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IT論文:Token的實際價值取決於消費者意願

MIT論文:Token的實際價值取決於消費者意願

麻省理工學院 Christian Catalini 和多倫多大學 Joshua Gans 近期共同發布的一篇新論文中提出了一個觀點,稱功能型 token(utility token)具有市場定價功能。不僅是這篇文章,題目為《首次代幣發行及加密 token 的價值》的論文,也預測未來,token 能夠賦予消費者就某項服務共同鎖定最佳價格的能力。

該論文認為「在 ICO 機制下,消費者會競相購買一些 token,從而揭示消費者的購買意願。」論文指出,如果企業獲許採用 ICO 模式融資、民眾又可以全面了解整個流程,相關風險可以被回報消化。但論文也提出了實現這一點的前提是,項目發行方沒有任何欺詐意圖。

論文中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模型,在模型中,公司發行的 token 作為某些新技術平台(例如視頻網站或惡意軟體檢測網站)的唯一支付方式,而創始人不存有任何詐騙意圖。發行人可以大概估計其期望建立的平台或系統需要多少費用,但無法準確知道公眾對平台的定價。

該論文的作者 Gans 在接受外媒 CoinDesk 電話採訪時表示,「token 的實際價值與搭建平台時花的錢沒有任何關係,只和人們希望在平台上花多少錢有關係。」

但論文同樣指出,token 在最初發行時,做過於具體的規定並也沒有必要。舉個例子,如果 Netflix 今天進行 ICO,在白皮書里寫,觀看一個月的流媒體視頻需要一個 NFLX token,是沒有必要的。因為 token 的價格會隨因為總量是否設限、有沒有採用貨幣政策來調控 token 的供需關係有關。

近期有專業人士提出,造成多數項目 ICO 破發的原因是,token 價格與實際價值背離。Gans 表示,但如果公司在闡述 token 實際使用場景、發行計劃和貨幣政策之外,可以做各個時間段逐步獲取用戶的預期、並考慮到哪些因素會對用戶獲取造成影響,將有助於市場在項目啟動之前更準確地估計 token 價格,包括未來收益。

但可以看到的是,該論文所作分析基於 token 有實際應用場景。應注意的是 token 屬於金融範疇,金融不創造價值,只是重新分配資源、收益和風險。因此,投資者必須明確有實體經濟(包括互聯網平台)支撐的 token 才具有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僅僅因為刺死女友寵物狗,華裔高材生的美國人生被毀
致最美的微景觀之王——苔蘚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