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在自畫像中毀掉了自己的眼睛,不料幾年後……

他在自畫像中毀掉了自己的眼睛,不料幾年後……

從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的俄國革命前後,反猶暴動的暴風雨狂吹不止,倖存的猶太人像枯葉一樣散落到了全世界。其中當然也包括藝術家,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出生在羅馬尼亞的猶太畫家布羅納。

布羅納出生於1903年,4歲那年,摩爾多瓦農民起義爆發,發生了反猶暴動,一家人移居德國漢堡。三年後回國,9歲那年巴爾幹戰爭爆發,形勢對猶太人再度不利,於是移居維也納。兩年後回國。之後在布加勒斯特美術大學學習,22歲前往巴黎(此後多次往返於這座城市和故鄉之間)。

其實,布羅納本人及其家人都沒有親歷反猶暴動。但是羅馬尼亞的反猶意識據說是全歐洲最強的,布羅納出生於此,在一個多愁善感的年紀里一次又一次逃命,於是這些經歷在他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創傷。正如晚年的他曾說的那樣,在羅馬尼亞的回憶只有恐懼。

布羅納的父親管理著一家木材加工廠,所以家境比較優越(但是也因此受到羅馬尼亞工人的仇恨)。另外,他年輕時熱衷於當時流行的心靈學,曾經請巫師和塔羅牌占卜師到自己家裡舉辦降神會等活動。大概是因為在動蕩的政治形勢中,特別想通過占卜來預測不知何時會發生的反猶暴動和迫近的危險吧。布羅納在這種神秘的環境中長大,最終將這些反映到了繪畫作品當中。

布羅納的哥哥後來當了醫生,妹妹成了音樂學家,弟弟成了攝影師。他本人13歲就不顧父親反對,決定要走美術之路。他往返於巴黎和布加勒斯特之間,開辦個展,還和夏加爾有過交流。

那麼,夏加爾又是誰?

馬克·夏加爾(MarcChagall),現代繪畫史上著名的俄國印象派藝術大師。畢加索曾評價說:"馬蒂斯死後,夏加爾是唯一理解色彩的藝術家。"

1985年,馬克·夏加爾逝世,享年97歲。和布羅納一樣,他也是個猶太人,一生在作品中展現著沒有眼淚的現代主義。在夏加爾看來,故鄉始終是他揮之不去的記憶。35歲時,夏加爾寫下了那本可愛的但並非完全屬實的自傳《我的一生》,其中,他用很大篇幅回憶父親的房子,描寫姐妹們的天真爛漫和叔父們的古怪。"納克用一輛顛簸的帶篷小車運送牲畜,並會拉小提琴;賽西是位理髮師,有著燙過的小鬍子;在祖父家裡,像晾衣服一樣掛著牲畜的皮。這些古老繪畫所展現的題材,經過不知多少次的搬移,終於孕育出他的藝術。他回憶起當時全家人用畫畫的帆布保護房間的木地板。"

同時,如果你之前看過幾幅他的畫,那麼估計你就不難理解,對他而言,創作似乎完全源於自我、源於記憶、源於慾望。這輩子,他一直都是自己狂想的主人。

簡單了解了夏加爾,那麼接下來,讓我們再回到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布羅納。

夏加爾《生日》

如果說,後人真想要比較下兩個人,那麼,我們不得不說,布羅納和夏加爾最大的區別在於才能的多寡。夏加爾很早就構築起了獨一無二的世界,相比之下,布羅納的風格一直沒有確定下來。他不是像畢加索那樣,確立起某一個世界之後再打破,前往另一個世界,而是時而像克利,時而像塞尚,時而像達利,不斷摸索。在某種意義上,你也可以說是出生於20世紀的美術家共同的苦惱。像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印象派這種可以用比較長的跨度來概括一批畫家的美術史式的時代結束了,各種流派林立,野獸派、立體主義、素人主義、超現實主義、新達達主義、波普藝術等等,簡直可以說一人一派。除非具備得天獨厚的才能,否則,可以用任何方法描繪任何題材的自由帶來的反而是痛苦。

Interior-維克多·布羅納作品

今天,布羅納大多時候被歸為超現實主義畫家一派,題材通常包括夢境、潛意識、非日常性的形象、奇妙詭異的世界,同類畫家中,比較著名的有達利、德爾沃、基里科、米羅等。

面部幻影和水果盤-薩爾瓦多·達利作品

遺憾的是,布羅納的名字只有在非常詳細的美術書中才會出現。但他又並非完全沒有名氣,他的名字和一幅不可思議的肖像畫一起被人們深深地記。1930年,27歲的布羅納又來到了巴黎。而他的那幅有名的,有點嚇人的自畫像就畫於他來巴黎的第二年,1931年。此時的他在巴黎過著新生活,日子過得其實很開心,充滿了希望。事實上,他當時也並不是獨眼,也並沒有長著一隻渾濁的溶化了似的眼睛。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他為什麼要畫這麼一幅自畫像?

