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時候告別有線耳機了 飛傲M7播放器評測

是時候告別有線耳機了 飛傲M7播放器評測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去年在跟行業內的一位人士聊天的時候,他問我對於目前這些旗艦HiFi播放器的看法,我告訴他其實現在音質已經不是大家最擔心的問題,經過這麼多年的高音質的洗禮,發燒友們已經知道什麼才是好的聲音。當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減緩手機對於播放器的衝擊,正如相機面臨如何減緩手機對其的衝擊一樣。

是時候告別有線耳機了飛傲M7播放器評測

我倒不是說短時間內HiFi播放器就會被手機幹掉,這件事情不會那麼快,也不會那麼絕,只是一個市場份額被不斷壓縮的問題,畢竟老如磁帶,目前也還是有人聽的。HiFi播放器其實是與手機在打技術的時間差,因此如何做出與手機有差異化的產品才是當下HiFi播放器最需要著力的地方。

HiFi播放器與手機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更強調音質,但是播放音質在今天已經不應只局限於有線播放了,技術的進步使得無線播放的音質在近兩年突飛猛進,所以當我們再談到播放音質的時候,必須要把無線播放的音質也考慮進去。因此,現在HiFi播放器與手機的差異點就要著眼於在有線播放與無線播放兩方面HiFi播放器都要超越手機,只有這樣才能彰顯出HiFi播放器的價值。

目前支持高音質無線播放的HiFi播放器不算很多,絕大多數廠商還是將重心放在有線播放這塊,這固然沒錯;但從便利性來說,無線播放顯然是大大優於有線播放的。如果說在高端HiFi播放器上增加無線播放暫時還不算太緊迫,那麼對於中低端HiFi播放器來說,高音質無線播放功能必須得成為標配了,否則被手機取代是很快的事。

很多HiFi播放器廠商還沒意識到這點,但也有嗅覺靈敏的廠商嗅到了潛在的危險與機遇,比如國產廠商飛傲,今年初突然推出了同時支持LDAC和aptXHD雙高音質藍牙編碼的M7播放器,這不啻於在播放器界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誰也沒想到飛傲會給一款千元出頭的產品上如此的高規格,一時間圈內議論紛紛。目前這款產品已經京東眾籌成功,我拿到的這款送測樣機也基本已經調試定型,下面我就為大家揭開這款機器的神秘面紗。

外觀設計:主打簡約風

M7還沒正式上市,我們拿到的是工程版樣機,機器主體應該是最終定型版了,包裝盒估計上市後還得改。我們就直接說M7本身的設計吧。你看到這款機器的第一感覺估計不會覺得它是飛傲的產品,這是一款主打簡約風的小機器,方方正正,與飛傲這兩年稜角凌厲的設計風格有很大的不同。不過仔細看其實還是能發現一些飛傲這兩年形成的一些固定設計語言,比如機身左側帶有45度弦紋的音量旋鈕,還有機頂圍著電源鍵的那圈飛傲紅、以及集成在電源上的狀態顯示燈。

工程版機器的包裝盒

飛傲M7非常小巧

機身音量旋鈕處稍微凹進去一塊,方便拇指調節音量

飛傲紅圈和電源鍵指示燈

除了音量旋鈕,機身左側還有三顆按鍵,分別是上一曲、播放/暫停、下一曲。機身頂部還有一個3.5mm耳機/線性輸出二合一介面。M7並沒有配置平衡耳機口,這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機身右側是一個TF卡槽,最大支持512G的TF卡。機身底部是一個USBTYPE-C介面,是USB2.0規格,除了充電還支持數字輸出。我並沒有在機身上發現常見的rest孔。

機身左側的三顆按鍵

耳機/線性輸出二合一介面

機身右側的TF卡槽

機身底部的USBTYPE-C介面

M7的屏幕是3.2英寸,解析度480×800,視覺效果還不錯。屏幕出廠貼了一塊高清保護膜,用戶無需另外貼膜。這塊屏幕的裝配精度很高,與鋁合金機身過渡非常自然,而且M7的機身加工精度也非常高,細磨砂手感極其細膩,不管是邊緣還是稜角都沒有鋒利和尖銳的感覺。116克的重量拿在手裡輕重適宜,小巧的體積也可以方便地揣到褲兜里。

3.2英寸觸屏

機身背面印著飛傲的產品logo和產品信息,有意思的是這次M7把Hi-Res的標誌印到了機身背面,而不是貼一張小金標。機背最下方貼的那個黑色的產品信息小條,在正式上市的量產機上會移除,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激光刻上去。

機身背部也很簡潔

Hi-Res小金標直接印上去了

隨機附件

USB線

水晶套

隨機附件方面,M7標配一條USB線和一個水晶機身套,簡單實用。

評測參考設備簡介

在本次的測試中,我們選擇了拜亞動力榭蘭圖耳塞和qdc雙子座耳塞以及松下RP-HD605N藍牙耳機作為參考設備。

拜亞動力榭蘭圖

榭蘭圖是拜亞動力的旗艦動圈耳塞,採用拜亞專利高能特斯拉單元,能夠使震膜獲得更大的驅動能量,並且將腔內共振降到最低,從而大幅度提升聲音回放水平,具有傳統動圈單元自然、醇厚的音質特色,並且與普通動圈、動鐵耳塞單元相比擁有更大的細節量和動態表現。

qdc雙子座

qdc雙子座是qdc的旗艦動鐵耳塞。這款耳塞單邊配備8個微型動鐵單元,4個音頻通道、各自獨立的分頻電路.此外,它還配備了微型調音開關,輕輕撥動,即可在一副耳塞上實現兩種不同的風格,為用戶帶來頂級的聲音表現。

