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職場上混得好的人,都掌握了這3種溝通技巧

職場上混得好的人,都掌握了這3種溝通技巧

職場上混得好的人,都掌握了這3種溝通技巧

如果一生只能擁有一種能力,你會選什麼?

我選溝通力。

因為無論生活中還是職場上,我們遇到的諸多難題,都可以歸結為「溝通不到位」。

想想看,工作幾年也不見加薪,老闆不了解你的能力, 是不是因為你只懂埋頭苦幹,很少主動與領導和同事溝通?

和異性說話總是冷場,同事關係不融洽,是不是因為你不懂接話,聊不夠三句就變成尬聊?

那麼身在職場,哪些溝通技巧是我們一定要學會的呢?

01

話不能說得太軟

真人秀節目《真正男子漢》第二季里,新兵將挑戰空軍招飛的各種項目,其中一項是心理素質測試。

幾位新兵接受的是一個無領導團隊考察,主要考察大家的協作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和領導能力等。

測試的過程中,大家各抒己見,無論對錯,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只有蔣勁夫似乎顯得比較「隨性」。

也許是天生的「老好人」性格使然,當佟麗婭鼓勵蔣勁夫發表意見時,他卻說:「大家決定哪個意見,我就聽哪個意見,我覺得你們說得都對。」

測試專家對蔣勁夫的評價是:隨同性比較強,誰的話都同意。

職場上混得好的人,都掌握了這3種溝通技巧

這就是所謂的「」話。

職場中,有時候說軟話的確能夠起到扭轉乾坤的效果,但說軟話並不是一味地迎合他人。

表達意見時,若言詞軟弱、沒有衝擊力,不僅會讓人覺得你不夠穩重,也很難贏得別人的尊重。

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尤伯羅思開創了奧運會不賠而賺的先河,其成功的原因就在於他充滿自信、以聲奪人的說服術。

以往各國承辦奧運會時,總是千方百計說服別人往外掏錢,結果贊助者寥寥無幾,給舉辦國財政造成困難。

尤伯羅思卻反其道而行之,在和贊助商談判時,他會對贊助者提出一系列苛刻的條件。

比如「不得在賽場內做商業廣告」、「贊助金不得低於5萬美元」,抱的是一種「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自信態度。

最後,他從紛至沓來的贊助者手中,拿到了大筆的贊助費用。

《會說話贏職場》一書總結道:想要說服別人,先要說服自己,然後再以自己的沉穩自信去征服別人,只要你在氣勢上勝對方一籌,就能做到先聲奪人

02

讚美別人要講究技巧

初入職場的表妹在國企上班,領導的女兒CC通過關係進了單位,和她在一個部門。

由於CC的穿衣風格深受表妹喜歡,因此常常惹得表妹忍不住誇耀一番。

時間久了,面對錶妹的讚美,CC往往就只是禮貌地笑笑,似乎並不領情。

表妹不解,向我求助。

我說對方一定是把你的讚美當成了諂媚,以為你想讓她在父親面前為你多說說好話。

大文豪蕭伯納說過一句話:「每當有人吹捧我,我都頭痛,因為他們吹捧得不夠。」

可見,高帽子人人愛戴,就看讚美的人能不能抓住對方的心理。

那麼,讚美又有哪些技巧呢?

①間接讚美比直接讚美效果好

《紅樓夢》中有一幕,史湘雲和薛寶釵勸誡寶玉好好學習,以後做官。

寶玉對此大為反感,對史湘雲和襲人說:「林姑娘從來就沒有說過這樣的混賬話!要是她也說這些混賬話,我早就和她生分了。」

恰巧黛玉經過,聽到了這句話,「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嘆。」之後寶黛二人互訴衷腸,更加親密無間。

