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投票選出你心中的2017年度「十佳新媒體」!

投票選出你心中的2017年度「十佳新媒體」!

在川農校園裡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默默地給大家不斷輸出著

各種校園資訊,熱點新鮮事等

每一條微博微信的背後

都是新媒體同學對著電腦敲打鍵盤的身影

通過評委預選的二十個

川農「2017年度十佳新媒體」,新鮮出爐!

快隨棗子一起圍觀

選出你心中的十佳新媒體吧

四川農業大學

運營情況:

四川農業大學官方微信自運營以來,已累積超80000粉絲,在全國高校微信影響力排名中,最高排名四川第1全國第2,平均排名也一直穩定在四川省高校前三左右,是川農當之無愧的一張新媒體名片。微信閱讀量超過一萬的文章有48篇。

川農官微通過ICON川農、ALIVE等欄目展示著川農師生員工等向上的風采,通過最新的新聞和消息講述著正在精彩演繹的川農故事,通過展示美麗的風景和開放包容的校園氛圍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川農,走進川農。多篇微博微信被新華網、中國新聞網、人民網、中國網、搜狐、貓撲、新浪、騰訊、人民日報、中國日報、華西都市報、成都商報、四川高校新鮮事、頭條校園等多家媒體報道,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力。

微觀川農

運營情況:

微觀川農微信公眾號由校團委、學生處共同運營。通過聚焦校園生活、校園活動、校園資訊,從不一樣的角度報道川農新聞。微觀川農2017年「異軍突起」:有成績、有速度、有溫度、有情懷。

有成績:近三個月蟬聯四川省共青團、學生會、新媒體榜單三榜第一,推出校內年度閱讀量最高的推文。有速度:在學校發表高水平論文、進入雙一流大學建設行列、「第四校區」啟用等關鍵時刻,第一時間發聲。有溫度:在考生和家長關心錄取結果時,在新同學關心住宿時,在新生入學報道時,在地震、考級、選課等時候,微觀川農總是心系每位學子。有情懷:追求卓越、打造精品,用不敷衍不應付的態度打造專屬新媒體。

SICAU環境學院

運營情況:

環境學院官微密切關注我校官微,注重融合發展,建立長效溝通機制。連續兩年年度排行榜第三,僅次於「四川農業大學」和「微觀川農」。凸顯專業特色。貼近學生生活;講好優秀故事;引領思想建設。

藝傳學院魚刺團隊

運營情況:

在2017年發布199篇文章,在2017年度四川農業大學微信排行榜中排名年度第四。截止2018年1月1日,微信公眾號擁有6420個粉絲。2017年藝傳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推文的平均閱讀量達659,最高閱讀量可達43484,最大點贊數達391,頭條閱讀量達129198,wci指數為405,在校內學院官方公眾號中名列前茅。

新媒體團隊擁有文案、排版、設計、攝影等眾多專業領域的成員。全權參與學院「迎新生活動」、「2017農業品牌論壇」、「權利於心、義務踐行」作品展、 「書籍設計成果展」、「我的支部我的團」等學院重大活動宣傳30餘項。

川農醫家人

運營情況:

動物醫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川農醫家人」創建於 2014 年,現用戶已超過 5600 人,wci 指 數在全校各學院微信中位居第三。

公眾號面向學院師生、兄弟院校(系),圍繞「和諧、 幸福、奮進」的學院文化,推送「新時代」動醫師生的感人 動人事、學科和專業建設情況、特色活動、優秀師生風采, 以及學院蒸蒸日上的氣場;同時協助做好學校相關工作宣傳,並向社會各界傳遞「川農大精神」和學校好事大事。

川農建城學院

運營情況:

截至2018.3.20,官微粉絲數為2468人。2017年度,年閱讀量近18萬次,年閱讀人數近9萬人,總排名第六。

四川農業大學體育學院

運營情況:

「四川農業大學體育學院」微信公眾號註冊於2016年11月,在2017年度中,校內微信排名第7,微信公眾號累計發布推文148條,總計閱讀數79572,平均閱讀數516,頭條閱讀數78846。

體育學院緊密圍繞專業,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結合2017年體育文化節系列活動,提升學生體育興趣。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並通過大量照片的拍攝、處理、排版和對資料的收集整理,回顧川農歷史,講訴川農人的故事,展現學校深厚的歷史底蘊與美。

