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上圖:桂林標誌-象鼻山 下圖: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

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我和老婆從深圳乘晚點兩個多小時的特快列車,於五月十六日上午八點半到達桂林,略為休整後,便開始了我們的漫遊廣西之旅。

桂林,若以城市建設而論,與我國其它城市相似,沒有什麼可資區別的特徵;但以山水而論,桂林與其它城市的區別就大了。

桂林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著稱,正如宋代詩人劉克莊所寫:「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有地質專家形容:「桂林山水,世界罕見,是喀斯特地貌中最典型、最完美、最精彩的範例。」

可正當你為桂林山水嘆為觀止時,你會發現一個問題,桂林山水並沒有進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目前,評價一個地方的自然景觀是否絕佳,有一個很權威的標準,就是看它是否進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是桂林山水還不夠進入的條件嗎?專家的答案是:「足夠了,太夠了!」就連比桂林山水條件差得多的三個南方喀斯特景觀地都打包進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據有關專家透露:當年申報時,世界自然遺產委員會的外國專家希望桂林申報,並要把桂林山水放到幾個申遺的喀斯特地區的第一位。但是,廣西和桂林的領導幹部不積極,他們並不希望桂林山水進入世界自然遺產目錄。

桂林不申遺,有幾種可能的原因;一是無需申遺,因為一千多年前桂林就己經大名鼎鼎了。如南朝時,顏延之就詠誦獨秀峰曰:「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唐朝韓愈這樣描繪桂林山水:「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杜甫詩曰:「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宋人張孝祥詩曰:「雲山米家畫,水竹輞山莊。」宋朝廣西提點王正功最早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說,清代袁枚形容灕江山水:「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那麼多中國的大詩人以及像徐霞客這樣的大旅行家,都己經對桂林山水進行評價了,也許桂林官方認為世界遺產委員會的權威還不如上述那些有權威性的人。就像薩特拒絕諾貝爾獎,他認為那些人沒有資格給他頒獎一樣。如果真是這樣,桂林不申遺反而令人放心了。因為他們以桂林山水為傲,他們知道桂林山水的價值,他們懂得珍惜上蒼賜給中國人的珍寶。

但是,桂林不申遺也可能另有原因,因為他們知道,進入世界遺產名錄後,全世界都會關注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一切,而他們想要的是GDP、速度和政績,他們不願意受到世界遺產嚴格保護的約束,他們要發展房地產,他們希望升遷和進步。

桂林山水就像一位溫婉的女神,無奈嫁給了一個佔山為王的綠林強人,從此,她便成了被他任意擺布的押寨夫人。

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西晉奇聞:興時司馬炎坐羊車獵艷,亡時司馬鄴乘羊車投降
唐初一代名臣是咋演變成了「福爾摩斯」般的神探的呢?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