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情緒」可不是控制那麼簡單——教你「融會貫通」的全腦教養方式

孩子「情緒」可不是控制那麼簡單——教你「融會貫通」的全腦教養方式

彼岸讀書

《全腦教養法》The Whole-Brain Child

孩子「情緒」可不是控制那麼簡單——

教你「融會貫通」的全腦教養方式

文 | 彼岸

前段時間,我參加了發展心理學家陳忻老師(《養育的選擇》一書作者)和家長們的一場養育交流會。在會中,一個媽媽很焦慮地詢問陳老師關於怎樣培養自己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的問題。

陳老師問:你的孩子幾歲?這位媽媽回答道:快三歲了。

陳老師的即時反應是人往後一仰,不由自主地提高了音量,笑道:「太早了太早了,小孩子要講情緒控制,再怎樣也要到9歲10歲,別說你的孩子,這個年齡的孩子擱誰都控制不住...」

雖然我也不禁莞爾,但這位媽媽的擔憂我還是可以感同身受的——畢竟作為這一代的父母,我們更加註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而「情緒」又是最近眾多育兒「雞湯」與「乾貨」中被頻頻提及的敏感詞。除了正確地「覺知」,究竟該「怎麼處理」,也是擺在之後的一個現實中的難題。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閱讀過的《全腦教養法》裡面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比喻——「幸福之河」:想像有一條寧靜的河流穿過鄉間,而你是其中一艘小船的駕駛者,雖然河流或寬或窄或急或緩而調整自己的船槳,以保持自己在水流的中央,這就代表維持了一種「心理健康」的狀態。

然而,如果你的平衡被打破了,靠河岸太近了——一邊的亂流代表著混亂,代表著完全失去控制,而另一邊的水流靜止則是刻板,試圖控制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無論亂流還是蘆葦都會是你的阻礙,讓你難以回到這條幸福之河的中央。

作為父母,在靜下心的每一刻,我們都覺得我們有義務和責任,去為我們的孩子「開闢」與「引路」,但生活總是被「雞飛狗跳」的時刻所填滿,各種花樣翻新的「混亂」總挑戰著我們敏感的神經,誘惑我們用簡單粗暴的方法解決問題。但是常常,我們所做的只是強迫孩子調轉船頭,從河的一岸航向了另外一岸。怎樣才能保持在這條河的中央?丹尼爾西格爾在自己的書《全腦教養法》里告訴我們——這是通過「整合」可以達到的狀態。

人不是已經是一個整體了嗎?為什麼還要「整合」?看似渾然一體的尤其是腦相關的各部分,其實並沒有天生配合得完美。全書共講了五個層面的整合:整合左右腦,整合上層與下層大腦,整合記憶,整合自我,以及整合自我與他人。在每個層面上,西格爾都介紹了幾條具體的整合方法,綜合起來,就是本書的副標題:拓展兒童思維的12項革命性策略,或者我們也可以稱作「全腦養育12法」,思維導圖如下:

有必要介紹一下本書的作者丹尼爾·西格爾,美國著名積極心理學家,哈佛醫學院畢業 有趣的是,在2009年的TEDtalk里,他曾經講述過為什麼他沒有順理成章成為一名醫生——在他的導師的點醒下,他發現自己不像「一般」的醫生思維那樣重視「物理性」的研究,而是對人大腦作用下人的情緒、情感、思維和行動更感興趣。在決心改換職業道路後,他目前在UCLA精神學病系任職,並且根據自己以「人際神經生物學」為基礎的理論,創建了第七感研究所(Mindsight Institute)。 除了學術專著之外,他出版過包括本書在內的近10本給普通讀者看的暢銷書籍,其中本書和另外3本(《成長的意識》、《第七感》、《非戲劇性規矩》)都曾經是《紐約時報》年度最暢銷書籍。

雖然是學術大拿,這本《全腦教養法》並不因此而充滿著學術理論和枯燥地說教,相反,西格爾從大腦本身的構造出發,深入淺出地把神經生物學的一些基本概念,融入到豐富生動的育兒實例中去了。在書本的最後,他甚至還給出了針對0-3歲,3-6歲,6-9歲,9-12歲各個年齡兒童的書中12個「教養法」的實操建議,幫助父母「道術並行」與「知行合一」。

「整合」包括的幾個方面究竟能夠怎樣幫助我們和孩子?整個過程會以怎樣的方式發揮作用?回顧整本書,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西格爾所說的「整合」概念:

根據大腦本身結構進行的整合,左右腦,上層與下層大腦,使孩子獲得情感支持,平衡情緒與理性。

根據大腦的記憶與演繹功能進行整合,重新理解和自我講述自己的經歷,檢驗自己的記憶體系和更新認知系統。

從大腦對我們自我塑造的作用出發,了解和整合真實的自我,檢視自己的心理運作方式並且推己及人,感受他人心理和培養共情力。

01

正如我們一開始所提到的,兒童的大腦各部分的發展階段不盡相同,除了我們熟悉的左右腦之分外,負責情緒的杏仁核屬於下層大腦的一部分,是較早發育的,而負責推理、決策、自我控制等的前額葉發育較晚,可能一直要到一個人步入成人階段才能發育完畢。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一個孩子情緒「失控」,應該認為這是正常的。但「正常」並不意味著「放任」,西格爾建議我們做的,主要是試圖理解和化解情緒,讓理性佔據決策主導。

在還不會完整表達的小寶寶的階段,這一點是尤其重要的——他可能會錯誤地把父母對他情緒不耐煩的態度投射到他自身上而產生不安全的感覺,或者判斷「發脾氣」本身是一件壞的事情而理解為「隱藏情緒」才是正確的。

沒錯,這對父母是有要求的:能夠觀察到孩子有情緒並且是哪種情緒,並且能觀察到情緒平息下來的時刻——如果因為情緒產生了不適當的行為,討論是必要的,但在孩子情緒爆發的期間顯然並非最佳的時機。

我們的右腦是和我們「玩情緒」的淘氣孩子,但我們的目的並不是用理性的左腦去「鎮壓」它,因為情緒使我們有血有肉,但我們需要適時讓左腦出動來接管和處理右腦所帶來的即時反應,並且——賦予意義。而整個上層大腦,能夠更明確地識別情緒和深入分析。

因此在書中西格爾明確區分了「上層怒火」和「下層怒火」:如果說「下層怒火」是受杏仁核的「劫持」,父母需要耐心和安慰。但如果是「上層怒火」,孩子是有意識地選擇行動,用發脾氣和誇張和表現來」要挾」,這種情況,西格爾給出的建議是設立穩固的界限」,讓孩子用上層大腦的思維能力意識到原則的問題不可逾越。

怎樣「觸發」孩子的上層大腦?書中的一個例子是4歲的兒子在餐館擅自離開桌子並且朝父母做鬼臉,媽媽本來打算以威脅取消甜點的方式逼他就範,但她換了一種方法:她敏銳地感覺到這個舉動背後的情緒:「你生氣了?」孩子認可了,是因為爸爸讓他吃掉一半他不喜歡吃的玉米餅才能吃甜點,媽媽給他留有空間,讓他自己思考吃多少才算「公平」(這時起作用的是上層大腦),孩子堅定地說「十口」,大家都沒有遺留情緒,全家人順利吃完了午餐。

這不是一場媽媽或爸爸的勝利,這應該是一次「上層大腦」的勝利——孩子自己幫助問題得到了解決。

與此相反,並不是所有的時候我們都能夠恰好在旁邊,並且及時理解和解決那些臨時碰到的問題。尤其是孩子從外面回來,一身傷痛或者一臉沮喪,很容易就讓我們覺得束手無策。在書中,西格爾把有些沒有被及時述說或解釋的經歷稱為「內隱記憶」,這些經歷就像埋在土裡的地雷,可能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被「引爆」。

02

這就是為什麼西格爾強調「整合記憶」的原因,如果我們可以鼓勵孩子複述自己的記憶,那麼我們可以幫助辨識和修正那些可能會對他造成阻礙的「內隱記憶」。如果孩子自己這麼做有困難,那我們就應該試圖參與進來,幫他一起複述帶來恐懼或痛苦的經歷。

家長幫助孩子複述,理解和引導孩子對自己經歷的描述,和所謂的「控制」是有本質區別的。我們只看見孩子為很小的事情(比如吃飯的勺子掉了)莫名其妙地發飆,我們的即時反應很錯愕,然後是責備:「太嬌氣了,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但我們其實並沒有搞清楚是什麼觸發了他/她這種情緒。怎樣發掘這些「內隱記憶」,並且幫助孩子把「內隱拼圖」組合為外顯圖像,從而重新理解和解釋它,這樣我們可以重新書寫自己的生活故事。

同樣,孩子在怎樣認識事物和自身,怎樣決策和判斷方面天然有不成熟的地方,這時候,如果能把這個過程清楚地呈現在他們面前,和他們一起複盤「怎麼做更好」,可能比放任孩子自己理解和解讀這些事情,對將來更加有參考價值。