松下RP-HD605N

松下RP-HD605N是目前松下的藍牙耳機旗艦,這款耳機支持AAC、aptX,aptXHD和LDAC藍牙編碼,是現階段市面上唯一同時支持aptXHD和LDAC兩種高音質藍牙編碼的耳機產品。同時RP-HD605N還具有主動降噪功能,給用戶帶來安靜的聆聽體驗。內置電池沒電時,RP-HD605N也可通過有線方式繼續聆聽。

無線播放不再是點綴

談音質表現之前,我們再例行談談操控。M7採用了三星Exynos7270晶元,操作流暢度還不錯。值得一提的是M7的深度安卓定製系統把屏幕底部的三顆虛擬按鍵給精簡了,取而代之的是左右兩側底部上滑,左側上滑返回上一級,右側上滑返回主界面,實際體驗精準度不遜於原先的虛擬鍵。由於目前的固件還在更新中,一些操作還不完善,比如最新的固件把飛傲音樂APP鎖屏封面功能打開,在熄屏後音量調節是無效的,這些還有待今後的固件繼續改進。

飛傲M7

M7還有一個驚喜是內置了FM收音機。現在不要說HiFi播放器,手機都很少內置FM收音機了,筆者上一次使用FM收音機功能還是在曾經的諾基亞手機上。其實FM收音機還是很有意思的,在你什麼音樂都不想聽的時候,打開收音機,聽電台的DJ扯扯淡,讓賣葯的廣告逗逗樂,也是別有一番樂趣。

支持FM收音機也是個亮點

M7是一款同時支持LDAC和aptXHD無線藍牙編碼的播放器,我其實沒想到飛傲會把這樣的高規格首先放到M7這樣的入門機上,畢竟X7MK2也才僅僅支持aptX而已。但後來想想也能理解,高階發燒友多半是看不上無線播放的音質,那還不如提供給更需要播放便利的入門燒友。但是經過這段時間我本人的實際體驗,我要說的是M7的無線藍牙播放絕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功能,而是真正可用且素質相當高。

飛傲M7

測試藍牙播放的松下RP-HD605N正好LDAC與aptXHD都支持,不過在播放的時候需要在M7上手動設置一下,LDAC可以設置為音質優先、標準和連接優先,我在試聽時使用的是音質優先,以達到最佳回放音質。如要使用aptXHD編碼,也得手動選擇。

支持aptXHD藍牙編碼

M7無線播放的聲音與普通藍牙傳輸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動態、細節和聲音密度這三點上,LDAC音質優先下的聲音要稍稍好於aptXHD,但均是處於較高的水準,與SBC編碼下的聲音一耳朵便高下立判。普通藍牙動態差相信發燒友們應該有體會,如果加上耳機本身有降噪功能,那麼像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天方夜譚》這樣的作品就沒法聽了。但在M7的LDAC音質優先下,即使將耳機的降噪打開,音量開滿,並且M7的音量只開到10,回放這部作品其動態受到的影響也是比較小的,基本與大部分中端有線耳機持平。

支持LDAC藍牙編碼

聲音細節方面,SBC編碼下細節被大量忽略,到aptX能改善不少,但在高頻和低頻兩端,還是能明顯聽出來存在細節不足,高頻可能更明顯,比如吊鑔聽起來就不是很乾脆,稍微有點粘。而到了LDAC和aptXHD下,你能感覺到細節已經很足了,雖說不至於像有線模式下接qdc雙子座那麼強悍,但也絕對不會讓你失望。至於聲音密度,LDAC和aptXHD下M7全頻段的密度都比較足,沒有SBC那種鬆散飄忽的毛病。有意思的是我把松下RP-HD605N的降噪關了之後,聽感反而沒開著降噪好,聲音薄了一些,幹了一些。

飛傲M7

M7的無線播放出色的同時,有線播放水準也可圈可點,我個人覺得不比印象中的X3MK3的聲音差,三頻相當均衡,通透清澈,解析高,不刺激。人聲與樂器的分離度適中,結像精準,感覺是飛傲入門級播放器里人聲表現最好的一款。聲場表現也是越級的水準,橫向延展的很寬,稍顯遺憾的是縱向的聲場高度不算很高,顯得稍有點扁。

飛傲M7播放器的ZH-1.1最後得分

寫在最後:

M7絕對能算得上是飛傲的奇兵,我估計行業內可能很少會有人料到飛傲會用如此快的速度、如此高的無線播放規格以及如此低的價格的一款產品突然攻入市場,尤其是當現在我們都知道最新的安卓8.0全面支持LDAC和aptXHD後,更覺得飛傲這一手是預判精準,這是與手機打時間差的示範。當無線播放不再是點綴,音質直指有線播放時,HiFi播放器廠商需要意識到其中蘊含的機遇與挑戰,而不是固步自封,曾經看似不可能的或許終將成為可能。M7出現之後,是時候考慮告別有線耳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關村在線 的精彩文章:

你的腎還好嗎?新一代iPhone X Plus前面板曝光
絕地求生新版上線 銳龍5能否暢快吃雞?

TAG:中關村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