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三場床戲,HBO果然有尺度也有深度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個人的努力總是十分有限。
即便努力經營幸福,但有時候不幸的根源盤根錯節,想挽救時早已無力回天。
只能繼續假裝幸福的假面。
今天要推薦的這部劇,雖然第一集里就有好幾場床戲,不愧是老司機HBO出品的。
但它卻遠遠不止有大尺度。
《此時此地》
Here and Now
豆瓣評分8.1。口碑不錯,還是值得圍觀的一部劇。
這部劇的導演和編劇鼎鼎大名,艾倫·鮑爾。
他之前的高分大尺度作品不少,也許你看過,《六尺之下》,《真愛如血》,《黑吃黑》。
他進行編劇的電影《美國麗人》,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
這個截圖你一定印象深刻。
通常,他喜歡用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切入,以小見大,用家庭問題投射美國的社會問題,甚至剖析這個時代的病症,像是一把無情的手術刀一般。
而此刻,他再次出手,寫出美國當今的「眾生相」。
本劇中的大家庭有六位家庭成員。
每個人都假裝過得很好,但實際上都支離破碎。
爸爸格雷格,哲學系教授,年輕時候是妥妥的思考者。
只可惜現在無聊到在辦公室玩小遊戲。
人為什麼活著?
活到他這個年紀,已經不想知道了。
年輕時執迷論證的各種主義?
現在看好像也沒什麼意義。
他最喜歡的學生,拿著他幾十年前發表的初版書過來簽名,他看著自己年輕時候的照片,說不出話。
今天是他60歲的生日。
妻子為他準備了生日宴會。
但他不著急回家, 下了班去了常去的妓女家裡。
妓女說,你比20歲的年輕人都猛。
他冷淡地付了錢,禮貌性地kiss goodbye。
回家路上,開著車,他哭了。
現在過的生活,大概不是20歲的他想要的吧。
什麼都有,但又一無所有。
他只能感覺到一片虛無。
他的妻子是個強勢的完美主義者+控制狂。
一切都要在她掌控之中。
格雷格洗澡時蹲在地上,妻子過來質問你蹲在那裡幹什麼。
還埋怨他,希望你沒有打翻我的洗髮液,丹麥進口很貴的。
格雷格拿起洗髮水全部擠到地上,
去特么的丹麥!
這就是夫妻兩人之間的日常溝通。
男主扮演者蒂姆·羅賓斯。
1994年,他主演的《肖申克的救贖》至今仍是豆瓣電影排行中的No.1。
二十多年過去了,他確實老了太多。
不過演技依舊在線。
妻子的生活也不如意。
在丈夫和子女面前,她都是咄咄逼人、尖酸刻薄的那一個。
夜深人靜,一個人站在鏡子前,
她默默掉了眼淚,甚至都沒有哭聲。
幾分鐘後,在親友面前,她照樣是那個善談的她。
兩副面孔任意切換,內心感觸卻無人知。
這個家庭其實並不一般。
夫妻二人都是高知分子,年輕時就跟別的夫妻不一樣。
為了實踐自己的理念,他們身體力行,從不同國家領養了三個孩子,只有一小女兒是他們親生的。
如今四個孩子長大了,卻過得並不快樂。
第一位,帥氣的越南裔小哥,杜克。
他是一位勵志師。
主要工作就是讓人們戰勝心理障礙和恐懼,激勵他們好好生活。
給別人看病時,他滿嘴雞湯根本不用打草稿。
但是醫者往往難自醫。
對外,他宣稱自己是禁欲主義者,從不約會,從不建立親密關係,最主要的是,拒絕性生活。
這是因為他有心理陰影。
小時候,他與生母一起在越南生活。
生母是個妓女,每次接客的時候,小杜克就在旁邊。
他目睹了一場又一場母親與男人的交歡,他對這一切感到噁心。
但在人生感到挫敗的時候,他就把性當成一個宣洩口。
用一夜情來麻痹自己。
家裡第二個領養的孩子,賴比瑞亞小姐姐,艾希莉。
她從事時尚行業,能力強,薪水高。
工作中對待下屬一套一套的,但是自己的問題卻一輩子都無法治癒。
首先是她的膚色。
她一直在嘗試改變自己的黑人屬性,
比如戴著黑長直假髮,隱藏起爆炸頭,看著十分「上層人士」。
但是,因為誤會進了一趟警察局,女警察隨口問了句皮包多少錢買的,她卻敏感得說,這不是我偷的。
她與一個白人結婚了,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
但是,她卻始終都在玩火。
用杜克的話說,
艾希莉喜歡在火邊玩,掌握尺度,不燒傷自己。
喜歡與人撩騷曖昧,但總會在關鍵時刻停止。
因為平時偽裝實在太累了,做一個好妻子,好媽媽,好女兒,好員工,她想要休息下。
搞曖昧,成了她休息的方式。
近幾年原生家庭的問題一直得到廣泛討論。
不少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共鳴,不管多努力,不管外表看上去多厲害,都過不去家庭這道坎。
這兩位就是如此。
今晚去父親的生日宴會前,兄妹倆必須要見個面喝一杯,才能平復情緒。
他們見面後一起互吐苦水。
家裡第三個被領養的弟弟是哥倫比亞人,雷蒙。
小時候,父母不用教他說英語,或者梳頭髮。他天生就是白人,還是上層白人,就跟他們的父母一樣。
在杜克和艾希莉眼裡,這個弟弟就好像「嬰兒耶穌」,完美!
