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牙刷、手錶、電腦……為區塊鏈瘋狂的消費市場

牙刷、手錶、電腦……為區塊鏈瘋狂的消費市場

區塊鏈就像一架瘋狂前進的馬車,年初徐小平那句「All in 區塊鏈」驚到馬匹後,這齣戲就變得越發精彩:車上的人肆意表演,車後的人迅猛追逐。這弄得我夢裡都神叨了,比如前晚,我就夢見路邊洗車行打出了月薪200比特幣的招聘廣告,美得我瞬間從夢中驚醒,迅速發了個朋友圈,自嘲夢境瘋狂。

然而,現實的瘋狂似乎也好不到哪裡去。

昨天看到了某則區塊鏈牙刷的眾籌信息時,我一臉懵逼:連牙刷都要變成礦機了?隨後我發現,硬蹭區塊鏈熱點的消費品還不少,除了上周我們談過的手機,居然還有手錶、電腦等等。

顯然,區塊鏈概念已經被精明的消費市場盯上。而以往無數個風口的故事證明,這或許只是瘋狂的開始。

區塊鏈牙刷來了

「首款區塊鏈智能牙刷,讓你真正刷乾淨」,最近被炒熱的區塊鏈牙刷,廣告詞樸實無華,眾籌頁面傳遞出來的信息也是「放心,牙刷還是那個牙刷,清潔牙齒是主要任務,挖礦只是買一贈一的附帶功能」。

根據眾籌公開信息,這款牙刷出自32teeth,這是後者推出的第三款產品。除了一種專業的巴氏刷牙法聽起來在還在人們想像範圍內,其餘賣點似乎大多是時下熱點。比如人臉識別+VR特效、區塊鏈等——看來這個團隊對風口也是蠻熟的。

至於具體玩法呢,「人臉識別+VR」似乎就是美圖版刷牙短視頻,你能用手機拍攝下自己左刷刷右刷刷的樣子,再根據心情選擇給自己配上蝴蝶結、小星星之類的特效。

區塊鏈的概念聽起來似乎也合理:牙刷+區塊鏈=愛牙幣。簡單來說,刷牙就相當於「挖礦」,挖出的token就是愛牙幣,可以直接兌換牙刷、牙線、洗牙服務等。

此外,作為一家專註做牙刷的創業公司,其還悉心設置了專屬礦池和公共礦池。一方面,你的有效刷牙行為會變成數據,再兌換成專屬礦池裡的愛牙幣,刷得越乾淨,獎勵就越大;另一方面,公司會根據算力總量情況向公共礦池裡定期投放愛牙幣,用戶可以通過完成指定的刷牙任務獲取。

好好刷牙就能賺錢,讀懂這個邏輯後,我有了一絲隱隱的擔憂:如果這玩意兒被我媽知道了,她會不會抓住我家的汪星人,每天給它刷20次牙?畢竟,我媽對區塊鏈充滿好奇又苦於無從下手,而同時她又是會為了拼多多幾毛錢優惠就把全家親戚都騷擾一遍的主。

龐大的區塊鏈家族

區塊鏈概念去年冬天就出現在消費市場了。

2017年12月10日晚,一張三角形礦機的海報在很多人的朋友圈裡出現;根據官方表述,這是全球首台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腦。這款產品由香港Acute Angle cloud團隊打造,三角形外形,既能夠作為普通PC使用,用戶只要開機進入系統,「挖礦」就會自然啟動,產出銳角幣(AAC)。

創始人高勝利接受採訪時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

「全球目前有兩個雲,一個是阿里雲,一個是亞馬遜雲,這兩個雲都是中心化的。Acute Angle cloud則希望能成為第三個雲,規模上甚至將勝過阿里和亞馬遜……未來的雲世界將是中心化雲與去中心化雲共同發展的局面,因此,Acute Angle cloud將與阿里、亞馬遜等巨頭比肩作為終極目標。」

