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佛塔之國」緬甸:我不曾明白「信仰」,直到赤足追尋這浮屠之巔!

「佛塔之國」緬甸:我不曾明白「信仰」,直到赤足追尋這浮屠之巔!

國家地理中文網

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版官方公眾號

關注

攝影、撰文:鬍子捷森

當你脫下鞋襪,

赤足遊走浮屠之間,

時而陰冷潮濕,時而炙熱如火。

一霎時,

著實發現自己渺小,

華麗外衣之下的軀體,

只是這大千世界中最普通的一粒塵埃。

緬甸,

沒有貧窮與富貴,

信仰,

是這裡唯一標籤。

初見緬甸

雖然陰雨綿綿,可小和尚們依然赤足走在化緣的路上

當飛機穿過厚厚的雲層,降落在曼德勒機場之時,我終於來到了這個仰慕已久的國度。和想像中一樣,緬甸不同於我所踏訪過的所有國家

這裡被稱為「佛教之國」。小乘佛教自印度傳入後,在此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當地人信仰佛教,更崇尚建造浮屠,因此又被譽為「佛塔之國」

快樂原來可以那麼簡單,一場蹴鞠大賽可以填滿整個午後時光

由於信仰的關係,緬甸人平和、友善、喜歡微笑、與世無爭。也許只有佛教的清規戒律才能夠硬性地控制人性的陰暗面和許多不良的嗜好,所以在這片土地上,作為遊客的禁忌也許只有一條——當進入寺廟範圍內,必須脫下鞋襪,赤足進入!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

陰霾的山頂寺廟內,小和尚穿梭其中,指引前來的信徒們

海拔236米曼德勒山,雖說不高,卻在緬甸人的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被譽為「佛教聖地」。傳說當年釋迦牟尼宣揚佛法時,途經此山,指著山下廣袤的大地,預言了2400年後這裡的繁華景象,而曼德勒就是這座預言之城。

虔誠緬甸人幾乎都是佛教信徒,拜佛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曼德勒山頂,是一座神廟,但是如果要到山頂,就必須做一件事——那就是脫鞋。久旱必逢甘露,正值旱季,這場雨已經下了四天。面對眼前泥濘的道路,渾濁的積水,我們有點無所適從。經過一番心理鬥爭,我們鼓足勇氣脫下鞋襪,赤足站在冰冷潮濕的地板之上,蜷縮著腳趾,步履蹣跚地向山頂邁去。走著走著突然就沒有那麼難受了。

原來脫下鞋襪後,卻真實感到和這個世界可以如此貼近。

虔誠緬甸人幾乎都是佛教信徒,拜佛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來到了山頂,雖然陰雨阻礙了鳥瞰曼德勒的計劃,但信徒的虔誠卻讓我感到震驚!我第一次深深的感受到佛教在緬甸崇高的地位。緬甸人對於生活的要求很簡單,誦經拜佛是他們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

烏本橋上的人生百態

僧人漫步烏本橋,一步一清風,步步蓮花生,閑庭信步,彷彿看破一切。

因為一張日落的照片,烏本橋早早地在我心中埋下了種子。傍晚時分泛舟東塔曼湖之上,烏本橋映襯在日落餘暉之中,漣漪攪碎了原本寧靜的倒影。原來烏本橋的日落,唯有親自守候才能感受其深情。

烏本橋長達120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橋體全部由緬甸盛產的珍貴柚木為原料建造而成。整座木橋相接處沒有使用一顆鐵釘,全靠斗榫, 經歷一百五十年的歲月洗禮,迄今不朽。

晝夜之間的烏本橋似乎鏈接天地之間,扭轉日月乾坤

烏本橋至今依然是當地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夕陽之下,橋上人來人往,有腳步匆匆的學生,有情意綿綿的情侶,有悠然自得的僧侶,還有不停自拍的遊客……正是這一切賦予了烏本橋生命的氣息。

烏本橋的美,不僅僅是因為絢麗的光影,更因為橋上的人生百態

蒲甘平原的晝夜之間

被星空籠罩的佛塔,被一盞車尾燈點亮

披星戴月之時,我們赤足爬上千年佛塔之巔。等待蒲甘平原上兩千多座佛塔被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點亮。

晝夜交替之間,我們從日落黃昏堅守至明月初升,只為了不錯過每一個動人的瞬間。

一座座佛塔被初升的太陽喚醒,蒲甘平原迎來了新的一天

熱氣球整裝待發,只為鳥瞰這片土地的蘇醒

萬丈光芒穿清晨縈繞在這浮屠之間的迷霧

緬甸之所以被稱為「萬塔佛國」,我相信一定是因為這座叫做蒲甘的城市!

