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人真事改編的幾部電影金錢世界

真人真事改編的幾部電影金錢世界

《金錢世界》涉及了一個人類永恆的母題——錢。

每個人都希望當個有錢人。可現實往往是辛辛苦苦忙一年,到了春節全白乾。爸爸要換個手機,媽媽要買件新衣,小輩們要壓歲錢,七大姑八大姨也少不了送禮。那可憐的銀行卡餘額提醒著——我是個窮人。

有錢人到底是怎麼想的?電影《金錢世界》或許能讓我們窺知一二,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把鏡頭對準了一代美國首富——保羅·蓋蒂,這位石油大亨在面對孫子遭綁架,被要求支付巨額贖金時,居然毫不留情,做出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

一分不給

震到我的,不是他的吝嗇或冷漠,而是他的勇氣。

承認自己愛錢是需要勇氣的。

一般的富豪都忙著解釋「後悔創業」、「財富讓我痛苦」;然而美國首富蓋蒂,居然敢在全世界輿論的圍堵下,公然表示自己不會為孫子掏一分錢,這內心得有多大的定力?

不是因為有錢了才吝嗇,而是因為吝嗇才有錢。

義大利人的狗仔隊作風在片中淋漓盡致,媒體在整起綁架事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綁匪割下人質的耳朵是寄給報社,母親又把觸目驚心的報紙寄給了爺爺。即便聽說過這起真實的綁架案,也知道人質倖存最終倖免,觀影過程中仍不免捏了把汗。這都要歸功於斯科特深厚的功力,精於氣氛渲染和場面調度,直到贖人後的走失,都還留有懸念。綁票、轉移、逃脫、再被抓...當小保羅?蓋蒂的耳朵被綁匪割下,這個世界的殘忍被血淋淋的呈現,可比起斷腿和撕票來,這已經是最好的下場了。

如果把整起綁架看做是一場商戰的話,那老蓋蒂又贏了,他最後只掏了兩百多萬美元(還有一百萬要從小蓋蒂自己的信託基金里扣),就贖回了孫子的命。在媒體聚光燈下的博弈雙方,一邊是蓋蒂家族,另一邊是綁匪們,《金錢世界》的豐富之處就在於,兩邊都不是鐵板一塊,羅曼?杜里斯飾演小綁匪居然動了惻隱之心,危急關頭還屢次幫了小蓋蒂,避免讓反派都陷入臉譜化的俗套。

相比之下,沃爾伯格飾演的談判專家則有點路人,像個拿錢辦事兒的打工仔。也難怪當媒體爆出他的補拍酬勞居然是威廉姆斯的1000倍時,大家有多麼憤慨——這可是女權翻身的時代,沃爾伯格若不是趕緊捐款表態,就真的要犯眾怒了。

坊間流傳的「吝嗇鬼軼事」也出現在片中,豪宅里的投幣電話簡直是黑色幽默。導演最後也是在嘲諷老蓋蒂,端著聖母子像的惶恐不安,可悲的歸宿,所有的守財奴都一樣。現實中的蓋蒂家族也的確被「詛咒」了,分崩離析,子不承家業,那些藝術品都在博物館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只留下個孤獨的塑像。

水形物語

未嘗不是一個當代寓言

水形物語》 斬獲奧斯卡,評論界倒是唱衰多於叫好,講奧斯卡偽善,本片更偽善——借政治正確取巧上位,借迷影情結取巧上位,以為大眾獵了把「小眾」的奇而取巧上位,鞭辟入裡,不乏誅心,倒是讓人調高了對電影的好奇心。

不提奧斯卡謹慎的頒獎法則,單純以片子論,《水形物語》有其優點與價值,甚至是蠻深切地具備一種當下性。它實際是一則寓言,這個寓言中,每一個角色對應了一種結構關係上的位置,角色的實現是準確、有力的,寓言——故事、劇情中符號的埋入、前後關聯、涵義釋放既流暢又深刻,從解析的角度,是頗有推敲的樂趣的。

拿走他們的性,就控制了他們

《1984》中這樣說,「拿走他們的性,就控制了他們」。性是最真實的東西,性也是最有推動力的東西。《水形物語》中的「性」,啞女的自慰,啞女與怪物的性愛,並非出自嘩眾取寵的討巧意圖,而是電影——寓言結構中基石一樣重要的東西。

在影片中,有「假人」,有「真人」。啞女是真人,安保頭目是假人;老年同性戀畫家是真人,披薩店店員是假人;俄羅斯間諜科學家是真人,俄羅斯間諜頭目是假人。假意味著外在的規則、標準,假也意味著強權,站在強權的位置上維護強權。真是內在標準,發自內心,源於生命,開放、活潑地接受性,表達愛,實踐愛。

