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為什麼說這個電影獎項才是中國電影的試金石?

為什麼說這個電影獎項才是中國電影的試金石?

要說這幾日國內電影界最重要的盛會,莫過於前兩天在北京舉行的「第九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7年度獎」提名晚宴了。

隨便掃一眼此次盛會的出席者們,就會發現全是中國電影行業的執牛耳者們——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著名導演李少紅,穿著皮衣就來了。

導協副會長、著名導演馮小剛也出席了這次屬於電影人的狂歡。

當然,在這支不斷壯大的中國電影先鋒導演隊伍中,還有趙薇的身影。

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金曼,看起來真有氣質啊……

作為年輕新秀的代表,徐璐也受邀參加了這次盛會。

雖說這場電影人的盛會,在知名度上顯然不如華語圈「三金」影展,但行內人士卻對這個晚宴稱讚得不少——究竟這個晚宴對於中國電影行業有著怎樣的意義?

這場晚宴的主要任務,是公布一串很長提名——作為整個2017年中國電影的總結。

粗略一看,其中就有不少去年那些我們所熟知的、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好電影。

如今的中國電影界,呈現一番佳作層出與商業繁榮的春景 ,這意味著中國電影行業進入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高速發展時代。

這同樣也意味著,當電影成為一種主流的娛樂方式,觀眾對於電影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審美複雜性也日益突出。

觀眾群體對電影的鑒賞標準不同,這也使得電影工作者們,在注重市場需求的同時,還必須面臨著在娛樂性、藝術性等層面上的更多挑戰。

不少中國電影人們努力作出許多不同的嘗試,不論在題材方面還是在製作方面,都力求達到新的突破。

——在此前景下,一部好的電影的誕生,本身就是一個艱辛的創作過程:

不僅要面對眾口難調的挑剔,還要平衡商業性與藝術性,光是看到豆瓣上各種褒貶不一的影評,就可想而知中國電影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樣看來,每屆最終獲獎的電影與電影人們,其實都是經過了大眾與專業人士的雙重審核的。

不僅本屆獎項競爭很激烈,往屆的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獎也同樣保證了一定的嚴肅性。

在去年的盛會上,馮小剛導演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憑藉其獨特的「迂迴主義」,以一個中國電影界中罕見的荒誕諷刺故事,一舉獲得三項殊榮。

除了斬獲年度影片大獎之外,編劇劉震雲和主演范冰冰也分別榮膺年度編劇和年度女演員獎。

不論是對人物矛盾的刻畫,還是對某些現狀的諷刺,《我不是潘金蓮》的確具有著相當深刻的現實寓意。

而另一位憑藉《羅曼蒂克消亡史》斬獲「2016年度導演獎」的,則是青年導演程耳。

這部被網友們戲稱為「2016年第一片」的電影,有著巧妙的剪輯插敘手法與堪稱詭異劇情反轉高潮,細枝末節上的劇情呼應也很到位。

普通話 、上海話 、日語 、 英語交錯混雜,在語言環境上的高帶入感, 也給了觀眾們一種新奇的感官體驗。

同樣,《追兇者也》、《清水裡的刀子》以及《黑處有什麼》都各有各自值得讚揚的閃光點。

不論是沉靜深邃的鏡頭語言,還是殘酷的「青春物語」,這些電影工作者們,讓我們看見他們渴望突破自我的決心,以及樂於探索的先鋒精神。

縱觀今年與往年的獲獎名單,不難發現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獎會同時針對商業性與藝術性進行評價——電影本身就是成熟的具有商業屬性的工業,單純追求藝術性是不恰當的,但過分關注票房也同樣是對創造力的扼殺,只有平衡二者比重,才是最合適的對待方式。

在這一點上,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獎做到了相對的客觀,這也是為何這一獎項被業內人士所推崇。

這並不是卡地亞第一次與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獎合作了。

這是雙方合作的第六個年頭了。

卡地亞向來對時代的先鋒們,抱有欣賞的態度。

中國電影工作者們對藝術文化孜孜不倦地大膽探求、突破與創新,推動著中國電影業的茁壯成長。

這使得卡地亞在中國電影行業里也找到了共鳴。

不斷隨時代變遷而歷久彌新,並以其突破性設計和功能聞名的Santos de Cartier系列腕錶,也是卡地亞式「先鋒精神」的代表。

這兩個看似不相干的領域,卻在「先鋒精神」方面一拍即合。藝術與商業的平衡,在這裡也同樣存在著共鳴。

其實法國殿堂級品牌卡地亞與電影,向來有著不解之緣。

從20世紀初的電影業方興未艾之時,卡地亞的腕錶與珠寶,就陸續在當時那些「無聲」的藝術作品中亮相。

可謂踏出了腕錶珠寶與電影邂逅的第一步。

1926年的古裝電影《酋長的兒子》中,當紅男演員魯道夫·瓦倫蒂諾(Rudolph Valentino)與自己珍愛的卡地亞Tank腕錶,形影不離。

從1933年的《充分諒解》(Perfect Understanding),到1950年的《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

