哪裡找他/她,在高爾夫球場,那就去高爾夫球場,在高級餐廳,就去那,在商會,去商會,在高端美容院、服裝店,直接過去對接。

我們很多人就是不好意思,那就代表你不配過好生活的意思。一定要會打高爾夫球才能去高爾夫球場嗎?我見過很多在高爾夫球場拓展客戶的,就當「助手」,跟越野的時候需要一個副駕的道理是一樣的,有些人就需要在自己休閑的時候順便有個人在身邊看自己顯擺。

而顯擺的代價就是負擔相應的費用,有來無往非禮也,越是高級的人越不是傻子。低級的我就不說了,還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你積極,相應的就吸引積極的人在一起,你懶惰,自然就吸引懶惰的人在一起。

至於經濟,完全是次要的,很多人的心結是:「我都沒有錢,怎麼好意思跟這些人在一起呢?她們去的地方都不是我去的。」

那是你自卑,用王思聰的話講:「我交朋友從來不看人家有多少錢,因為再有錢,都不如我有錢。」有點霸氣側漏,但是,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有錢人並不在乎跟自己在一起的人有沒有錢,說得難聽點,是你有沒有利用價值?無論你是教瑜伽的,還是理髮的,做飯的,開車的,還是吹牛的,或者拎包的,只要你有「一技之長」,而且比別人優秀很多,人家剛好又認識你,就用你了。

所以,最終要解決的問題還是:讓人家認識你。

2、展示價格

這是第二個死穴,有的人不敢展示價格,或者聽銷售課程上講「誰報價、誰先死」,然後就怕死怕到不敢報價了。

這有什麼?我不反對銷售的這種技巧,但僅限於消費等級在100元-一萬元的中產。

低於100的,基本上屬於價格戰,都已經價格戰了,當然是價格說話,最低的價格是免費,更低的是倒貼,比如早期的滴滴。

高於一萬的,已經沒什麼競爭對手了,為什麼不大膽的舉出你的價格大旗呢?你不告訴人家你收多少錢,人家怎麼跟你交易?

「誰報價、誰先死」只是一個銷售技巧,就是等,等對方有明確的意向之後,問一句:多少錢?你再報價,基本上就沒有轉圜的餘地了,為了爭取更大的餘地,不先報價是最保險的。

這是在程度差不多的情況下才需要採取的方式,如果雙方不存在拉鋸戰,而且沒有任何的議價空間,為什麼不直接把價格報出來?這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

3、告訴她們你就是她們要找的人

還是自卑的問題,有很多人都是完美主義,包括我自己。

理論上,按照我自己的標準,起碼60歲才夠格當講師,還不是30出頭就拿著話筒衝出來了,也一樣混得人模狗樣的。

按照我自己的標準,現在的文章哪叫文章啊,都是垃圾。病句一大堆,口語化嚴重,對仗不公整、平仄不對,各種語法不過關,還不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日更,點擊率也挺高的啊!

如果我60歲前苦練內功,萬一活不到60歲呢?或者像《東成西就》里的王重陽一樣,一出關就掛了,那還不如不閉關呢!如果我三天或者一周才寫一篇文章,十年出一本書,估計大家等死,我自己也餓死。

因此,奉勸各位,放下你的那點自尊,以及完美主義。

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相信自己未來可以更棒,相信自己就是客戶需要的人,而且現在就需要你,不買你是對方的損失。有這種底氣,對方把錢放在你這裡也放心,如果你對自己都沒有信心,憑什麼收錢?

又打雞血啦,打住。大概意思傳遞出來就好了!

定價,不是在腦袋裡面定,而是變成文字,變成單頁、圖片、視頻、音頻……然後很直觀的告訴目標客戶:我就是你要找的人,找我需要多少錢,198、1980、3980、6800還是13800、35800或者9.8萬、15萬、150萬……這才是定價(報價),對方買得起就買,買不起只能說明你的消費等級不是我這個收費等級的。

綜上所述,簡單來說,就是顧客處於什麼消費等級,你就設置怎樣的收費內容與之對接,錢就進來了。

以上,就是Part 9:收費與消費對接,僅供大家參考。

明天3月26日,開始第四章:十大瑜伽館定價策略,Part 1:競爭對手兩倍以上的卡價,敬請關注!

攤屍,休息術去。

此致!

NAMASTE!

沈謙謹 敬上

2018.3.2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瑜伽窩 的精彩文章:

TAG:北京瑜伽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