之所以說這部電影是寓言,是因為它呈現的就是這簡簡單單一件事:真與假的對立,真對假的抗爭。

啞女是一個異常強大而真實的人,儘管她處於弱勢,從事最低等的工作,包括將尿漬清理乾淨;生理缺陷,生理缺陷的設置非常巧妙,這讓她徹底避開了現實的語言的法則,在一個強權的世界裡,語言——高度文明化的產物,也未嘗不是更多地站在強權那一邊的。使她更為直覺,她不依賴語言去反饋,她依賴身體:我們看到在電影中她的表情、舞蹈,是毫無顧忌、沒有修飾地反映著她的內心的,儘管有時候(我相信有一些鏡頭會)會令我們不太舒服,那可能是因為我們內化了一個審查者,它不接受弱的,或者,它只接受作為待解救、待憐憫對象的弱者,不接受坦然地舒展溫柔、純真、簡單(過於簡單)以及慾望的弱者,可以自洽及自救的弱者

啞女的性,充滿著生本能;安保頭目與其妻子的性,充滿死本能。水是一個極強的象徵符號,子宮、海洋、生命最初孕育之所。啞女在滿水的浴缸中自慰,在滿水的浴室中與怪物做愛,最終與怪物一同,回到水中,水連同性,作為最本真的生命本能的東西,給了啞女反抗的動機與反抗的行動。力量不處於現實規則之中,如何成功,坐什麼樣的位子,開什麼樣的車,規則是僵硬而異化的,力量是生根於善的生命本身,它不在乎你是一個清潔工,還是拿著手槍的人。所以,電影一定要講性,要表現性,要大大方方、不帶任何道德眼鏡地去展示自慰。

強權很強,強權也很弱

世俗之強橫、醜陋、臭不可聞,在這部電影中被表現的十分到位。有幾組相互對立的關係,其中一組便是老年同性戀畫家與他暗戀的披薩店店員。畫家為了能見到店員,不惜每天去到店裡,點一個難吃的批薩外賣。當他表白的時候,他的手向店員伸出去,店員的過度反應:嫌惡,仇恨,仇恨借剛剛進入批薩店的黑人夫婦發泄了出來,與之前他看起來善於聊天交際的老道面孔形成了無比鮮明的對照,讓我們看到這也是一個在權力的結構中,站在僵化、虛假、失真的那方,反對鮮活的生命與鮮活生命所迸發出的愛意的人。這種嫌惡與仇恨,以及勢利,我們不常在生活中見到嗎?

電影在這方面的表現與傳達,是十分有力、精準、到位的。撥開它的外殼:一種暗黑朋克感,一種與寫實相左的戲劇誇張感,我們看到了被刻畫入骨的現實。電影中被解讀為「迷影情結」的那些懷舊的歌舞畫面,在我的理解中,只是對「old good days」的慨嘆與追念,old good days確實存在嗎?我認為是的,也就是說,我認為我們今天的世界,確實有加劇惡化。

明暗雙線再結合電影其它情節設定,《水形物語》的「信仰」和「救贖」無可置疑。片中與艾麗莎站在同一條陣線上的人,都堅守著內心的信仰,那便是追隨愛與尊重生命。

邁克爾.珊農在片中斷指的情節設定,除了對應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轉折,也有著一定的暗示意味。他在片中的所有行為,都是對於「救贖」的抗逆與背叛。

所以,《水形物語》講述的便是如此一個故事:任何環境中,都不要背棄信仰捨棄愛,救贖他人的同時,自己也會獲得重生。

「陀螺」不曾放棄自己的夢想,不僅在自己鍾愛的電影世界收穫讚譽和認可,也終於讓6歲時的遺憾,在幾十年之後得到圓滿,這其實就是他對「愛」的信仰與成全!

電影中那個在雨中死去的俄國間諜身上是另一種抗逆,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他依然存留著對生命的尊重,未曾成為戰爭中的冷血機器。從這一點來看,《水形物語》又有了幾分反戰意味。

因此,儘管《水形物語》在電影層面上並不完美,卻絕不像表面看起來只是講了一個俗套的愛情故事。就像它的整體色調,寧靜幽遠中,充滿了鬱郁生機。

小黃鴨大電影《媽媽咪鴨》

講述了雁群往南方遷徙的途中,「最棒飛行家」大鵬桀驁不馴愛搗亂,和他的女友晶晶調情時不慎撞散了一群趕路的小鴨子。不服管教的大鵬決定單飛,不得已和兩隻落單的小鴨子淘淘、憇憇組成了「臨時父子檔」,踏上了一路烏龍的尋親和南遷之旅。