今年一月初,三角形電腦在美國CES首發,限售2萬台,每台599美元,並支持BTC、ETH、USDT、ACT、QTUM、ITC、AAC等數字貨幣支付。據悉,這款礦機電腦在19分鐘里銷售一空——礦工們的熱情果然不可小覷。

看起來,礦機才是這款三角形電腦的主要身份,電腦只是買一贈一的附加功能。因為在去年聖誕節,AAC已經上線KEX,隨後又登陸了OurDax、LBANK、OKEX等交易所。

相比之下,很多公司將消費產品與區塊鏈聯繫起來,怎麼看都像是在蹭熱點。

比如長虹、糖果、聯想已經紛紛推出了區塊鏈手機,且均自稱為「首款」。其中,名不見經傳的糖果手機圈錢姿勢過於露骨,遭到輿論一邊倒的嘲諷,畢竟千元機配置+有名無實的礦機就叫出三千多的高價,實在有點吃相難看。

創業者的想像力似乎由此展開。

樂心醫療最近也宣布,將在下半年推出區塊鏈智能手錶。根據官方表述,「手錶將結合GPS,使用區塊鏈技術記錄位置信息,嘗試整合數字錢包功能,考慮支持不同場景的支付功能「。此外,這家以智能硬體起家的創業公司還表示,考慮在2020年成立專門的區塊鏈事業部或子公司。

從目前來看,這些傍上區塊鏈概念的消費產品,造出的虛擬幣大多用處不大,比如糖果幣、愛牙幣,它們的用途似乎就是積分換禮品。

不好割的韭菜

當然,能兌換點積分禮品還算是不錯的,畢竟在區塊鏈名義之下,幣圈的空氣幣已經割過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亂象叢生的幣圈到處都是投機者的身影。包裝一個背景光鮮的團隊,再準備一份滿是區塊鏈改變未來云云的PPT,連白皮書都沒有就能夠順利眾籌。最終,團隊圈錢退場,剩下韭菜們哀鴻遍野。

隨著區塊鏈電腦、手機、牙刷、手錶的出現,類似瘋狂似乎有在消費市場再現的苗頭,至少創業者們的野心是這樣的。不過,相比幣圈人士的目的單純(賺錢),消費市場的用戶顯然更複雜,時興的概念確實能吸人眼球,但最終決定購買、復購的因素,還是產品功能和使用體驗。

類似「雞同鴨講「的故事曾經發生在無人超市出現之後。有記者在街頭採訪大媽,當記者滿嘴「時代潮流」、「生活方式變革」時,大媽關心的卻是物價和崗位數量。

消費產品亦是如此。

人們願意接受它們在功能上的迭代升級,比如牙刷的功能是清潔牙齒,但我們不拒絕有一天它會成為我們的私人牙醫;手機是交流溝通的工具,但我們不拒絕它成為私人管家,更加方便生活。至於用它們來掙錢,顯然是用戶需求列表裡靠後的那一項,更何況,這些打著區塊鏈概念的產品,往往比正常產品要貴上幾成。

至於更像挖礦機的三角形電腦,它在今年3月正式發布時主場選在了韓國,團隊對外主打的特色也是「國際化」,全球首家旗艦店落地在香港——顯然,國內對於礦機越發嚴格的監管措施,讓這些礦機產品不得不出海。

我們期待區塊鏈有更多應用落地,也確實有不少創業團隊和大公司的業務部門正在積極布局。但在此之前,我們並不需要太多蹭熱點的、華而不實的產品,除了加深消費者對區塊鏈的誤解和抵觸,它們似乎也起不到更多作用。

同步財經是全球區塊鏈行業資訊內容、行情數據領跑者,提供實時行情、專業K線、精準數據分析、精選全球資訊及行業觀點交流等多元化一站式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洛夫逝世,他對詩壇產生的影響幾何?
「自信」拒絕暴雪,讓《戰錘》多走十年彎路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