清晨的熱氣球,構成了蒲甘平原上最美的樂章

只有25平方公里的古城蒲甘,曾經擁有上萬座佛塔。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滄桑歲月,依舊有兩千多座佛塔屹立在蒲甘平原之上!這些佛塔猶如坐落在時間的縫隙之間,見證著這片土地的興衰。

在蒲甘,一定要爬上一座佛塔,靜靜守候一場日落

時間縫隙間的佛塔,見證著這片土地的興衰

僧袍下的小沙彌

千年佛塔之內,微微燭光照亮他們稚嫩的臉龐

在緬甸,隨處可見身著僧服的小和尚,年齡大一點的十多歲,小的只有五六歲。緬甸人的一生中,幾乎每個人都有出家的經歷。中國的孩子暑假去打工,而緬甸的孩子暑假則去當和尚。

出家的時間可以自由選擇,短則一個月、半年,長則若干年甚至一生,也可以一生中若干次出家,總之出家和還俗是自由的選擇。而緬甸男人如果一生中沒有出家的經歷,那就會被人瞧不起,在社會上沒有地位,甚至連結婚的資格都沒有。

清晨迷霧之間,僧袍抹去露水,掃凈一地落葉

一般男孩到了五歲以後,家人就會為自己的孩子準備出家儀式,這個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極其神聖的事情。

午後的陽光下,誦經之音回蕩在佛塔之間

雖然出家和還俗在緬甸是一件非常自由的事情,但是作為一個和尚,卻有著極其嚴苛的戒律清規!和尚在這裡是沒有俸祿的,而且廟宇也是不積累財富的,因此這裡的和尚一切生活開銷全靠捐贈!

穿梭於佛塔之間的小和尚,似乎是這個國家的精靈。他們的微笑,能融化一切煩惱

茵萊湖的水上人家

茵萊湖的水上村莊,船是他們唯一的交通工具

緬甸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有著太多未被遊客佔領的聖地。

離開蒲甘平原,大約飛了40分鐘我們來到了茵萊湖。這裡屬於高原湖泊,海拔約1000米。原以為見過了蒲甘的華麗光影,緬甸之行已經圓滿,不曾想:

當我踏上小木船的那一刻,這裡的一切再次顛覆我的認知。

三江交匯處是茵萊湖的水上寺廟。信徒、遊客來來往往。我真正的了解了「水泄不通」四字

這些漁夫,是茵萊湖最有特色的風景,茵達族人世世代代住在湖中的木屋

他們至今還保留著其非常原始的「獨腳划船」的習慣,這在緬甸乃至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這個叫茵萊湖的地方

有著馬爾地夫般的水上賓館

有著柬埔寨的水上高腳屋

坐落著威尼斯般的水上城市

住著著即將消失的長頸族人

更有隻屬於緬甸的單腳划船漁夫

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民族——長頸族。女子的美貌是以脖子的長短來判斷的。而這個項圈,要到死後,才能摘下

茵萊湖上的水上別墅,絲毫不遜色馬爾地夫的水上屋

從茵萊湖再次回到曼德勒,在這個有人就有佛塔的國度,我似乎已經習慣了赤足的感覺,原來放下,並不是那麼困難。

我去過很多全民信仰佛教的國家,而在緬甸,才真正知道什麼是信仰。

泥濘的道路、破舊的建築、飛揚的塵土……

隱藏在貧窮背後的標籤——善良、知足、質樸才是緬甸人民最大的財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地理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新發現的工具顛覆了我們對石器時代亞洲人的認知
新發現寒武紀時期化石!之前的節肢動物進化史就要翻篇了?

TAG:國家地理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