默片時期最偉大的女演員之一,葛洛麗亞·斯旺森(Gloria Swanson)也熱衷於在電影中佩戴來自卡地亞的珠寶。

即使默片已成了過去式,但卡地亞卻成了最早將「珠寶裝飾主義風格」普及到大眾視野的先鋒,也成了電影發展歷程最全面的「記錄者」。

1946年電影《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中,著名女演員朱賽特·黛(Josette Day)的瑩瑩目光與卡地亞鑽石珠寶的細碎星芒,成了永恆的經典。

到了1959年,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在喜劇《熱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中佩戴的卡地亞手鏈,成了這一幀幀畫面中,最耀眼、也是最受矚目的亮點。

導演傑克·克萊頓(Jack Clayton)於1974年拍攝《了不起的蓋茨比》(The Great Gatsby)時,還出現了一個頗為有趣的事件。

當時所有來自Newport及其周圍地區的富翁們,都對參與扮演臨時演員這件事異常積極。

為了爭取到晚會片斷的場景,以便於他們展示自家珍藏的卡地亞珠寶,名媛貴婦們甚至不惜戴著自己最稀有最頂級的卡地亞珠寶,親自抵達拍攝現場。

這部繁華耀眼的電影,使得卡地亞的知名度與品牌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07年電影《色,戒》中,那枚躺在紅盒中的6克拉卡地亞粉紅鑽戒,承載了片中男女主角幾經波折的情感。

而2015年的《新娘大作戰》,更是將卡地亞鑽戒,奉為「完美婚禮」的象徵。

卡地亞與其鮮明的風格,在電影工業的歷史上,同樣濃墨重彩地留在了膠片里。

卡地亞不僅在電影發展歷程上,留下了諸多璀璨的先鋒印記,其本身長達160餘年的「經歷」,也是「先鋒精神」最好的寫照。

這個曾經和皇室有著密切關係的著名品牌,以三環戒指、獵豹、「C」字母為經典標誌,創作了諸多光彩奪目的美妙作品。

在它的成長曆程中,也有很多堪稱時代先鋒的作品。

那枚誕生於1948年,由設計師貞?杜桑(Jeanne Toussaint)為溫莎公爵夫人(the Duchess of Windsor)設計的獵豹胸針,是世人最為熟悉的卡地亞珍寶。

實際上這著名的「美洲豹」圖案,則來自19世紀二十年代的女士腕錶,是卡地亞在珠寶設計歷程中的另一座「先鋒」。

——在當時,卡地亞是首個大膽把「裝飾藝術風潮」代表性的黑白藝術、幾何圖形、放射性太陽紋等元素,運用到了高級腕錶之中的品牌,營造出了頗具玩味性的效果。

在1967年震驚世界的異形腕錶Crash Watch,也出自卡地亞之手。

1969年 LOVE 系列的問世,使得這一簡約大方的設計,成了人們新的追捧對象。

在這一眾卡地亞先鋒之作中,Santos de Cartier系列腕錶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大珍寶。

這枚誕生於1904年的腕錶,由Louis Cartier為巴西飛行員Alberto Santos-Dumont設計——作為首款專門於手腕佩戴的現代腕錶,Santos de Cartier系列腕錶的現世,開創了現代製表領域之先河。

如今的Santos de Cartier系列腕錶,仍然在書寫著這一份屬於時代先鋒的優雅。

——其利落直線與方形外殼替代了傳統腕錶的圓潤線條,打破了圓形腕錶蔚為流行的局面。

表圈上原本處於「隱藏」狀態的八顆螺釘,如今大方地展現於人前。

——紀念巴黎城市建築黃金時期無處不在的機械鋼結構的同時,這項突破性的「改造」,也使得Santos de Cartier系列腕錶更具現代工業美。

卡地亞在時間長河中,篆刻下的「痕迹」遠遠不止於此,但他們對創新與探索的不斷追求的先鋒精神,卻是永恆不變的。

這也是為何卡地亞如此重視中國電影業發展的原因,他們都擁有探索時代的先鋒精神。

對於同樣都專註於「做好一件事」的兩大時代先鋒來說,「先鋒精神」就如同一塊強力吸鐵石,將卡地亞與中國電影工作者們,結合到了一起。

這才有了卡地亞與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一起,通過表彰優秀的電影作品及電影人來支持中國電影行業的發展,將這一份「先鋒精神」傳承下去。

——不論是卡地亞,還是中國電影行業,探索與突破、始終保持著對美好未來的驅動力,都是必不可缺的。

那麼,大家不妨來猜一猜,明年的「年度電影人」會有哪些呢?

磅礴猜應該會有執導了《紅海行動》的林超賢導演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所有者,文字為博主原創。

本期文字助理:Yvette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向來不毒舌,內心充滿愛的吉良先生微信公眾賬號,會精選過去未來從前以後的所有時尚界、美容圈、科技業,以及旅行、美食等相關生活領域裡的有趣內容,以不負責任的彈幕式吐槽來添加個人觀點。

基本是一個無節操也不靠譜的資訊平台,甚至偶爾偷懶時會以(自認為)迷人的嗓音來跟大家插科打諢。如果這樣的人你都感興趣,那麼請記得關注本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良先生 的精彩文章:

你看到的三分鐘,其實是陳可辛的三十年
啊哈哈哈哈,磅礴在倫敦幹了一件大事

TAG:吉良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