四川農業大學人文學院

運營情況:

我院微信平台秉承立德樹人的核心理念,立足院情,以人文素養提升和優良學風建設為重點,堅持線上線下相融共建,創新板塊化管理模式,弘揚青春主旋律,引導校園正能量,為繁榮校園文化,服務學生髮展做出了一定貢獻。2017年3月至今,微信平台共推送文章258篇,累計閱讀量182099人次,現有粉絲4010人。連續9個月參與新媒體大賽,14篇稿件被選用,最高閱讀量5389人次。

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豐富工作新內涵;以兩大板塊為主體,凸顯平台新亮點;以雲技術為支撐,提升服務新水平;以組織建設為保障,探索運營新模式。

四川農業大學黨委組織部

運營情況:

組織部公眾號於2016年初加入學校新媒體聯盟,目前有1萬餘微信用戶關注。截止2018年1月1日,總計推送圖文939條,累計閱讀量超過309600人次,圖文月最大閱讀量63071人次,單篇推文最大閱讀量20716人次,最大留言量79條,關注量連續多次以千人的增長速度提升,2017年11月達歷史最大關注10621人。

平台自成立以來,始終圍繞黨建中心工作,大力弘揚時代主旋律。2017年,平台適應了「黨建+新媒體」發展的需要,以「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學習教育、獻禮十九大為核心,日常推送中央和省委重要新聞、學校組織生活動態、各學院黨建工作亮點等內容。

食載青春SICAU

運營情況:

「食載青春SICAU」,是四川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官方微信公眾平台。截至目前,「食載青春SICAU」粉絲量已有3632人,實現學生100%覆蓋,累計推送160篇,曾位列全校清博指數第6位,在2017年清博指數總榜單中,排名第12位。

在運營過程中,學院公眾號始終把握思想政治引領這一核心任務,結合社會熱點、貼近學生實際、創新活動形式。為了更好的發揮「食載青春SICAU」校園宣傳陣地的作用,公眾號積極與官微互動,向「四川農業大學」投稿1篇,協助「四川農業大學」官微完成推送2篇,協助「四川農業大學招辦」完成推送1篇。

川農林距離

運營情況:

作為四川農業大學林學院官方微信,在2015年到2018年這三年間,平台粉絲已6200多人,共發表300多篇文章。從2015年運營以來,官方微信以林學院新聞、活動講座推薦及宣傳、休閑娛樂以及常見業務為主要內容,是深受林院學子歡迎的互動展示平台。

林學院官方微信在校園文化活動中發揮著如下幾個重要作用:引領思潮,引領價值觀。提升校園文化凝聚力。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增加同學們獲取資訊的渠道,簡化學生工作程序。

四川農業大學招生

運營情況:

四川農業大學招生微信公眾號為服務號,現有用戶人數為6722人,總用戶人數保持相對穩定。單篇圖文閱讀數最高達8395,微信平均閱讀量為1118。

四川農業大學招生微信公眾號定位為「發布四川農業大學招生信息的新媒體」,主要用戶人群為考生及家長。注重「服務性與思想性並重、服務學校與服務考生並重」,微信素材緊密結合川農招生政策及招生資訊,貼近考生和家長。推送內容主要包括川農招生政策、錄取查詢、學院介紹系列等,也涵蓋考生及在校同學感興趣的校園活動等。

四川農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運營情況:

四川農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官方微信平台於2017年5月成立運營,目前有粉絲6593人。截止今年3月,十個月來平台共計推文220篇,粉絲量從0漲至6593人,單篇推文閱讀量最高達20000餘次,最高留言條數為152條。

堅持學生的團隊學生來運營,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全媒體中心下設采編部、技術部和策劃部三個部門。三個部門緊密配合做到了推文有質有量有序。策劃並實施了一系列廣受好評的活動,在學院師生中具有較大影響力。

@四川農業大學都江堰校區微博協會

運營情況:

在2017年度,與官微互動多次,頻繁轉發點贊官微所發內容,同時,為汶川地震九周年提供素材,得到了學校官微以及各個學院得轉發近30次。我們還設立了協會官方QQ,現已添加學生一千餘人,粉絲數量1095人,訪問量高達23萬人次,每日單條說說點贊數量高達一百餘贊。