據他本人說,那天閑來無事,便決定畫一幅小小的自畫像,於是照著鏡子畫了下來。就像丟勒把自己比作耶穌的自畫像一樣,畫中人物將正面朝向我們。髮際線稍微有些後退,額頭寬闊。

據說現實中的布羅納容貌端正,畫中是長臉,鼻樑挺直,輪廓分明的嘴唇有點像女人,眉毛纖細,眼睛很大。如果照著鏡子中的樣子,把另一隻眼睛也畫下來,想必是一張沒有任何缺點的青年的臉。而之所以這樣話,或許只是想稍微標新立異一下,於是就拿掉了一隻眼睛。當然,也有可能,他當時心中浮現了藍色時期的畢加索的傑作,獨眼的老婦人《塞勒斯蒂娜》(她瞎的那隻眼無論在畫面上還是現實中都是左眼)。

而事實上,他的肖像畫之所以變得有名,是因為1938年的夏天發生在巴黎的一起事件。

這天和往常一樣,幾個朋友聚在一些喝酒,用晚餐。在場的有同為超現實主義畫家的奧斯卡·多明格斯(首字母是D)和埃斯特萬·弗朗西斯。他們平時關係不錯,這天卻因為一點小事爭吵起來,差點動手。布羅納從中說和,抱住了弗朗西斯。於是,多明格斯把手邊的杯子扔了過來。打破的杯子碎片沒有傷到弗朗西斯,卻命中了布羅納。而且恰恰是左眼。據說眼球都垂了下來。他被抬到了醫院,醫生也束手無策,只能摘除左眼。他變成了七年前畫的自畫像中的模樣。

"是畫襲擊了我。"布羅納如是說。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件事呢?說這一切都是偶然,不去理會是很容易。但面對如此驚人的偶然,感到脊背發涼的人也不在少數吧。實際上,在這次事件之後不久,就有人以《畫家之眼》為題發表了評論。

人能否預知未來?會不會是潛意識在知道了未來之後,告訴過去的自己?這種預知能力,是否與他一直生活在恐懼中,相信神秘事物的特殊成長環境有關?……

布羅納為什麼要把自己年輕英俊的臉龐弄成那幅模樣,這本身就是個謎。

如果只是為了"標新立異",應該有很多方法,比如像丟勒那樣將自己神聖化,或者在背景、環境上都可以做文章。而且人在受到襲擊時,第一反應就是保護眼睛吧。即使明白心臟或者脖子被刺中的話就會死,但還是對眼睛受到傷害抱著極端的恐懼。這是人的本能所至。即使是在畫中,捥掉自己的眼睛這一行為,總是讓人感覺有種不同尋常的東西。

在失去一隻眼睛之後,他的作品被稱為"妄想時期"。這一時期的作品也多充滿幻想、風格奇特,是他的代表作。總而言之,對布羅納而言,那幅自畫像無疑是一幅命運之畫。

維克多·布羅納(1903-1966)死於1966年。這一年,他被選為威尼斯雙年展繪畫類的法國代表。他一生輾轉於歐洲各地,最後以法國人的身份,葬入了蒙馬特公墓。

出版時間:2018年3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本書是日本藝術史暢銷書作家中野京子的又一部精彩作品。《命運之畫:是意外,還是宿命》精選了23幅美術作品,每一幅畫,都是改變畫家人生、定格命運轉折的那一瞬間。了解了畫中人物的故事和畫家的境遇,才會對繪畫有更深的理解,提升鑒賞的樂趣。天方夜譚的跌宕命運,一瞬間的轉折……瘋狂之後會怎樣!?中野京子對人類敏銳的洞察力和幽默的文筆,讓直擊人心的劇情更為震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優畫網 的精彩文章:

畫家劉蟾:海的女兒
論成功的秘訣

TAG:優畫網 |