作為家長,「協助」孩子並不意味著要「大包大攬」。替孩子做決定是一個很大的誘惑,因為一般來說作為情緒比較穩定,決策能力更強的成人,我們很難放任那些我們眼裡的「壞主意」不管。但讓孩子「始終正確」卻不是最終的目的,我們原本想培養的,是孩子做決定所需要的執行能力。通過顯性地講述與引導,我們幫助孩子的上層大腦得到鍛煉和加強,從而在未來相似情況下能夠按照這條「新的通路」運轉。

03

幫助孩子發掘反思這些經歷的另一個好處,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讓孩子自身意識到這些經歷在他自己身上施加了怎樣的影響。其中重要的一點是,讓孩子區分開「感到」和「是」。比如,一次考試失敗的沮喪只是暫時的心理狀態,但這種狀態並不足以定義他們的特質,遠遠不足以達成「我太笨了」或者是「我一到考試就掉鏈子」這種認識。西格爾書中「覺知之輪」的概念,就是幫助孩子明白——他們有能力選擇關注和重視的對象。

覺知之輪的示例如下圖,西格爾說「從覺知之輪的中心——自我最具反思性和客觀性的部分——出發,他可以選擇給予那些恐懼和擔憂多少關注,也可以選擇去關注其他的外圍面向」。這樣,就可以幫助他們的注意力不被某一類負面感受完全佔據,從而對這種「外圍面向」做出合乎情理的解釋,而不是把「感覺」誤劃歸為更加本質的特性。比如一次考試失敗的歸因,他們可以在自我對話中把它看做是自己某方面可以彌補的知識漏洞,從而避免對自信心的打擊。

通過這個過程,孩子能夠用成熟的方式去看待自己的感受,認識到除了事件本身,「怎麼想」這件事是自己能夠控制的,從而做決定怎樣思考和下結論自己所經歷的一切。

如果將覺知之輪向外擴展,孩子也會更加自然地通過自己和外部世界的聯結了解到,他人和世界的聯結也適用於同樣的原理,從而讓自我與他人之間的理解更易達成。西格爾說:

「當一個孩子學會了審視自己的感覺、意象、感受和想法,他就對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就能更好地掌控自己與他人的聯結。」

在這類指引下,與杏仁核在受激狀態下採取的反射性封閉防禦狀態不同,當我們處於接納狀態時,其實是激活了大腦中一種不同的神經通路,無論從身心都能夠更平和開放地理解和接納其他人想要表達的東西。這種神經通路就是西格爾稱作的「社交系統」,讓我們從和他人聯結的過程中體會到安全感和存在感。

作為父母,也要鍛煉自己能夠辨別孩子是在反射式狀態還是接納狀態。這樣,當我們和孩子能夠站在彼此的角度上體會彼此的情緒和感受的時候,「共情」就顯得順理成章了。納帶來的不僅僅是舒服的談話和交往,更是由內而外與他人的融合——如果像著名投資家瑞·達利歐《原則》里講的那樣,人生最重要的是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和有意義的工作,那麼幫助孩子具有享受親密的人際關係的能力,會為建立意義本身打下基礎。

04

總結一下,用「全腦整合」的方法,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這幾方面的支持——

情感支撐:理解情緒的正當性,允許孩子有表達和發泄的途徑

認知引導:幫助孩子解讀自己的經歷,讓「內隱記憶」不再具有破壞力

自我覺察:讓孩子擁有自我執行力和控制力,發現發生的事情本身和自己的看法與解讀是值得審視和思考的,從而加強與自我和他人的聯結。

通過在日常生活中「整合」的經驗,我們和孩子一起,靈活地運用這些原理來一起走過「一地雞毛」和「雞飛狗跳」,所有這些都可能會成為珍貴有趣的回憶,並且在我們共同的解讀下,可能還會具有深遠而持久的效用。他們會更正面地理解,解釋他們所經歷的一切,正如我們一向所說的那樣——一切的經歷都是財富。但怎樣把它轉換為財富的過程也同樣重要。

而我們自己,是不是該為了某一次忍不住向孩子發了脾氣而自責?通過閱讀《全腦教養法》,我們或許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自身,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自己也應該保持寬容。正如西格爾在書的最後所說的:「但是全腦教養的美妙之處就在於,它讓你明白即使錯誤也是成長和學習的機會。這種方式要求我們對自己的行為和目標保持主動,同時接受我們只是普通人這一事實。我們的目標是有意識和專註,而不是僵硬、嚴厲的完美主義。」

我們的期待是,當孩子成為一個大腦整合良好的孩子時,他或她所展現出的,是一個心理和情緒健康的人的品質:靈活,適應性強,情緒穩定,並且能夠理解自己和周圍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彼岸沙 的精彩文章:

TAG:彼岸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