如果寶玉當著黛玉的面說這些好話,生性多疑的黛玉一定會認為寶玉是在討好她,但背後讚美,效果就好得多。

因為背後讚美沒有功利性,只是「無意」中說了別人的好話,對於這種發自內心的讚歎,被讚美者「輾轉」聽到後,自然會很高興。

②對待異性,讚美的方法也不同

男女有別,和異性溝通方法也有區別。

如果你是男性,想通過讚美增進和女性之間的關係,最好少用籠統模糊的話,而應該用具體的語言來表達。

比如,「你很漂亮」就不如「你烏黑的頭髮很有光澤」、「你的眼睛很迷人」的效果好。

因為女性對語言往往較為敏感,容易信以為真,男性的這種讚美無疑是對她們價值最大的肯定,更是對魅力的一種欣賞,能大大增加她們的好感度

職場上混得好的人,都掌握了這3種溝通技巧

沒有不喜歡被讚美的人,只有不會讚美別人的人

懂得讚美的人,會選擇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場合,用恰當的語言來表達,最後達到完美無懈的結果。

03

提加薪,要有策略

許多人在發現薪水和自己的能力、付出不匹配時,都會猶豫要不要向領導提加薪。

而人們之所以猶豫,又和大部分領導不喜歡員工主動提加薪有關。

但事實上,如果你的加薪要求足夠合理,溝通足夠到位,老闆不但欣然答應,還會提升對你的印象。

自媒體人柳主任開始自立門戶的時候,自己的助理曾經提出要加薪,並且承擔更多工作的要求,柳主任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因為在她看來,助理即使覺得薪酬不夠也沒有直接跳槽離開,而是選擇鼓起勇氣和她溝通,說明她願意為公司付出,並且有一定的野心和更大的成長空間。

不過,在主動提加薪的過程中,如果溝通不到位,就適得其反了。

《好好說話》一書中就提到了兩種不可取的套路:

一是乞求派,把自己這一年來的辛勞、財務慘狀悉數羅列。簡單來說,就是「求打賞」。

這種套路就是在把加薪這件事變成老闆對自己的同情打賞,不僅自己憋屈,而且太依賴老闆的人品和心情。

二是威脅派,即擺出「我現在很不爽」、「我被虧待很久了」的姿態,大有「不給我加工資我就離職」的架勢。

這種威脅的方法風險太大,就算老闆給你加了薪,日後也肯定對你心存芥蒂。

在一場談判中,最怕的是我們把最終決定權完全交給了對方,而這兩種做法,恰好就是把自己和對方談判的態勢變得太過一面倒了。

正確的溝通策略一般有三個步驟:

①確認加薪標準

你可以這麼問:「老闆,我想知道,在我們公司里,員工大概要達到什麼樣的條件才可能加薪?」

我們問出來的這個客觀標準,能讓自己和老闆處在對等的關係上。

也就是說,此時加薪不加薪不再是老闆賞不賞賜的問題,而是加薪合不合理,加多少才算合理的問題。

這是一個員工和老闆談判時的最有利姿態,也最不傷害雙方感情。

一旦老闆自己說出了客觀標準,他就不太可能隨便搪塞個理由來拒絕我們。

②大方和老闆討論自己的工作表現

在了解加薪的客觀標準後,我們可以按照這個標準列數據或例子,證明自己已經符合了標準。

如果並未完全達標,可以進行「條件交換談判」。

比如,你可以說:「我確實沒有達到條件A,但是我在條件B中表現超標。我的B表現是不是可以彌補我缺失的那一塊,讓我加薪呢?」

③帶著老闆「想像未來」

談加薪的時候,很多人只是把重點放在自己過去有多拼,成績有多好上。

但老闆真正關心的是,他的這筆錢投入,未來可以給自己帶來什麼回報。

因此,溝通時,你要讓老闆覺得,那麼多下屬中,老闆選擇給你加薪,是公司對未來最值得的投資。

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的詞條「347:談判力」中說到:無論我們從事什麼行業,無論我們在處理哪些事情,如果我們想要達到目的,都需要與人溝通交流、進行博弈。

如同莎士比亞所說:「人生說起來,就是一連串的談判。」

談判的本質即是溝通,掌握溝通能力,就能解決人生中99%的問題。

因此,如果一生只能擁有一種能力,選擇溝通力,不無道理。

參考書籍:姚斌 《會說話贏職場》

作者:飛小白,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怎樣不知不覺,構建你的知識體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讀君 的精彩文章:

眾多豆瓣讀者推薦:一本感動無數成年人的溫情、治癒小說
你愛較勁的樣子,暴露了你的眼界

TAG:精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