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拜讀賢達文章、領略科舉古韻

拜讀賢達文章、領略科舉古韻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在中國,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近日,本人遊覽了以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為主題的佛山市南海區狀元公園。公園正門入口處是狀元廣場,設有金榜題名景牆、科舉知識欄,介紹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興衰,內容、形式及影響,讓人們了解中國古代科舉制度,學習更多中國歷史文化。上山的路沿途有以倫文敘從舉人、貢士、進士到狀元的主題雕塑群,讓遊客感受倫文敘寒窗苦讀,赴京趕考,高中及第的歷史場景。山頂狀元亭,可以鑒賞「獨佔鰲頭」奇石,觸摸「金筆」即席「揮墨」,瞻仰「倫文敘雕像」,更能勉勵天下莘莘學子勤奮學習,考取功名。山腳下北廣場還有以倫文敘自幼生平故事為題的藝術浮雕,似乎有著「神童」、「急才」、「鬼才」美譽的主人公活龍活現的盡在眼前。

下面奉上手機隨拍圖:

今日遇兩冊以科舉中試文章彙編的古籍【小題萃錦(1886年)、湖北闈墨(1902年),果斷收入囊中,現拍圖與大家分享。

陸潤庠——吾日三省吾身

陸潤庠(1841~1915)字鳳石,號雲灑、固叟,元和(今江蘇蘇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狀元,歷任國子監祭酒、山東學政、國子監祭酒。以母疾歸蘇州,總辦蘇州商務。光緒庚子(1900)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西行途中,代言草制。後任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官至太保、東閣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宣統三年(1911)皇族內閣成立時,任弼德院院長。辛亥後,留清宮,任溥儀老師。民國四年卒,贈太子太傅,謚文端。其書法清華朗潤,意近歐、虞。然館閣氣稍重。

慈禧太后作畫,常命陸潤庠和同治元年狀元徐郙、探花李文田、進士陸寶忠為之題志。

張百熙——如共禮

張百熙(1847—1907)字埜秋,一作冶秋,號潛齋。出生湖南長沙沙坪,墓葬春華洞田村(現百熙村)。清末大臣,著名教育家。同治十三年(1874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年(1876年)散館,授編修。其後先後任山東鄉試副考官、山東學政、四川鄉試正考官、日講起居注官、國子監祭酒、江西鄉試正考官、廣東學政、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禮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吏部尚書、京師大學堂管學大臣、戶部尚書、郵傳部尚書等職。

2017年夏天本人曾到張百熙公墓祭拜,張百熙最大貢獻:一是創辦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前身),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教育制度,完成了中國教育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的學制和課程設置改革(欽定學堂章程),直至現在我們仍然在使用,并力舉中國第一批留學生出國留學,堪稱「中國現代教育之父」;二是他在擔任工部尚書時,將清官員官服前面的補子,換成了湘繡,連溥儀皇帝結婚的禮服也是「沙坪製造」。湘繡因此被列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號稱「中國湘繡之鄉」的長沙市開福區沙坪街道辦事處的老沙坪糧店是張百熙準備拜相建的「宰相府」,長沙縣北山鎮西塘村張家大屋,是張百熙出生地,開福區青竹湖街道街道金霞村(張家老屋)是張百熙擔任工部尚書時建的綉坊叫:「湘源麗」,張百熙的祖屋、墓葬在長沙縣春華鎮洞田村(今百熙村),開福區沙坪中學、長沙第一師範(原城南中學)是張百熙母校。

戴鴻慈——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戴鴻慈(1853—1910年),字光孺,號少懷,晚號毅庵,廣東南海大同綠涌村人。清末出國考察五大臣之一,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司法部長。戴鴻慈自幼聰穎,十五歲為補縣學生(廩生),二十歲為同治癸酉科拔貢、聯捷解元。

光緒二年(1876年)中進士,授翰林編修,鴻慈的試卷批語為:「大雅從容,馨澈鈴圓,金和玉節,聲情茂美,神致安閑」;「志和音雅,氣足神完」;「詞筆凝練,絕去膚庸」。光緒二十年(1894年)翰林大考,名列一等。歷官刑部侍郎、戶部侍郎、法部尚書,經筵講官、參預政務大臣,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太子少保等職。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為應付蓬勃興起的立憲呼聲,特簡親賞大臣到歐美考察政治,即著名的「五大臣出洋」。戶部右侍郎戴鴻慈為五大臣之一,出使美、英、法、德和丹麥、瑞士、荷蘭、比利時、義大利等國。歐美考察後,使戴大開眼界,認為中國只有改革才有出路,歸國後,奏請立憲。改刑部為法部,戴首任尚書。他還提倡中國要富強,必須「固邊疆」、「振興實業」及開礦、興學、修鐵路等,是清末具有一定的開放思想和政治眼光的重臣。宣統元年(1909年)八月,以尚書銜在軍機處行走,十一月,升協辦大學士。宣統二年(1910年)正月逝世,終年58歲。賞加太子少保,謚文誠。

身歷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朝,歷官刑部侍郎、戶部侍郎、刑部尚書、軍機大臣,是清朝二百餘年廣東省籍任職最高的官員,其一生的亮點是出洋考察及回國後倡言和參與新政。

汪鳴鑾——不以兵車

汪鳴鑾(1839~1907)清末大臣、藏書家。字柳門,號郋亭,一作郇亭,錢塘(今杭州)人,僑寓吳門。同治四年(1865年)進士,歷官編修、陝甘學政、山東、江西、廣東學政,內閣學士、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五城團防大臣、吏部右侍郎等。歷官吏部侍郎。五城團防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光祿大夫。

張之洞——其涸也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於貴州興義」。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張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領,後成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前身)、湖北工藝學堂(今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前身)、湖北武昌蒙養院、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廣雅書院等。政治上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工業上創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八國聯軍入侵時,大沽炮台失守,張之洞會同兩江總督劉坤一與駐上海各國領事議訂「東南互保」,並鎮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謚文襄。有《張文襄公全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1)政治方面: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擁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2)教育、社會風氣方面: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

(3)文學藝術方面: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沁文軒歷史文化收藏館 的精彩文章:

TAG:沁文軒歷史文化收藏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