因為膚色,一切順風順水。
但雷蒙是個已經出櫃的男同。
他也面對很大的身份認同問題。
在一個開明的大家庭中,不同人種不同膚色的孩子一起長大。想想也是挺美好的事情。
但現實卻啪啪打臉。
杜克說,我們很清楚自己被當成了宣傳道具,顯示我們父母的思想有多進步。
從這三個被領養小孩的原國籍,也能看出點東西,越南,賴比瑞亞,哥倫比亞。。。都是被美國害慘了的地方。
他們的童年並沒有看上去那麼酷,甚至充滿尷尬。
白人父母給了艾希莉一個很傳統的黑人名字——蘇碧朵,這讓她從小受盡嘲笑。
一到18歲,她就改了一個不能再白的白人名字。
高中畢業時,父母還讓她穿著非洲人傳統服飾出席畢業典禮,成了一輩子最尷尬的回憶。
而杜克也是穿著越南傳統旗袍出席的畢業典禮,終生難忘。
相似的尷尬成長經歷,讓一個黃皮膚和一個黑皮膚成為了忠實的戰友。
兩人互黑時更有意思,
杜克說,你別像個臭脾氣的黑女。
艾希莉說,你別像個越共亞洲佬一樣。
你是黑人,運動一定很強吧!
你是亞洲人,數學一定很厲害!
只有自己人可以這麼猛開地圖炮,在這個白人家庭中,他們倆的關係尤為親密。
家裡的小女兒,也就是父母唯一的親生女兒,正處於青春期。
因為有三個各具特色的哥哥姐姐,所以她一直覺得自己在這個家裡特別平庸,就是個無聊透頂的白人女孩。
她甚至想去進行基因檢測,看看能否查到有趣的東西。
也因為平庸,她十分叛逆,離經叛道,
就為了顯示自己的不同。
甚至在老爸生日宴會時,她戴著馬頭面具,跟一個剛見面的男人在閣樓進行不可描述,而且這是她的第一次。
親朋好友因為格雷格的60歲大壽聚在一起,但格雷格本人穿得跟要去參加葬禮一樣。
妻子逼他說幾句風趣幽默的祝詞。
但他卻根本不想說場面話,反倒走心了。
我一生都在尋求生命的意義,我現在已經60歲了卻毫無頭緒。
年輕時,他以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尋求啟蒙,使用我們的大腦,想像一個更好的未來,讓光明照進黑暗,戰勝恐懼,崇尚智慧理性,選擇愛。
。。。
此時此刻,我能看到的只有無知,憎恨,恐懼,憤怒。
他說出了實話,讓人尷尬的實話。
就在這時,小兒子雷蒙突然發起瘋來。
他看見了幻覺,蠟燭火焰組成了11、11的圖案。
這已經是他第N次看見11,11的圖案了。
偶然一抬頭時,鐘錶上顯示11:11。
跑步機上顯示1111。
乾洗店需要支付的費用也是11.11。
他在網上查找1111的相關信息,
網上說,頻繁看到這個數字,說明需要完成一些積極的使命。在DNA中某段序列被激活時,使命才會真相大白。
雖然看上去很神秘很魔幻,但是如果他來中國,這個數字就很好理解了吧哈哈。
因為雷蒙看到幻覺,全家人都很擔心,第二天就去看了心理醫生。
媽媽的兄弟有精神疾病,她很怕自己的兒子也有此類問題。
所以建議立即開始藥物治療。
但奇怪的是,在心理醫生這裡,雷蒙無意中看到了一張照片,
照片上的女人跟自己夢中出現過的女人一模一樣。
但他卻完全不認識此人。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1111,又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呢?
你也看出來了,這個大家庭象徵了美國的當代社會,看上去是一個大熔爐,各種膚色各個人種的人生活在一起。
但其實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都不用藏著掖著。
在學校,學生們展開激烈的討論。
白人學生想建立自己的社團,遭到了非白人學生的強烈反對。
白人學生的理由是,這個學校里有亞裔美國人同盟,黑人學生會,猶太人學生會,同性群體聯盟,穆斯林學生協會,拉丁美洲共和會。。。
為什麼我們異性戀白人就不行?
那些歷史上發生的一切,我都沒有參與啊,我為什麼要負責?
但是,對方認為,白人小哥沒有承認有色人種仍舊面臨不公的事實。
因為他沒有經歷過。
看這部劇你會陷入深深的思考。
雖然講的是美國社會的矛盾,但也會想到我們自己的社會與文化。
很難說,我們生活的世界到底有沒有變得更好。
存在一個絕對值嗎?這個時代比那個時代更好?
或者,一切都是相對的?
也許,我們生活的不是個更好的時代,也不是個更爛的時代?
因為一切都在變化,一切也都沒有改變?
相信你有自己的回答。


※看了這片,我覺得「摔跤吧!爸爸」絕對刪減了
※10年來最嚇人的國產恐怖片,膽小勿入!
TAG:電影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