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故宮藏石梳理!

故宮藏石梳理!

故宮藏石種類

故宮藏石大致有兩大類。

一類是以案幾供賞為主的小型賞石,有記載的包括靈璧石,英石,孔雀石,雨花石,戈壁石,魚化石等,數量不詳,絕大部分未曾公開展示或著錄;

一類是以園林供置為主的大中型賞石,包括太湖石,靈璧石,英石,木化石等,大多有須彌座供置,絕大部分至今保存完好。

▌靈璧石「造雲石」, 是故宮最早年代可考的觀賞石

故宮藏石最早可考賞玩年代的是元代,御花園中就有數方元代靈璧石,英石(丁文父編著《御苑賞石》)。

建福宮惠風亭藏有一方元代江南文人顧瑛舊藏的靈璧石「造雲石」,據 1935 年《故宮周刊》介紹,當時「造雲石」就置放於此地。

如今置座已失,四面可觀,極具變化,叩之有聲,周身留有許多元明兩代名人題刻,顧阿瑛銘大篆八字:「弌峰獨秀,八音克諧」;「玉山草堂清玩」篆書題刻清晰可辨,下部為元代文人鄭元祐的記事文,「造雲」二字為元代詩人楊維禎題刻,書法家張雨也有題刻。此外,明代後期文人顧璘、張詩、董其昌也有題刻。可謂名家薈萃,在古石中極為罕見,這也是目前所見故宮最早有確切賞玩年代可考的賞石。

故宮的御苑賞石

故宮的御苑賞石,主要集中布置於御花園、寧壽宮花園、建福宮花園等大小不等的宮殿花園之中,數量近百方,以太湖石、靈璧石、英石最為多見,還包括鐘乳石、木化石、宣石、黃河石、石筍石、珊瑚石、晶體石、石英岩乃至和田璞玉以及一些不知其名的奇石。

其中,以御花園的布局延續時間最長,包括元明清三代都有陳設;以寧壽宮花園(即乾隆花園)布局最為集中,共有 31 方之多,數量超過了御花園,其供置年代多為清代中期(乾隆年間)。

故宮御花園: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 年),是明清兩代皇帝后妃等茶餘飯後休憩之所。佔地12015平方米,占紫禁城面積的1.5%。其中奇花異草、假山怪石隨處可見,賞心悅目。

御花園的御苑賞石,跨越年代從元明清三代,似乎是歷朝歷代多有供置,石種也最為繁多,布置稍顯凌亂。最有名的莫過於被稱為御花園「三寶」:「諸葛拜北斗」、「海參石」、「木變石」。「諸葛拜北斗」和「海參石」均供置於天一門前兩側,石制須彌座均為明代早期形制。

▼「諸葛拜北斗」高 66 厘米,為紅褐色紋理,應屬黃河石類,圖紋類似老翁作揖,右側似北斗七星,有稱老翁拜斗或諸葛拜北斗,也有稱米芾拜石的,形象十分生動有趣。御苑賞石全以造型石為主,這方圖紋石堪稱孤例。

▼「海參石」高 65 厘米,四邊及反面予以修治,整體狀似蠕動的珊瑚蟲在瞬間凝聚石化,錯落有致,動靜相宜,表面有晶體閃閃發光,似為一種礦物類晶體,極為罕見。

▼「木變石」供置於絳雪軒前,上面鐫刻有乾隆御制詩:「不記投河日,宛逢化石年。磕敲自鏗爾,節理尚依然。旁側枝都謝,直長本自堅。康干雖歲貢,遜此一峰全。」在御苑賞石中,乾隆對來自清祖發祥地的康干木化石(木變石)鍾愛有加,把它視為封建王朝千秋萬代穩如泰山的象徵,題寫了不少詩作。

在中南海瀛台春明、湛虛兩樓之間,也有一方木變石,寧壽宮花園和建福宮花園各有一方木變石。

寧壽宮:是乾隆為自己退位之後準備的休閑場所,這裡的各種精美別緻的御苑賞石,以太湖石,靈璧石居多,十分注重對稱布局,相比較御花園似更與環境融為一體,裝飾性更強,充分體現了奇石寓意長壽隱逸的意味以及乾隆的賞石品味。需要指出的是,寧壽宮的置石布局,模仿和吸收了建福宮的格局。

建福宮:位於故宮御花園西北方,始建於清乾隆早期,乾隆帝最鍾愛的珍玩多收藏於此。嘉慶時,下令將其全部封存,成了名副其實的寶庫。

建福宮整座院落從建福門起,以撫辰殿、建福宮、惠風亭和靜怡軒四座重要建築為核心,依次構成四進庭院。前後四進庭院,都有御苑賞石兩兩對稱供置,第一進和最後一進都是石筍石,品相完美,尤其是第一進存性門進口處的兩方石筍石,高度有三四米,高逾宮牆,造型如同朝笏,體量之大,在南北園林中屬於僅見。

相比之下,撫辰殿前的兩方石筍石,形態更為娟秀,高度在一米過半。當中兩進庭院供置的都是英石,高度有八九十公分,品相完好,石座都為漢白玉制圓盆複合座。建福宮中的御苑賞石,不見太湖石和靈璧石。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時期於宮苑內大量設置的太湖石,除了一小部分取之江南地區之外,主要來自北京西山,即北太湖石,包括頤和園的「青芝岫」,中山公園的「青雲片」,北海公園的「雲起」等名石,也包括故宮文源閣前的「玲峰」,寧壽宮景祺閣階前的「文峰」等。

此外,故宮內宮中的西六宮之永壽宮,東六宮之景仁宮,均為明代所建,其中宮門內各有一方形制相同的大理石大座屏,大體是作影壁和玄關之用,基座和邊框均為漢白玉石雕,屏心為天然大理石,依稀可見雲霧繚繞山川景象,風格古樸,應該都是明代遺物。

故宮御苑賞石的特點

大體來看,故宮所置御苑賞石,除了幾方圖紋石(集中在明代)之外,大多為立式山子狀,以抽象審美為主,造型結構符合瘦皺漏透取向。

除了天然賞石之外,故宮御苑賞石之中還有一些是修治過的,主要集中在清中期(乾隆),以太湖石,靈璧石最為多見,這一方面似乎體現了君王的癖好,另一方面也與優質賞石資源日趨少見有關,以至於出現了完全加工模仿奇石造型的石雕藝術品(如北海靜心齋鏡清齋前水池置石)。

本文作者:俞瑩

圖片拍攝:俞瑩

整理編輯:一石尚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石尚 的精彩文章:

TAG:一石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