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球首個法定數字貨幣誕生,但升值前景令人堪憂……

全球首個法定數字貨幣誕生,但升值前景令人堪憂……

全球第一個由政府主導的數字貨幣近日結束為期29天的預售。這款名為「石油幣」(Petro)的數字貨幣,價值與石油掛鉤,每一個石油幣由委內瑞拉的一桶油作為擔保。

根據委內瑞拉政府發布的《石油幣白皮書》顯示,石油幣總發行量為1億個,不過石油幣不能直接兌換石油。委內瑞拉政府承諾石油幣可以作為個人或機構繳納國家稅收、費用、捐款和公共服務開支的支付方式。目前石油幣的發售只能以美元或歐元支付。

發行數字貨幣 拯救國內經濟

與比特幣不同,石油幣無需通過耗費計算機算力和大量的電力進行「挖礦」,所有石油幣都是被預先創建並由委政府發行和直接出售的。

談及委內瑞拉成為第一個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國家的原因,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認為,過度依賴石油,過度的福利政策以及新能源的開發共同造成委內瑞拉經濟極度不堪。此次,馬杜羅政府搭上數字貨幣熱潮,無疑希望儘快融資募集資金,挽救經濟敗局,穩定國內局勢。

「現如今,委內瑞拉國民已經對法定貨幣失去信心,被迫採取以物換物的生活方式。」歐陽日輝介紹, 2014年國際價格大幅下跌,使生產水平薄弱,產業結構單一的委內瑞拉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政府不得不採取發行貨幣的舉措,這又讓國家深陷超級通貨膨脹的「泥潭」。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該國通貨膨脹率2018年很可能飆升至2349%,成為全世界唯一累計通貨膨脹率達到四位數的國家。

「馬杜羅政府此次發行石油幣也希望結束石油只能用美元結算的命運、擺脫美國經濟制裁。」歐陽日輝說。馬杜羅也曾表示,發行數字貨幣,用於籌集硬通貨和規避美國施加的金融制裁。然而該國最高立法機構委內瑞拉國民議會在3月6日發表聲明,宣布石油幣違憲,並嚴詞譴責石油幣是欺詐行為,對潛在投資者構成了威脅。

投資搏傻 石油幣前景堪憂

對於石油幣的升值前景,業內多名專家持悲觀態度。儘管在預售當日便宣稱募集了7.35億美元資金,但數據真實性遭到了質疑。《華爾街日報》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這一數據無法被驗證。文章認為石油幣並不是真正的數字貨幣,因為它並不像比特幣和以太坊一樣存在於去中心化的網路上,後者並不是政府和央行壟斷髮行的法幣,而是挖礦者通過記賬等複雜的流程開發出來的區塊鏈加密貨幣。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石油幣更近似於某種可流通的債券,而不像是貨幣。

歐陽日輝認為,目前數據的真假性不得而知。如果是真的,可能全球投資者對「數字貨幣」痴迷,過分投機心態嚴重。他舉例,像17世紀荷蘭鬱金花事件,只有觀賞價值的花,突然引來眾多人購買,價格瘋漲,價格嚴重高於實際價值,結果崩盤,造成荷蘭很多人破產。這個事件後來被稱作「投資搏傻理論」,人們之所以完全不管某個東西的真實價值而願意花高價購買,因為他們預期會有一個更大的笨蛋會花更高的價格從他們那兒把它買走。而石油幣投資者也有可能基於這個心理因素。

「從供需角度分析,以石油儲備量掛鉤的石油幣升值空間十分有限。」歐陽日輝說,現在美國已經成了世界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為大量出口天然氣,美國還投入大規模資金,建設液化港口、液化氣運輸船等基礎設施,中國也開始建設各種各樣的天然氣設施。能源已經從政治性很強的物資,成為隨時交易的大宗商品,致使石油價格可能進一步降低,這不免對委內瑞拉造成更嚴重的財富損失。專家指出,委內瑞拉預計在4月舉行總統選舉,石油幣是否合法與馬杜羅的連任密切相關,新任政府一旦宣布石油幣的違法,則該幣毫無價值可言。

各國對數字貨幣褒貶不一

據國外媒體報道,伊朗郵政銀行表示正考慮開發加密貨幣,並由信息通信部門進行測試,以色列也宣布過發行「數字謝克爾」的數字貨幣計劃,俄羅斯在此前表示正在研究「加密盧布」以此來規避美國制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支付的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劇,多國的現金使用率正不斷降低,數字貨幣也被提上日程,像瑞典、日本、新加坡和愛沙尼亞也在考慮使用類似的加密貨幣來替代現在的法定貨幣。凱捷諮詢和巴黎銀行聯合發布的《2017年全球移動支付》報告預測,到2020年,全球數字支付交易量平均每年增長10.9%,2020年將達到近7260億筆。

我國早在2014年已經成立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開始論證其可能性,至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經悄然掛牌成立。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回答表示,中國應當慎重發展數字貨幣,研發數字貨幣要經過充分測試,局部測試,可靠後再進行推廣。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張聰然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貼春聯的4項禁忌,你都清楚嗎?
盤點3月謠言:這些社會熱點「新聞」竟然都是假的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