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虛無主義要不得

歷史虛無主義要不得

(本文由 二戰歷史交流群 的群友 Mr. Cat 的協助)

在網路與智能手機及其它上網設備日趨普及的今天,網民的評論觀點總是千奇百怪,其中不乏一些看起來「很年輕」的話語。

比如,點開某彈幕視頻網站,在觀看某個涉及到前蘇聯的熱門視頻里,滿屏彈幕中必然有很多痞氣很重的語句。

而細看之下,我們不難看出,類似言論的發布者多半都是些整天張口外東北、閉口外蒙古的沙文主義者或是更低端的跟風造勢者。

除了這類數量龐大的「噴子」,還有另一個群體與之截然相反。

仍舊以上文舉例的視頻為例,彈幕中必然還存在一些類似於「老大哥要是還在的話一定還能如何如何」。

稍微明點事理的或許會說一句「死了的毛熊才是好毛熊」。這句話一般是用來形容前蘇聯,並隱晦地批評部分具有懷舊情節的人。

然而這些東西,好了說叫懷舊、情懷,難聽了說叫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虛無主義的言論違背實事求是的歷史研究的根本原則,把歷史視為一種無主體的偶然結果,否定了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決定論。

其強調個體性敘事,通過對個案的展示,用個體歷史的細節研究來演繹整體歷史,是一種唯心主義。

在如今的各類論壇、評論區里,常見的此類論調有「光頭贏了,我們的日子一定會更好」、「劉邦就一個流氓蛋子,項羽失敗是因為運氣差,如果大楚贏了,一定如何如何」等等。

這些論調都可謂是歷史悠久,但在需要嚴肅氛圍的的有關話題網上交流中是不可取的。

每個人人心中肯定會有一個理想國度,而我們所暢想的理想國度大部分都是那些已經滅亡了的政權。

古希臘人會去暢想黃金時代、白銀時代。

中世紀文藝復興會打著「找回古典」的旗號。

哪怕中國的諸子百家,也會想像著三皇五帝時的路不拾遺、天下為公、九州大同。

「別人的永遠是最好的」,或者說「死者為大」、「為死者諱」。有句話說的好,不管誰死了,都會有人替他唱輓歌,區別只是人多人少而已。

在粉絲心裡,蘇聯永遠就是睥睨天下、雄兵千萬的紅色霸主、萬民所向,德國永遠都是暗藏黑科技、時(dui)運(you)不(la)濟(ji)的歐洲征服者、悲劇英雄,美國永遠是制度完美的人類救星、世界無敵......

他們只看到了陽光,自動忽略了陽光下的陰影。

於此同時,人們挖掘現有的現實不滿,並將種種現有的制度不足補充完美後,強加給那些歷史的失敗者上,妄想著那並不存在的「更美好的歷史的另一種可能」。

如果大家熱愛歷史、熱衷於時事的話,入坑前請記住幾點:

歷史沒有如果;

不要歧視;

不要帶著老眼光去看待不斷發展的事物;

理客中是不錯的品質,但「無國界,有立場」。

(再次感謝 Mr. Cat 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舊話重提-光照對龜生存的重要性
沒和我相處過就別說咱倆不合適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