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樹繁花終落盡,誰人青春不芳華

一樹繁花終落盡,誰人青春不芳華

一樹繁花終落盡

誰人青春不芳華

花兒開在無垠的曠野上,

我們開在自己的青春里,

陽春白雪

 傳奇樂坊琵琶曲演奏

傳奇樂坊 

00:00/03:03

天漸漸暖了起來,朋友圈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曬花、曬景、曬心情,那些早早開放的杏花、桃花、李花,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花,開在阡陌上,開在屏幕里,羞澀著、嬌艷著,透著這個季節第一縷春色,也詮釋著新一季的輪迴。

我的周遭花樹少,那些高大的喬木和矮矮的冬青像一個個反應遲鈍的孩子,依然木木地站在曠野上、站在晨昏中,沒有一點蘇醒的意思。

沒有蘇醒並不代表不會蘇醒,就像當初在學校里,有些人理解得快、有些人理解得慢,有些人早熟、有些人晚熟罷了。我相信,終有一天它們也會感知到那和風的呼喚,會在一夜之間爆發出自己的力量,開出屬於自己的美麗。

是草總是要綠的,是花總是要開的。最近有一檔叫《經典詠流傳》的節目把袁枚的一首小詩弄火了。「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苔花是什麼花?我不知道,肯定不是什麼起眼的花兒,但「青春恰自來」卻確確實實成了昨天的事情。

翻開久違的相簿,拂去累積的塵土,雖然久遠,但依然有一股青春的氣息撲面而來。誰沒有幾張青澀的、稚嫩的、傻傻的、憨憨的、甚至做作得不忍直視的相片,在那些青澀的、稚嫩的、傻傻的、憨憨的、甚至做作的不忍直視的相片背後,跳動著一個個鮮活的記憶,涌動著一個個鮮活的靈魂。

前一陣子,馮小剛拍了一部電影叫《芳華》,不禁勾起了我們這些青春不再的人對青春的集體回憶,雖然我們際遇不同,經歷各異,但青春都沾染著同樣的綠色。

那時的我們頭髮還很蔥蘢,青絲雲鬢,臉上還沒有被歲月刀劈斧斫,清新自然,身材或茁壯、或苗條,但都無需通過節食、吃藥、走路來減肥,我們渴望著未來的世界,憧憬著美好的明天,期待所有的日子都快一點來到,用青春的金線和幸福的瓔珞來編織每一個日子。那時的我們留著齊秦一樣的長髮,在午夜時分發出北方的狼般的嚎叫,喧泄旺盛的荷爾蒙,那時的我們集體逃課,奔向野外去踏青,緩釋一顆顆躁動的心,為了一場喜歡的電影,可以在雪夜裡步行將近十公里,一路上歡聲笑語,為了一句玩笑之言,一言不合從二樓餐廳跳下,詮釋忠誠,我們一起聽張薔、張強,一起聽齊秦、齊豫,一起為《歡顏》中胡慧中那青春靚麗的形象而折服,幻想著有一天有一位長發飄飄的女子能與我們並肩而行,我們橫呈一排向前面的女孩高吼「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引來前面的女子一陣白眼並倉皇地逃離,而我們陽光般的笑聲頃刻灑滿整條街巷。

那時的日子單純,單純得近乎蒼白,我們像一張白紙,生活的紛繁複雜還沒來得及在上面塗鴉,我們初嘗生活的甘苦,我們品味眼淚的咸澀,總以為友誼就這麼地久天長,總以為青春就這麼不會散場。

沒有錐心刺骨,但一樣刻骨銘心,沒有波瀾壯闊,但一樣回味無窮——我知道,那就是我們的芳華。

花兒開在無垠的曠野上,我們開在自己的青春里,花兒恣肆地盛開,我們也恣肆地盛開,不念過往,不畏將來,開到一樹繁花,開到一路荼靡。

開到荼靡並不是什麼好的事情,盛極而衰,下一步就是凋敗的節奏。

凋敗總讓人感到凄涼,一樹的繁花落英繽紛確實不堪,於是人們不禁感嘆青春易逝、流光匆匆。有人悲觀些,「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與誰共」,有人豁達些,「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有人傷感些,「武帝宮中人盡去,年年春色為誰來「,有人客觀些,「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其實,歲月何曾為你我駐足,哪一段時光不是匆匆如流水,引得孔子都在河上慨嘆:「逝者如斯夫。」

只不過我們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想把美好的光陰多多地留住,想在那段回不去的時光里流連。

凋敗的花兒自是可憐可嘆,但還沒有聽說有人想研究一種技術要留住花兒的容顏,難不成弄成塑料姐妹花?但流逝的青春卻讓人大費周折,總想著青春永駐、時光不留痕,駐顏有術成了人們的夢寐以求,於是,美容、整形方興未艾,打羊胎素、抽脂、磨骨、拉皮各種技術層出不窮。看著一張張精心修飾過的臉,皺紋是少了,麵皮也展了,但總感覺帶了一張人皮面具,有如進入《畫皮》般的親歷感。既然青春留不住,不如優雅往前走。選擇優雅地老去,何不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何不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春天易犯困,才一小會兒的時間就做了一個夢,一個蒲公英的夢。夢裡,剛剛還是黃土遍野,只有星星點點的綠色,一眨眼的工夫,已是綠茵鋪就,黃花繽紛,滿天的小傘飛向天際、飛向遠方,再一眨眼,整個大地由綠轉黃,繁華在頃刻間落幕。

於是我不敢再眨眼睛......

輸入

賈志強

目前供職於陽泉某金融機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先生的語文生活 的精彩文章:

常歡:在春天裡畫一個夢想

TAG:水先生的語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