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僅16歲的帝王以驚人膽識和魄力做出震撼千古的決定,遠擊匈奴!

年僅16歲的帝王以驚人膽識和魄力做出震撼千古的決定,遠擊匈奴!

生活中一些愛好歷史的朋友對於古代帝王的了解,相信大多人是知道有這樣一句話的「功莫大於秦皇漢武」。其中的「漢武」想必大家也知道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劉徹生於公元前156年劉徹(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41年3月21日登基。劉徹的母親王娡進宮前曾嫁作金家婦,生有一女。劉徹的外祖母聽了算命的話,將她從金家帶走,進與皇太子劉啟,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劉徹4歲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54年。

作為生在帝王家的劉徹,從小經受的是嚴格的以治理天下為目的的嚴格系統的訓練,是一個科班出身的標準君主。但這並沒有抹殺劉徹作為一個年輕人應該擁有的獨立個性和朝氣。劉徹始終雄心勃勃,充滿自信,是一個標準的具有帝王之氣的君主。

年輕時的劉徹就將秦始皇作為榜樣,立志成為具有王者霸氣的一代雄主。早在秦始皇時期,匈奴就依仗兵強馬壯,屢屢南侵,而秦始皇也只能修長城防禦。漢朝初年,匈奴實力達到鼎盛,統一漠北後,大舉侵入漢地。劉邦親率大軍迎擊,結果被匈奴擊敗,加之經過秦末連年戰亂,人口減少,經濟凋敝,已無力抵抗匈奴來犯,於是漢朝只好向匈奴納貢求和,並將公主嫁給匈奴單于,受盡凌辱。

文帝景帝時期,匈奴不停進入漢地燒殺搶掠。迫於實力懸殊,文景兩帝表面任由匈奴為非作歹,暗地則發展經濟,訓練軍隊,時刻不忘國恥。經過含辛茹苦的文景之治。劉徹登基之初,漢武帝繼續父親生前推行的養生息民政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頒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對百姓進行儒學仁義的懷柔,對政府內部實施嚴酷的刑法進行約束大臣。

經過文景之治的一系列養國政策後,國庫糧草堆積如山,百姓家家有馬,人人善騎。國力已經足夠強盛,終於具備了一個民族自強自立的條件。面對馬上生,馬上長,驍勇異常的游牧民族,面對強大的匈奴人的不斷入侵,年僅16歲的漢武帝以驚人的膽識和魄力做出了一個震撼千古的決定:遠擊匈奴!

漢武帝對外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公元前133年馬邑之戰起結束高祖以來對匈奴的和親政策,開始對匈奴正式宣戰,先後派衛青、霍去病徵伐,解除了匈奴威脅,奪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擴張了西域版圖,將匈奴置於被動稱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後派張賽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由此開始。

漢武帝是一位承前啟後而又開天闢地的真正偉大的君王。在他之前的歷史上,他所建樹的文治武功無人可及。他的想像力和巧妙手法使政治鬥爭成為藝術。他的權變和機謀令同時代的智者形同愚人。他胸懷寬廣,既有容人之量又有鑒人之明。

漢武帝開創製度,樹立規模,推崇學術。他倡導以德立國,依法治國。平生知過能改,從善如流,是一個自信,有思想,獨立思考,擁有絕對權力的有為君主,威嚴帝王,為百代帝王樹立了楷模。他的業績和作為也深深地熔鑄進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歷史與傳統中。他所開拓的疆土,第一次為中國的遼闊疆域奠定了基礎。中國之政始於秦始皇,中國之境始於漢武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晉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時期北魏的盛衰

TAG:小晉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