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三十而立」的標準是什麼?

「三十而立」的標準是什麼?

我們平常聽說儒家是心學,或者是心法;儒家的心學或者心法,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心是什麼?」從孔子以降,那個心,儒家都認為是具有自主意志的,他不是如莊子所講的:「至人用心若鏡。」就是說一個修養很高的人,他的那個心好像一面鏡子一樣,不迎不藏,他不會這個容受,也不會拒絕,他只是反映外界的現象的一面鏡子。儒家思想傳統中的「心」恰恰不是一面鏡子,他是具有自主意志的、一種內在的、道德的動力。

「三十而立」的標準是什麼?

《論語·子罕篇》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比如說在《論語·子罕篇》的第25章,孔子講:「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就是說軍隊,你可以把他的統帥給打下來,但是即使一般的人,一般的愚夫愚婦,你也沒有辦法來掌控和扭曲他的「志」。

《論語·述而篇》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志」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呢?朱子曾經說:「志者,心之所之也。」可見啊,這個心在孔子的思想中,他是有自主性的,他是一個自由的主體。在《論語·述而篇》第29章,孔子曾經這麼樂觀的講:「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離我們人很遠嗎?我想要成為一個仁者,經由我的努力,我就可以獲得仁,這是對這個人的心,正面的肯定。

「三十而立」的標準是什麼?

《論語·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比如說,孔子跟他的學生分享他的生命歷程與他的思考的時候,他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孔子到了三十歲的時候,他感覺到,他已經建立了心的自主性,他已經獲得了主體的自由,他已經不會再被外面的名聞利養,外面這一些短程的現實利益或權力所扳過去、所拉過去,也許這是對三十而立的一種思想的解釋吧!

儒家的「心」,最好的形容是說,他是內在的,人內在的價值意識發動機,可以產生仁、義、禮、智,這一種價值判斷的理念。人的「心」啊,在孟子看來,他是有很多內建的善苗,你只要不要天天去把他傷害,使他變得好像童山濯濯,如果你不要傷害他的話,那麼這個人的心,就好像我們的手提電腦一樣,他已經內建了是非的、對錯的價值判斷價值意識在裡面。所以我說,儒家的心,以孟子為代表,他是價值意識的發動機!

「三十而立」的標準是什麼?

《孟子·告子上》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在告子上這樣講,他說,我們內建在我們靈魂深處的心有四種,他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見孺子之將入於井,你會生出一種惻隱之心,然後你做錯事情了,不符合社會的禮儀規範,你會感到羞惡,他說這是羞惡之心。然後比如說,你入太廟,在這個宗教的場合,比如說葬禮的場合,你會發起一種恭敬之心,這是禮也。然後你面對一個狀況,你的心會知道這個是對的,可以做,那個是不對的,不可以做,這種是非之心,這個是智也。

孟子講,人與生俱來這四種價值判斷、價值規範,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的內在能力,這是普遍的,只要生而為人,你就具有這種能力。那個所謂:仁義禮智根於心,這是儒家的「心」學,非常重要的而突出的面向,直到今天,對我們仍舊有深刻的啟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不喝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帶著現實感的理想主義,是特別不容易的
世上沒有平坦的路,只有認真走路的人

TAG:我不喝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