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的現實矛盾:人才與概念脫節

區塊鏈的現實矛盾:人才與概念脫節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出自《桃花扇》

從電氣時代進入信息化時代,人類花了80年;從信息化時代步入互聯網時代,人類花了25年;然而區塊鏈技術提出至今,卻不過10年,區塊鏈的瘋狂大規模爆發,也不過是4個月前。

當學術界普遍認為下一代數據經濟的基石——區塊鏈技術可以推動新型商業模式的誕生時,當各路企業徹夜不眠追逐和不懈探索區塊鏈技術時,當區塊鏈過熱的泡沫和技術噱頭充斥在幣圈時,人們逐漸意識到或許政策、商業環境並不是應用落地的阻礙,反而是區塊鏈領域人才與概念的脫節抑制著這項技術的規模化應用。

於是,清華大學開設了區塊鏈公開課,向200名在讀學生開放。無獨有偶,西電也開設了區塊鏈技術原理與開發實戰課程。但這批學生從學習到實際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大家都知道區塊鏈會帶來變革,但懂的人太少,那些指點江山的大佬們也都處在摸索前進的階段。區塊鏈技術驅動型企業大量湧現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拉動了對於技術、產品、設計、市場等各類人才的需求。

根據領英公開的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17年,區塊鏈人才需求量增長了19倍。國內情況有過之無不及,尤其是在BATJ等大企業開始招人試水區塊鏈項目後,Boss直聘數據顯示2018年1-2月區塊鏈崗位需求量就增長了4.6倍。

在所有需求崗位中,區塊鏈技術型人才缺口最大。區塊鏈的底層語言基本上是Go語言、C++、JAVA這些主流語言,但光會寫代碼還不夠,對於共識機制、分散式存儲這些概念也要瞭然於心。另外,由於區塊鏈還涉及到密碼學、數學、經濟學等多個學科,所以有良好的數學功底以及區塊鏈思維非常重要。

看到這裡,相信從事技術工作的朋友應該能明白大拿叔想說什麼了。沒錯,這是技術型人才除了大數據、人工智慧以外的又一大機會。

當然,除了技術人才,對產品人才的需求也較高。當抱有「發白皮書然後ICO不考慮落地」的人的幻想破滅時,如何在底層不完善、可開發功能有限、網路擁堵等情況下,讓產品快速、安全、穩定的落地便成為了產品經理肩上的重擔。

儘管目前區塊鏈技術概念走得太前,與人才形成了脫節,但隨著區塊鏈應用場景的不斷成熟和豐富,人才會逐漸湧現。但場景落地也需要至少3-5年的漫長時間,區塊鏈的人才的供不應求也會隨著區塊鏈的火爆持續。

所以該看書就看書,該培訓就培訓,該上課就上課,該參會就參會,大家都還有時間。是智慧還是愚蠢,是信仰還是懷疑,是希望還是失望,是直登天堂還是直下地獄,決定權都在自己手中。

跟大拿叔一起探討交流區塊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慧區塊鏈 的精彩文章:

TAG:智慧區塊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