微博協會成立於2015年11月,是有組織有紀律的公益性質的學生社團,也是通過微博協會,幫助新媒體研究、微博應用開發的新媒體社團。我們堅持以「以微博之力,讓川農更美好」為宗旨,不斷促進我校新媒體運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

運營情況:

自2017年以來,農院官微的粉絲數增長率達74%;在學校30餘個新浪官方認證微博中躋身前5,在2017年6月的清博指數打榜中,首次排名全校第1;在2017年的清博指數排名中,農學院微博排名第4。

農學院微博開創「儂噥茶館」這一官微與粉絲們互動的平台,在平台上及時的回復與解答大大提高了與師生們的親切度;創新地打造了豐富多彩的「儂分享」、「定格」、以及「在現場」和「農院ING」欄目,全方位、立體化展現農院學子的學習與生活;及時高效地將農院各方面諮詢發佈於「微農通知」及「微農資訊」欄目,不斷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粉絲關注。

@機動人心-川農機電學院

運營情況:

粉絲數3034人,微博發文總數達3700餘條;2017年度發文2000餘條。微博每天發文7條左右,每天閱讀量10000以上。單條閱讀量最高達29000人次。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已經茁壯成長為較為完善的新媒體平台,連續兩年登上川農大新媒體微博排行榜前列。

內容旨在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樹立正確核心價值取向,提升學院團學組織的吸引力、搭建學院共青團組織與廣大普通學生之間扁平化、快捷、多樣、精準交流溝通的載體,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有效開展正面的思想引領,更好履行共青團的思想引領職責。

@四川農大團委

運營情況:

「四川農大團委」微博作為共青團四川農業大學委員會官方微博,2017年4月,其發布的#雅安地震四周年#相關話題,達到全國微博話題社會榜第十名。2017年暑假期間,校團委微博發起話題#川農社會實踐#話題達到全國微博話題高校榜第八名,得到團中央學校部等組織的高度讚譽。

微博多次位居全國共青團微博前三名。同時,校團委微博進行了包括梧桐飛舞舞蹈大賽、金桂飄香十佳歌手大賽、銀杏之聲器樂大賽及各大專場活動在內的數十場直播,每場直」校播觀看人數均達到五千人,讓三校區的同學們能夠同時感受到校園文化藝術的魅力,極大地豐富了同學們的校園文化生活。

@四川農業大學管理學院

運營情況:

現有粉絲數9080,基本保持著每日粉絲數的增加,發博數2288,每天保持推送4條及以上的微博。

新媒體團隊積極在評論區解答同學疑問以及與同學們積極互動,激情交談,增添用戶黏度。內容豐富、質量高、涵蓋面廣。始終保持送福利、強互動;重視建設成效;通時事、抓熱點、樹新風。

@青春川農

運營情況:

「青春川農」截止2017年12月31日,粉絲數累計14572人,BCI指數達1202。

一方面,我們凸顯微博短、平、快的特點之長,在第一時間發布了包括:英語四六級考試、綜合素質測評、獎助政策等多項和學生息息相關的權威政策,有效提高了學生工作部(處)的知名度和用戶黏性。另一方面,「青春川農」微博引入在線直播、轉發抽獎、留言分享等多樣化形式,參與了畢業季、迎新季、優標答辯、優標零接觸、元旦晚會等多項大型校園活動。

@四川農業大學商學院

運營情況:

作為都江堰校區較早發展起步的校園新媒體平台,自2013年成立至今,商學院官方微博共計發博數達4300餘條,每月發博量達百餘條,每月平均閱讀數達20萬左右人次。

平台運營期間,我院官博發揮商院特色,傳承商院家文化,以校園重大事件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基礎,秉承川農大「追求真理、造福社會、自強不息」的校訓,精心策劃並進行每日的微博推送。在2016年度有幸榮獲「四川農業大學十佳新媒體」後仍不斷加強本平台建設、創新運營管理方式。

每一個新媒體號的宗旨都是服務大眾,為大家獻上最優質的內容。

(投票截止日期:3月28日23:59)

(每人共有三次投票機會,每天均可投一次!)

編輯丨崔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川農業大學 的精彩文章:

重磅,盧艷麗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全國僅十人獲獎!
楊林舒:越努力越幸運

TAG:四川農業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