他們經歷了一連串驚險、刺激又有趣的冒險。划過壯美的梯田,爬過冷峻的山脈,遇上好心收留他們的母雞和妻管嚴公雞、搭乘春運卡車的豬群、半瓶子中醫技能的松鼠。路途中要時刻抵禦想吃掉他們的惡貓,還險些成為「盤中烤鴨」。大鵬與淘淘姐弟兩的命運緊緊關聯,孤傲的大鵬也逐漸學會了責任與耐心。最後,煥然一新的大鵬得到了女友晶晶的原諒,和兩隻小鴨子組成了愛意滿滿的小家庭。

還沒看《媽媽咪鴨》之前,就已經被萌爆的小黃鴨造型圈粉,因此趁著點映趕緊帶孩子先睹為快,果然沒有失望。不得不說,這是一部相當精彩的動畫,不僅大人看得進去,而且孩子也會看得明白,歡樂自是不必多說,看過之後,各有思考,更是《媽媽咪鴨》在思想內涵上的體現。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值得二刷再刷的電影。

在動畫世界,不同物種之間的親情,總能帶來更多的歡樂和深情,比如《功夫熊貓》,鴨子爸爸和熊貓兒子,《我是狼》中的兔媽媽與狼兒子,《恐龍》中的狐猴家長恐龍孩子等等,這一次,未婚而先有子,男人變母親的「厄運」,就降落在了桀驁不馴的大雁大鵬身上。究竟是可愛的小鴨淘淘和憇憇被大鵬帶上了天,還是大鵬被小鴨們感化的「改邪歸正」?在影片中,兩者都有。

看大鵬和兩隻小黃鴨的一路歷險,無論是在梯田玩滑梯,還是在溶洞的奇遇,包括被惡貓胖揍追殺,以及在烤鴨店的化險為夷等等,這對「雁鴨父子檔」不僅有著眾多讓人捧腹的笑料,而且在這一段驚奇而刺激的冒險中,得到彼此的鼓勵與幫助,各自收穫了成長,雖然他們的年齡、閱歷甚至體型、物種都大相徑庭,但並不妨礙在持續的相處過程中,不斷發現對方身上的優點,帶來滿溢的包容和關愛。

影片的問題就在於,主人公面臨的問題單調而無趣。一隻永遠無法擺脫掉的野貓,不僅沒有豐富感,而且沒有進階性。且不說老貓自帶兩個性格、兩種聲音的設定除了奇怪以外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意義,單就它小強般的不死屬性就讓人很反感了

相比之下,與母雞相遇而過夜的一段就頗有新意。母雞讓大鵬感受到一種跨越種族的大愛,雖然它的第一本能是逃避,但這顆種子還是種在他心中了。大鵬因害怕黑暗和幽閉而不敢進入山洞的描寫也頗為生動,在那裡他切實成為兩隻小鴨子「呵護」的對象了。而當他們看到山洞中奇妙的螢火景色之時,大鵬也擺脫了之前的恐懼。挑戰之前不敢挑戰的事物能帶來的獨特享受,這顆種子也在大鵬心裡種下了。

所以,《媽媽咪鴨》帶給觀眾的,不僅僅是孩子的成長,也是如大鵬這樣,初為人父母的「新手」成長,幸運的是,這一路上,有這麼多的動物夥伴,能給到大鵬指點和啟示,也有這麼多的經歷,可以給他們以更多的探索與追尋,讓兩隻小鴨越來越懂事,也讓大鵬能迅速的「長大」。但在現實中,我們總是在傾力於孩子們的日新月異式的變化,而這麼多「涉世未深」的年輕爸爸媽媽們,又該通過怎樣的途徑,進行自我的成長與完善呢?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並非是一兩句話,或者是一部電影所能解決的,但至少,《媽媽咪鴨》在帶給孩子們歡樂與思考的同時,也能給家長們以啟迪和收穫。

其實,在大鵬不斷掃除內心孤獨、排斥與逃避的陰影的過程中,它會遇到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挑戰。影片正是應該聚焦在它遇到不同的境遇時,是如何一點一點學會真正的勇敢和關愛的,而不應該總通過一隻莫名其妙的老貓來推動劇情和加以檢驗。

(文中圖片收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魚精選 的精彩文章:

華為P系列旗艦手機官方曝光,正式命名為P20,P20Pro
輕鬆玩轉大型手游,體驗OPPO R15遊戲表現

TAG:快魚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